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1阅读
  • 9回复

都昌县“绳系古今,结印千年”非遗文化传承活动顺利开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5414
积分
189414
贡献值
67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55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12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0:08

  为传承鄱阳湖流域千年手工技艺——都昌绳结这一非遗文化,724日上午,都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中心在人民广场爱心驿站组织20余名返乡大学生,开展“绳系古今,结印千年”非遗课堂活动,让大学生们沉浸式感受传统手工艺绳结技艺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张金女老师担任授课讲师。她从绳结技艺的起源讲起,追溯至远古“结绳记事”阶段,详细阐释了绳结在传统文化中因谐音被赋予的美好象征,深入介绍了都昌绳结作为鄱阳湖流域千年传承手工技艺的独特价值。通过讲解,大学生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非遗绳结的文化背景与历史渊源,也明晰了其在当代的创新发展方向。

  理论讲解后,活动进入实操环节。张金女老师手把手现场教学,大学生们围坐在桌前,手持彩绳,认真跟随老师学习编结技巧。过程中,大家遇到难处时相互交流、互帮互助。在一根根彩绳的穿梭间,同学们逐渐掌握编结要领,纷纷完成了属于自己的非遗绳结作品,亲身感受着传统技艺的精巧与神奇。

  此次非遗绳结传承活动,不仅让返乡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学习了都昌绳结技艺,提升了他们对本地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热爱,更以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活力。活动通过“传帮带”的实践形式,推动都昌绳结这一非遗文化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彩,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助力。(返乡大学生 刘芸娟文稿 张建华 摄影

1条评分积分+125
好好活着 积分 +12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昨天 10:06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8195
积分
26013
贡献值
99
都币
0
在线时长: 43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07:13
国内一些“伪非遗产品”被授予“非遗”身份。大学生们更应该去工厂或农产品基地等生产一线实践体验。手工艺品店只是创意输出的淺层体验,技能迁移性较弱且规模化生产支持不足。非遗类传统手工艺品已趋成熟,新创业者面临同行挤压,传统手工艺品销售依赖小众市场,收入不稳定且水平偏低,多数从业者面临入不敷出风险。[绝大多数传统技艺已经普遍被现代化生产方式替代(大学生们更应该去钻研这些现代化生产技术,对传统技艺进行科技革命),就业机会稀缺且渺茫。相比非遗产品或手工艺品,“生活必需日用工业品”覆盖所有消费群体,复购率高,经营门槛更低、抗风险能力更强,可能更适合新创业者轻资产创业。]

发帖
6556
积分
9148
贡献值
1134
都币
5
在线时长: 66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7-16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08:02
搞个店面,既当展出,又当销售,这样不是两全其美吗

发帖
22480
积分
455980
贡献值
819
都币
12
在线时长: 60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10:06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00208
积分
1359422
贡献值
1177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昨天 10:36
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36765
积分
41667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昨天 10:52
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5243
积分
158817
贡献值
361
都币
0
在线时长: 2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昨天 12:37
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373
积分
4413
贡献值
9
都币
0
在线时长: 333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9-01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昨天 14:44
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5638
积分
180503
贡献值
1299
都币
0
在线时长: 731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昨天 15:31
都昌绳结非遗传承活动感怀
文/冯期武
鄱水汤汤古艺传,都昌结韵聚芳年。
绳承合契追绳史,指授心香溯世缘。
纤手翻飞穿络络,青衿互语解玄玄。
非遗焕彩春华续,一脉文光耀碧天。
注:作品紧扣素材核心,首联以“鄱水”起兴,点明地域背景与活动主旨;颔联“绳承合契”“指授心香”呼应活动中“结绳记事”起源讲解与技艺传授环节,“追绳史”“溯世缘”深化文化脉络;颈联“纤指翻飞”“青衿互语”具象化实操场景,展现大学生沉浸式学习的生动画面;尾联“非遗焕彩”“春华续”收束主题,以“文光耀碧天”升华传统技艺在当代传承的生命力,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

发帖
7103
积分
36442
贡献值
1134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73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昨天 16:46
谢谢分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