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08阅读
  • 6回复

关于建议都昌县街心花园命名 “唱晚园” 并增设 “唱晚亭” 的建议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80
积分
13315
贡献值
83
都币
0
在线时长: 7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7小时前
— 本帖被 都昌在线巡检员 从 今日都昌 移动到本区(2025-09-15) —
关于建议都昌县街心花园命名 “唱晚园” 并增设 “唱晚亭” 的建议信


都昌县文化广电旅游局:
       悉闻我县街心花园正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新名称,旨在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文化辨识度、彰显都昌地域特色与时代风貌。作为长期生活在都昌、关注城市发展与民生需求的市民,结合该花园长期承载的市民夜间休闲功能,以及都昌与鄱阳湖文化的深厚联结,特郑重建议:将街心花园正式命名为 “唱晚园”,并在园内增设一座六角凉亭命名为 “唱晚亭”。具体理由如下,谨供贵局参考:
       一、建议命名 “唱晚园”:兼顾文化底蕴、民生记忆与征名规范
    (一)文化溯源:锚定都昌 “彭蠡之滨” 的地域根脉
       都昌地处鄱阳湖北岸,恰是王勃《滕王阁序》中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的核心地域——彭蠡之滨。“唱晚” 二字不仅是千古名句的文化浓缩,更精准呼应了都昌数千年的鄱阳湖渔耕文化 —— 历史上 “渔舟暮归、歌声满江” 的场景,是都昌地域文化最鲜活的符号;如今,这一意象与园内 “红色记忆馆”“鄱阳湖文化元素” 形成互补,让公园成为串联 “古文化” 与 “新时代” 的载体,完美契合征名中 “融入地域标识、体现人文底蕴” 的要求。
     (二)功能适配:呼应市民长期 “夜间休闲谈唱” 的生活记忆
       自原街心花园建成以来,它便成为都昌市民夜间休闲的核心场所:每至傍晚,数代市民们便在此散步休闲弹唱,好友围坐谈天说地,更有市民自发开展戏曲哼唱、民歌交流等 “谈唱” 活动,“晚间休闲谈唱” 已成为该场所独有的烟火气与生活印记。“唱晚园” 中,“唱” 字直接提炼市民这一长期休闲行为,“晚” 字精准标注活动时段,让名称成为市民生活体验的 “具象化表达”—— 市民提及 “唱晚园”,便能联想到傍晚的轻松惬意,瞬间唤起情感联结,实现 “名称 - 功能 - 记忆” 的深度统一。同时,“园” 字明确公共空间属性,无生僻字、无歧义,且未使用 “广场” 二字,完全符合 “简洁易记、规范合规” 的征名要求。
      (三)合规性与独特性:规避重复,打造专属文化标识
       经梳理县内现有公共设施名称(如 “东湖公园”“南山风景区”“鄱阳湖广场” 等),“唱晚园” 无任何重复记录,不存在与现有设施名称冲突的问题。且该名称源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地域化演绎,属于原创设计,未侵犯任何著作权、商标权,完全满足征名中 “原创合规” 的准则。若采用此名,可有效避免名称同质化,强化街心花园的专属文化辨识度,为后续城市文化推广奠定基础。
       (四)品牌价值:打造文化 IP,助力旅游推广
       “唱晚” 一词自带文学美感与传播度,既是都昌 “鄱阳湖文化” 的浓缩符号,也可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 “小切口”—— 未来推广都昌旅游时,“唱晚园” 可与鄱阳湖、南山风景区等景点联动,形成 “彭蠡文化游” 线路,让公园从 “城市便民空间” 升级为 “文化打卡点”,助力提升都昌城市品位与旅游吸引力。
       二、建议建设 “唱晚亭”:实用功能与文化统一的双重延伸
     (一)功能实用:完善休闲服务,提升市民体验
       六角凉亭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经典建筑形式,结构稳定、视野开阔,既能为市民提供遮风挡雨的休憩空间 —— 夏日可遮阳避暑,雨天可避雨停留,尤其适配夜间休闲场景(如市民谈唱时可在此落脚);又能丰富公园景观层次,避免公共空间的单调化,与 “生态景观” 的项目定位高度契合,进一步完善 “停车便民、休闲服务” 的复合功能。
     (二)文化统一:强化 “唱晚” IP,打造微型文化节点
       “唱晚亭” 与 “唱晚园” 名称同源、意境相通,可形成 “园 - 亭” 一体的文化符号:市民进入 “唱晚园”,再到 “唱晚亭” 歇脚,能通过名称的呼应加深 “彭蠡之滨” 的文化联想。建议在亭内立柱镌刻《滕王阁序》“渔舟唱晚” 相关名句,或绘制都昌市民夜间谈唱、鄱阳湖渔舟归航的简笔图案,让凉亭不仅是休憩设施,更成为 “微型文化展示馆”—— 既与园内 “红色记忆馆” 形成 “红色文化 + 传统文化” 的互补,又让市民在休闲中感受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三)低成本高价值:助力旅游与民生双赢
         增设六角凉亭无需大规模改动现有规划,建设成本可控,但能显著提升公园的文化质感与实用价值。未来,“唱晚亭” 可与 “唱晚园” 联动,成为都昌城市文化的 “小打卡点”,与鄱阳湖景区、古县衙等景点形成旅游线路,助力 “彭蠡文化游” 推广;同时,它将成为市民夜间休闲的 “新据点”,让公园真正成为 “有温度、有文化、有记忆” 的公共空间。
       三、总结:让 “唱晚” 成为都昌的城市文化印记
       “唱晚园” 与 “唱晚亭” 的建议,既严格遵循本次征名的各项要求,又深度扎根都昌的文化根脉与市民的生活记忆 —— 它让公园不再是单纯的功能空间,而是承载 “历史故事、民生温度、时代风貌” 的载体。期待贵局能考量此建议,让 “唱晚” 成为都昌街心花园的专属标识,也成为都昌向外界展示地域文化的一张鲜活名片。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2001
积分
4076
贡献值
55
都币
0
在线时长: 400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6-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6小时前
建议征求命名的时候考虑一下,用都昌话说出来要顺口好记易懂!

发帖
7379
积分
36766
贡献值
1137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89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5小时前
感谢分享

发帖
528
积分
1578
贡献值
9
都币
0
在线时长: 435小时
注册时间: 2024-03-08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5小时前
街心花园,已经是牢记都昌人民心中了。

发帖
780
积分
13315
贡献值
83
都币
0
在线时长: 721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4小时前
观念需要改变,街心花园早就不存在了,可以在新公园一角,设置街心花园的标识,以示纪念。唱晚园,源自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都昌县城正好就属于王勃笔下的“彭蠡之滨”,都昌应该抢回这属于自己的文化名片——渔舟唱晚,让都昌县城中心的街心花园——唱晚园与唱晚亭,成为历史文化与现实意义共存的地名,极有积极进步意义。

发帖
155
积分
2727
贡献值
75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8-16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3小时前
不易记,不够大气

发帖
14053
积分
10520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5-09-24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38分钟前
一票否决,没有需融入都昌红色基因。


“唱晚园”虽然雅致,文人雅士觉得不错,但街心花园本就是普通百姓休闲的地方,下里巴人不懂阳春白雪,“唱晚亭”应该修在鄱阳湖边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