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家规】凡事必须请命,出言务期逊卑,虽贤智万不敢相先,况庸愚尤亟须受教。一
“月亮湾”是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都昌县徐埠镇杨岭村委会姜家村原名就叫月亮湾姜村。杨岭村党群服务中心
都昌姜姓承袭“天水世家”,天水是其郡望之地。西汉时所置天水郡,故城在今甘肃通渭西北,现今甘肃省有天水市。姜姓最有名的历史人物当数商朝末年的军事家、政治家、韬略家姜子牙,他辅佐周文王灭商,成为西周开国元勋。姜子牙是姜姓、吕氏,名尚或望,后世所称姜望、吕望,姜尚、吕尚皆指同一人。这位太公望与周文王相会于渭水之滨,留下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原月亮湾村址
都昌姜姓尊唐朝姜朝泰(760年——794年)为一世祖。姜朝泰原籍润州宁海县荷叶山(今属江苏镇江所辖),曾官至大理寺正卿,因诤言忤奸,谪知饶州鄱阳县事,后卜居都昌十八都狮子垅(今汪墩乡高桥一带)。姜朝泰之廿五世孙姜泰一(字共恩)、姜泰二(字共泰)于南宋末年由十八都狮子垅迁三十七都杨岭月亮湾。姜家村成村有700余年。2001年村上享受最后一批移民建镇政策,整体搬迁至离原村址一里许的现村址,远离了新妙湖的水患。现有村民6户,约30人。2025年9月8日本文作者(右)在村中采访姜柏成(中)
据有关资料显示,徐埠杨岭姜家村是都昌11个姜姓村庄的寻根之地。周溪镇官田垅姜村、苏山乡株林姜村、大树乡李家咀姜村等就是直接从杨岭姜家村在元明之际而外迁的。都昌县城在东、西街交接处,原有彭家角,是彭姓聚居地;县城斗街原亦有姜家角,是姜泰一之孙姜仕琛于元代至顺年间由月亮湾姜村徙居县市的,还建有姜家祠堂。如今的大树乡姜吴村(老屋村)、栗峦姜村等是从县城姜家角分迁的。都昌其余姜姓村庄是从姜吴村分迁的。二
徐埠杨岭姜家村是个红色村落,《都昌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有三位记载是“姜家岸村”人。他们分别是:姜广尧(《都昌英烈》一书错记成“龚广尧”),1930年参加革命,赤卫队员,当年在徐埠夹洲上牺牲,年仅32岁;姜广南,1930年参加革命,乡农民代表,当年在村口就义,年50岁;姜旦初,1926年参加革命,中共都昌县委委员、县苏维埃政府委员,1931年出狱后因刑伤于家中牺牲。村居
1964年出生的姜柏成(派名大财)讲述,村中烈士姜旦初,又名姜元春。姜姓从36世至45世的世派是“文和道崇元,广大昭英烈”,姜旦初(元春)是三烈士中辈分最高的,属“元”字辈。他早年是位教书先生,秘密参加革命后,曾去弋阳见过方志敏。回到都昌后被抓,一口咬定自己叫“姜元春”,敌人情报要抓的是“姜旦初”,被从监狱释放回家后,所遭酷刑导致伤口感染,染疾辞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在《都昌革命烈士英名录》中,紧随姜广尧、姜广南、姜旦初之后的女烈士姜梅花,1927年参加革命,任乡妇女主任,“1930年在本村牺牲”时年仅20岁。姜梅花被党史资料标注为“谭涧里”【《中国共产党都昌历史(第一卷)》错记为“谭洞里”】人,实际她也是姜家村人,且是姜广南的亲生女儿。她下聘到了谭涧村,期待正式嫁到谭家去,不想在娘家遇难。四位烈士没有留下嫡传后代,在姜家村皆立有陵墓,其英名也镌刻于徐埠烈士陵园。姜柏成讲述,国民党地方武装来姜家村抓捕姜广南、姜梅花的那天,父女俩人闻讯往村头东边的堰塘上躲避,走出100多米远,被穷凶极恶的敌人射杀身亡。父女两代英烈同为革命捐躯,血洒村口。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如今的姜家村是杨岭山怀抱里的一个小村庄,烈士的鲜血,换来这片月亮朗照的热土在新时代里的祥和幸福……
来源:图/文 汪国山九江都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