冯期武诗词选登(2025年7月22日)赣鄱网事 [color=var(--weui-FG-2)]2025年07月22日 11:30 [color=var(--weui-FG-2)]江西[color=var(--weui-FG-HALF)]
路灯( 中华通韵 )
文/冯期武
暮霭垂天渐欲昏,街灯初上破重云。
千珠碎玉凝霜立,一径流银照影分。
客路频添衣里线,乡心暗共火边温。
何须金殿争华彩,长守人间夜到晨。
[color=var(--weui-FG-HALF)]
注:此律以“路灯”为核心意象,首联以“暮霭”“重云”铺垫夜境,以“破”字凸显路灯破暗而来的使命;颔联“千珠碎玉”“一径流银”以工对绘其形,霜色与银辉交织,勾勒出路灯立世的清峻;颈联转写行客与乡心,借“添衣”“共温”的细节,将路灯的物理之光升华为心灵暖光;尾联以“金殿华彩”作反衬,直点“长守夜晨”的精神内核,暗喻平凡中的坚守最是动人。全诗由景及情,由物及心,于日常物象中挖掘出深刻的生命哲思。
赞都昌辅警刘文杰救人事
文/冯期武
夏晚风柔库畔巡,忽闻稚幼泣求频。
飞身斩浪辞桑岸,探影分波破暮津。
童子惊惶涛底困,仁心勇毅掌中匀。
锦旗漫展春晖暖,长守清涟铸警魂。
[color=var(--weui-FG-HALF)]
注:本诗紧扣素材核心,以“夏晚库(水库)畔”起笔,通过“忽闻泣求”引出险情。颔联“飞身斩浪”“探影分波”勾勒刘文杰跃入深潭的果敢;颈联“稚子惊惶”与“仁心勇毅”形成对比,凸显救援之艰与警者担当。尾联“锦旗春晖”呼应家长致谢,“长守清波”升华至派出所常态化守护的责任传承,既见个体义举之勇,更彰群体为民之魂,传递满满正能量。
赞伍锡洪感恩行 ([color=var(--weui-LINK)]中华通韵 )
文/冯期武
都昌才俊伍锡洪,少小蒙恩志愈鸿。
十载深培滋化雨,满腔义举贯长虹。
心红愿暖雏鹰梦,瓜美香融赤子衷。
且看衔德回馈返,仁风更续百年崇。
[color=var(--weui-FG-HALF)]
注:本律以“受助—成长—反哺”为主线,首联点明伍锡洪身份及受助后的远大志向;颔联“十载深培”呼应其在[color=var(--weui-LINK)]太阳村的成长历程,“满腔义举”总领后续善行,“贯长虹”喻其善念之壮阔;颈联“心红愿暖”“瓜美香融”具体铺陈其助学圆梦、高温赠瓜的暖心之举,“雏鹰梦”“赤子衷”凸显对后辈的关怀与拳拳初心;尾联以“衔德回馈”喻其示范效应,“仁风更续”升华主题,传递“受助者终成助人者”的正能量,彰显善念传承的时代精神。
贺稚孙启学
文/冯期武
稚孙初发夏清辰,笔砚康功向九宸。
纤指始呵寒玉润,小腰频整素衣匀。
墨池渐染春山翠,书案开承晓露新。
待看风翎剪云日,青霄直上摘星轮。
[color=var(--weui-FG-HALF)]
注:此律紧扣孙儿六岁启学之景,首联以“稚孙初发”“笔砚康功”点明时序与学童身份,“九宸”喻指求知殿堂,庄重中见童趣。颔联细绘习字坐姿:“纤指始呵”写运笔之态,“小腰频整”状端坐之规,“寒玉润”“素衣匀”以玉色、素衣喻学童清润端方之姿。颈联转承学书过程:“墨池染翠”暗合“笔冢成山”之勤,“书案承露”象征求知若渴之新,工对间见成长之痕。尾联以“风翎剪云”“青霄摘星”作结,既合“望子成龙”之传统期许,又以“裁云”“摘星”的浪漫意象,寄寓未来展翅高飞、逐梦星河的宏愿。全诗由当下入眼,以细节传情,于平实处见深意,符学童初启之态,彰长辈殷切之心。
旗袍秀
文/冯期武
绣幕初垂玉漏沉,彩光漫染女儿心。
盘花扣结玲珑韵,裁锦裁云婀娜襟。
步转香飘摇月慕,眸凝春在映霞深。
何言旧服成陈迹?一袭风华立世岑。
[color=var(--weui-FG-HALF)]
注:本诗以“旗袍秀”为核心,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与文化意象,展现传统服饰之美。首联“绣幕初垂”“彩光漫染”勾勒出秀场雅境,“女儿心”暗合服饰与人情的交融;颔联聚焦细节,“盘花扣结”写工艺之精,“裁锦裁云”状面料之柔,以“玲珑韵”“婀娜襟”凸显线条之美;颈联转向动态,“步转香飘”“眸凝春在”捕捉行走间的灵动,“摇月慕”“映霞深”以月光、霞光为衬,强化视觉诗意;尾联升华主题,以“何言旧服”的反问破题,结句“一袭风华立世岑”既赞旗袍跨越时代的美学生命力,亦喻传统服饰文化在当代的挺拔姿态。全诗平仄依《平水韵 》下平十二韵,中二联对仗工稳,融传统意象与现代表达于一体,传递文化自信。
好人有好报
文/冯期武
仁心本是与天通,岂必求回气自雄。
解橐频分贫者粟,执经时教幼童聪。
春风暗度庭前柳,福泽潜滋屋角桐。
但使丹忱昭日月,清名长共五湖同。
[color=var(--weui-FG-HALF)]
注:此律以“仁心与天通”起笔,直揭好人本真——善念源自天性,非为求报而存,自有浩然气象。颔联铺陈具体善举:“解橐分粟”写物质相助,“执经教童”述精神传承,见好人行止之周全。颈联以“春风度柳”“福泽滋桐”作喻,暗合“善有善报”之理,自然意象中传递因果圆满之趣。尾联升华主题,强调“丹忱昭日月”的赤诚终将不朽,清誉与山河同久,五湖共仰,彰明“好人必有好报”的天地正道,弘扬人间浩然正气。
都昌“河小青”护湖志([color=var(--weui-LINK)]折腰体)
文/冯期武
夏木阴阴护母湖,春华结伴启新途。
风帆广域能除秽,印渚清滩不遗芜。
俯身拾屑拳拳意,举目呵蓝切切孚。
且看青衿守初愿,鄱波重漾碧云图。
[color=var(--weui-FG-HALF)]
注:作品紧扣“保护母亲湖·河小青”志愿服务主题,首联以“夏木阴阴”点明盛夏时节,“春华结伴”凸显返乡学子与高校团队的活力;颔联“风帆广域能除秽,印渚清滩不遗芜”具体铺陈清理风帆广场、印山鄱阳湖畔的实践场景,“能”“不遗”强化细致态度;颈联“俯身拾屑”“举目呵蓝”以动作细节传递“拳拳”“切切”的赤诚之心,呼应“从点滴做起”的生态理念;尾联“青衿守初愿”升华青年担当,“鄱波重漾碧云图”以诗意画面收束,展现活动对生态环境与环保意识的“双向治愈”,贴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意旨。[color=var(--weui-FG-HALF)]
有感国足文/冯期武
绿茵场外暮云低,国足征袍带湿啼。
射正频将门柱叩,传中屡被后勤提。
十年磨剑霜戈涩,半世观球泪眼迷。
莫道东风吹不醒,且看新蕾破春泥。
[color=var(--weui-FG-HALF)]
注:此律紧扣国足现状,首联以“暮云低”“带湿啼”铺陈沉郁氛围,暗合赛场内外之困;颔联“射正叩柱”“传中被提”直写攻防窘态,细节见真章;颈联“十年磨剑”喻长期投入与成效之滞,“半世观球”道球迷痴情与失望之深,时空交织,感慨倍增;尾联笔锋陡转,“东风不醒”暂作顿挫,以“新蕾破泥”喻新生力量,于沉郁中见希望,符七律起承转合之妙。平仄依《平水韵》上平八齐,中二联对仗工稳,情感由抑转扬,尽抒对国足爱之深、盼之切。
鄱湖夏韵
文/冯期武
大泽烟开接九茫,明珠棹浪浴晴光。
红衣十里摇霞盖,白羽一川瞻昊苍。
舟破琉璃分玉镜,歌飞菡萏醉金妆。
最怜慈母滋鄱土,万顷澄波孕岁穰。
[color=var(--weui-FG-HALF)]
注:此律以“鄱湖夏韵”为题,紧扣“母亲湖”之旨,铺陈夏日鄱阳湖的丰饶与温情。首联“大泽烟开”“明珠棹浪”总摄湖景,以“接九茫”“浴晴光”凸显其浩渺与明丽;颔联“红衣”(荷)对“白羽”(鹭),“摇霞盖”对“瞻昊苍”,绘就夏湖生机盎然的生态画卷;颈联“舟破琉璃”“歌飞菡萏”转写人文,渔舟唱晚与荷花映日的交融,暗合“母亲湖”滋养万物的温柔;尾联直抒胸臆,“慈母滋鄱(赣)”“孕岁穰”收束全篇,将自然之美升华为对母亲湖哺育之恩的深情礼赞,余韵悠长。[color=var(--weui-FG-HALF)]
作者简介:冯期武,自号老村长。男,1957年8月生,江西都昌人;中共党员;曾是参战老兵,荣获三等功臣称号。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是全国中语会会员,还担任多家媒体的特邀记者,是省市县作[诗]协会员,以及浔阳江诗社会员,同时担任《中华诗文选》《辛丑·岁末感怀》和《新时代诗词百家》的编委。对文学情有独钟,从事文字创作逾四十载,始终乐此不疲。已出版诗文集《鄱湖浪花》《鄱湖忆诗》,并合著《诗海拾贝》《春天放歌》《中华诗词•辛丑集》等诗文集。此外,还有上千篇[首]诗文散见于各级报刊杂志及广播电台[站]。其姓名及业绩曾被载入《中华名人录》。于2017年8月退休,现居湖南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