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3阅读
  • 2回复

[近体诗]旧物存温:冯期武诗中的传统生活记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5905
积分
182493
贡献值
1372
都币
0
在线时长: 7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旧物存温:冯期武诗中的传统生活记忆
冯期武 赣鄱网事 2025年08月29日 07:00 江西
冯期武老师这几首写旧物的诗真让人心里发暖啊。老油坊的榨油香、打谷场的稻粱气、水车带的泥味、纺车吱呀声,全是带着温度的老日子印记。
冯老师总爱用今昔对照,比如老水车进了展柜,打谷场换成了机器声,可梦里还是当年的鲜活场景。这些快消失的老物件,被他写成了藏着乡愁的宝,读着读着就想起小时候见过的类似光景,挺动人的。



老油坊
/冯期武
旧巷苔深认旧坊,浓烟漫溢榨油香。
撞锤拥杵催脂出,木构含珠带蜜量。
鬓雪盈时掌还热,青衫故处影犹长。
卅年尘锁空庭月,梦底常浮昔日光。
注:此律以“寻坊”起兴,通过“苔深”“浓烟”勾勒老油坊沧桑轮廓。颔联聚焦榨油场景——“撞锤拥杵”状劳作之勤,“木构含珠”摹油滴之润,“催脂出”“带蜜量”以动态写油脂初成之喜。颈联转写油匠:“鬓雪”见岁月,“掌犹热”传温度;“青衫故”存旧影,“影犹长”寄追思。尾联收束于今昔对照:卅年空庭冷月,唯余梦中仍漾着当年榨油的金亮光泽。全诗以“香”为线,串起器物、人物、时光,将具体可触的生活记忆升华为绵长乡愁,道尽对传统手艺消逝的怅惘与深情。


打谷场记怀
/冯期武
犹记当年打谷场,尘烟漫起稻粱香。
父驱石磙循牛步,童逐流灰带兴狂。
草束分开围作阵,秆梢轻掷落成仓。
而今但见机声咽,旧影依稀入梦长。
注:此律紧扣“记怀”主题,首联以“尘烟”“稻粱香”破题,勾连记忆与丰收气息;颔联“父驱”“童逐”对仗,通过“石磙”“牛步”“流灰(尘)”“兴狂”等意象,复现父子劳作、孩童嬉闹的鲜活场景;颈联“草束分开”“秆梢轻掷”续绘集体劳作细节,“围作阵”“落成仓”暗合生产协作的秩序感与收获的满足;尾联“机声咽”陡转今昔,以机械轰鸣反衬旧景难寻,“旧影入梦”收束怀念,余韵悠长。全诗由景及事,由昔到今,于平实处见深情,道尽打谷场承载的岁月温度与时光重量。


农用老水车
/冯期武
木梁轮奂岁时长,犹带泥香旧景光。
四足踏云分晓露,双肩负日转暖阳。
修椽常伴苔痕老,引圳几闻号子扬。
曾溉千畦丰熟梦,今存展柜说沧桑。
注:此律以“木梁(骨)轮回”起笔,勾勒老水车历经岁月的质朴轮廓,“泥香”二字暗合农耕气息。颔联“四足踏云”“双肩负日”状写踩水之姿,“分晓露”“转暖阳”以晨昏流转间劳作的细节,复现集体车水的鲜活场景。颈联“修椽苔老”补述冬闲修补的旧忆,“引圳号扬”再现场景里此起彼伏的吆喝,将技术活里的烟火气与协作情融于一联。尾联“曾溉千畦”收束历史功用,“今存展柜”转折至当下,以“说沧桑”作结,既叹老物退场,更念农耕岁月里那份靠天吃饭却共赴时艰的温暖。全诗紧扣“踩水”“修补”“号子”“博物馆”等关键意象,在今昔对照中寄寓深切怀念。


老纺车
/冯期武
竹牖灯昏忆旧年,吱呀声里纺车旋。
春畦细莳银丝雪,秋箔勤收玉絮绵。
纤指频摇千缕白,素轮徐转一锤鲜。
而今机杼鸣都市,犹念茅檐老轭前。
注:此律以“老纺车”为引,串联起传统农耕生活中植棉、纺织的全流程。首联借“竹牖灯昏”的暖色调场景切入回忆,“吱呀”声中老纺车静立,暗蕴时光沉淀的温度。颔联“春畦”“秋箔”对应农时,“银丝雪”“玉絮绵”以玉雪之喻写棉花的纯净,勾勒出从播种到采收的辛劳图景。颈联聚焦纺织细节:“纤指频摇”状纺车飞转,“素轮徐转”绘织机轻吟,“千缕白”“一锤鲜”以色彩与数量的对比,凸显劳动成果的质朴与珍贵。尾联今昔对照,“机杼鸣都市”写现代工业的喧嚣,“茅檐老轭前”收束于旧时光里的温暖记忆,以“犹念”二字直抒胸臆,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眷恋融于具体意象,余韵悠长。
1条评分积分+10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8-31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26906
积分
160542
贡献值
362
都币
0
在线时长: 2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8-3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5905
积分
182493
贡献值
1372
都币
0
在线时长: 765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8-31
回 笑看风云 的帖子
笑看风云: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5-08-31 10:55) 

谢谢关注,谢谢鼓励支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