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6阅读
  • 0回复

江万里如何成了萧江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2978
积分
1403806
贡献值
1185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4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江万里被纳入萧江氏,最早的宗谱记录是什么时候?哪部宗谱?  


根据现有资料,江万里被明确纳入萧江氏支派的最早记录,见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编纂的《新安萧江大宗统谱》卷二《辨误说》:


再考东浙开化县志江氏人物,由宋元以来,登第者数十人,皆马汪派……(江)威迁开化马汪,其后分徙南康、闽、蜀。宋之宰相古心亦马汪派人也。


早在北宋元丰元年(1078),萧江氏江子约首修《萧江宗谱》,《子约公谱序》中说到:


(江)威迁衢之开化,地名马汪。后分徙闽、蜀与饶、南康。


北宋的《萧江宗谱》,当然不会有“宋之宰相古心亦马汪派人也”这句话,这句话是明隆庆四年(1570)《新安萧江大宗统谱》首次加上去的。

加进去的“宋之宰相古心亦马汪派人也”这句话,到了万历三十九年(1611)纂修的《萧江全谱》,几乎全文照录。


对江万里世系、生卒、生平等细节,万历《萧江全谱》做了增补,使江万里的记录从一句话扩展成一段小传。

不妨把这两种萧江谱关于江万里家世的记录,两相对照一下:


《新安萧江大宗统谱》:把江万里列为“江威—马汪派”第98世,给出父子祖孙名讳,但缺生卒年。


《萧江全谱》:在98世前增加两世,把江万里改列为第100世。


《萧江全谱》增加的第98、第99两世写成:


第九十八世 江□□(名讳失载)
第九十九世 江□□(名讳失载)


《萧江全谱》增补江万里生卒年:


(江万里)宋嘉定二年(1209)生,元至元十九年(1282)卒。


江万里的生卒年定为1198—1275年,已被正史、方志、族谱及宋元时人第一手文献交叉证实,成为通行结论。

《萧江全谱》增补的江万里生卒年(1209—1282),没有任何依据。


修谱者称,他们有江威始迁开化的依据。


修谱主持人曾亲赴开化,“阅县志、考墓志”,见县志载当地江姓“登第者数十人,皆出马汪”,又见到江威墓尚存,遂认定威公为始迁祖。


他们手中还有宋元以来婺源萧江各支历次所修的《萧江宗谱》,谱内一贯记载:


萧祯三子:董、郑、威。威迁开化马汪。


明隆庆《新安萧江大宗统谱》中江万里“亦马汪派人”的说法,在萧江氏各派重修统谱中均已普遍接受,但是,缺乏宋元原始文献的连续佐证。

县志、墓碑只能证明江威迁开化,并不能证明“江万里即其后裔”。

迄今发现的宋元地志,江万里本人的传记、书简、墓志,都昌《济阳江氏宗谱》广为收集的所有谱序、文牍、碑铭、题记,均未发现“马汪”字样。


最早把两者直接勾连一起的,就是这部隆庆谱,即《新安萧江大宗统谱》。



有关学者从三个维度,对“宋之宰相古心亦马汪派人”进行论证:


——时间链无法闭合


江威迁开化马汪,活动于五代末—北宋初(约930-980)。


江万里生于1198年,中间相隔220年以上,至少需要8-10代接续。


然而,宋元地志、墓志、正史对这一段完全是空白。


隆庆萧江谱所补的几代名讳,既无仕历,又无葬地,被学者断为“明人填空”。


——空间链存在断裂


江威后裔长期聚居于衢州开化山区;


江万里祖父江璘、父亲江烨却已落籍鄱阳湖畔的都昌,两地相距300余里。


中间何时、因何而迁?谱牒只用一句“宋初分支南康”带过,得不到任何宋代旁证。


——社会动机与“造宗”现象


明中叶以后,徽州婺源一带萧江氏,先后与都昌江氏、庐陵江氏联宗,企图形成“由萧至江”的统一叙事。


明隆庆萧江谱把江万里纳入萧江氏马汪派,正是这种“联宗合谱”的产物。


因此,明隆庆《新安萧江大宗统谱》中江万里“亦马汪派人”的说法,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设定,只能备为一说,不宜直接当作江万里家世的可靠证据。


现在要问,江万里家族和开化“济阳江氏”有关系吗?有,大有关系。

济阳江氏后代在都昌的人口,数量排全县第二位。都昌江姓的祖源可以追溯到开化始祖江岁郳。



都昌《济阳江氏宗谱》表明,都昌江姓皆属九十一世江岁郳(唐开元间683年——?)的后裔。


都昌江姓的祖源,不是萧江氏“马汪”派,而是江岁郳的后代迁鄱阳形成的“清溪”派。


具体证据如下:


(一)都昌江姓源自开化始祖江岁郳


据开化《江氏小山祖墓志》,江岁郳“系出济阳(江)统之八世孙”。


据《江姓史话》和《济阳江氏都昌裔系源流考》,济阳江氏91世江岁郳,生于唐弘道元年(683),官吏部尚书。其墓地形如“四仙下棋”,位于后来北宋太平兴国六年(981)所立的开化县小山,故有“先有江姓,后有开化”之说。


江岁郳生五子,其中长子宏泰和幼子宏亮的后裔,先后于北宋中期和元代初期、中期,迁饶州鄱阳(今波阳县)清溪铁炉埠,再迁都昌(旧属南康府)各地。


江岁郳后裔的派系源流清晰。


(二)都昌江姓与萧江“马汪”派无关


萧江氏的始祖是萧祯(江祯)。晚唐广明年间,萧统十世裔、宰相萧遘之子萧祯因父遭朝廷党祸,南渡避乱,指江为姓(萧江来源有不同说法)。


“马汪”派的始祖为萧祯三子江威,于唐天复二年(902年)从歙县黄墩,迁衢州开化马汪。


马汪派属于萧江氏的支系,与济阳江氏江岁郳派是两个不同的派系。

(三) “四本两济”的迁徙路线清晰


江岁郳后裔宏泰、宏亮两支,从开化迁至鄱阳清溪铁炉埠,形成清溪派。


江岁郳之后江忻(98世),生于唐懿宗咸通己丑年(869),谱传尊为“司谏公”。


江忻曾在鄱阳当县令,离任后自衢州开化“迁鄱阳清溪泽源,即今之铁炉埠”。


“司谏公”江忻,是江岁郳后裔宏泰、宏亮两支的后代由开化迁鄱阳清溪的始祖。


清溪派一部分再由鄱阳清溪,先后迁入都昌各地,形成“四本”(本茂、本仁、本直、本善)和“两济”(济一、济九)六大支系。


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四本”之一江本善率领家人避乱,由鄱阳清溪铁炉埠,迁至都昌延昌乡林塘(今府前村),成为林塘开基祖。


林塘是江万里的出生地。他是林塘的第8代,总系列113世。

江万里族裔的派系源流和迁徙路线都很清晰。


总之,除了明隆庆萧江谱“宋之宰相古心亦马汪派人”的设定,没有证据证明江万里族裔属于萧江氏马汪派,只有证据证明江万里族裔属于济阳江氏清溪派。
来源:孤灯短笔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