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5阅读
  • 3回复

[其他文体]《忆昔鄱阳湖秋钓》赏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03
积分
82455
贡献值
347
都币
1
在线时长: 302小时
注册时间: 2023-03-18
我的老家
万户镇
忆昔鄱阳湖
   吾家久居鄱湖西(注),犹记垂髫钓野时。
    枫染寒江秋水瘦,     荷倾霜岸钓矶痴。
    排空雁汀前落,     戏水鸳盟浪底飞。
    暮色归舟漁火急,     炊烟起处鳜香随。
                 注:吾家东侧即鄱阳湖之内湖平池湖
                   八三老人吴先龙乙已年夏
忆昔鄱阳湖秋钓》赏析

     《忆昔鄱阳湖秋钓》是八老人吴先龙先生在乙巳年夏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鄱阳湖畔的秋日垂钓图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故乡往事的深切怀念。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刻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水乡世界
    首联“吾家久居鄱湖西,犹记垂髫钓野时”开篇点题,交代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和回忆的起点。“垂髫”一词既点明了回忆的时间跨度,又暗示了诗人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一个“犹”字,将时空拉回到数十年前的场景,奠定了全诗怀旧的基调。
    颔联“枫染寒江秋水瘦,荷倾霜岸钓矶痴”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情感。“染”字生动描绘了枫叶渐红的动态过程,“瘦”字则传神地表现出秋水清澈见底的特征。后句以“痴”字形容钓矶,既写出了垂钓者的专注神态,又暗含诗人对往事的痴迷追忆。
   颈联“排空雁阵汀前落,戏水鸳盟浪底飞”转入对动物活动的描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排空”与“戏水”形成空间上的对比,“雁阵”与“鸳盟”则暗含季节特征和情感寄托。诗人通过飞禽的活动,巧妙地渲染出秋日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暮色归舟漁火急,炊烟起处鳜香随”将时间推向黄昏,以嗅觉意象收束全篇。“急”字既写出了渔人归家的迫切心情,又暗示了时光流逝的不可挽留。结句的“鳜香”与“炊烟”相呼应,唤起读者对家乡美味的记忆,余韵悠长。
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意象选取精当,枫叶、秋水、荷塘、雁阵等意象共同构建出鲜明的鄱阳秋色;二是动词运用精准,“染”“倾”“排”“戏”等字使静态景物顿生活力;三是感官描写丰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重感受交织,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对童年垂钓场景的回忆,抒发了对故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八旬高龄仍能如此清晰地记得儿时细节,足见鄱阳湖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这种情感既是个人的乡愁,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文人对自然山水的永恒眷恋。

    值得一提的是诗末的注释,说明“吾家东侧即鄱阳湖之内湖平池湖”,这一地理细节的补充,使诗歌的纪实性更加突出,也让读者更能理解诗人笔下景物的具体所指。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体现了老一辈文人对待文学的认真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忆昔鄱阳湖秋钓》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成功塑造了一个令人神往的秋水垂钓图景。诗人将个人记忆与自然美景完美融合,在八行诗句中展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力,堪称当代旧体诗中的佳作。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8195
积分
26013
贡献值
99
都币
0
在线时长: 4395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7-21
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

发帖
36715
积分
41617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7-2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7095
积分
36434
贡献值
1134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73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7-21
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