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1阅读
  • 1回复

[词曲]念奴娇·中秋思念(苏轼  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050
积分
183750
贡献值
1408
都币
0
在线时长: 7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念奴娇·中秋思念(苏轼  体)
文/冯期武
素光千顷,浸云河影淡,玉壶新语。桂魄飞寒清欲坠,冷浸一天风露。玉宇参横,银潢浪卷,孤雁啼烟树。江山如画,望中谁共延伫?


长记年少清游,松醪分韵,醉踏鄱湖路。岁岁年年萍梗梦,空负故园砧杵。鬓已星星,幽怀渺渺,倦对蛩声苦。今宵何处?一规冰魄孤翥。
创作思路解析​​:
​​意象选择​​:以“素光”“桂魄”“玉宇”等古典意象构建清冷月夜,暗合中秋时空背景。“孤雁”“砧杵”等物象暗示漂泊与思念。
​​情感脉络​​:上片写景蕴情,通过“冷浸一天风露”的体感与“谁共延伫”的发问,铺垫孤独感;下片以“长记”转折,用年少欢游与而今星鬓对比,强化时光流逝的怅惘。
​​声律设计​​:遵循《念奴娇》正体仄韵格律,作品用韵: 词林正韵     第四部 鱼虞。以拗折之声传递郁结之情,结句“孤翥”以去声收尾,余韵悠长。
全词通过时空交错的笔法,将传统中秋意象与个人生命体验融合,在清空之境中寄托深沉的家国之思与身份认知的困顿,延续东坡中秋词“超逸入悲”的审美特质。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6050
积分
183750
贡献值
1408
都币
0
在线时长: 7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3:14
创作思路解析​​:
​​意象选择​​:以“素光”“桂魄”“玉宇”等古典意象构建清冷月夜,暗合中秋时空背景。“孤雁”“砧杵”等物象暗示漂泊与思念。
​​情感脉络​​:上片写景蕴情,通过“冷浸一天风露”的体感与“谁共延伫”的发问,铺垫孤独感;下片以“长记”转折,用年少欢游与而今星鬓对比,强化时光流逝的怅惘。
​​声律设计​​:遵循《念奴娇》正体仄韵格律,作品用韵: 词林正韵     第四部 鱼虞。以拗折之声传递郁结之情,结句“孤翥”以去声收尾,余韵悠长。
全词通过时空交错的笔法,将传统中秋意象与个人生命体验融合,在清空之境中寄托深沉的家国之思与身份认知的困顿,延续东坡中秋词“超逸入悲”的审美特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