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229
-
- 注册时间2008-10-17
- 最后登录2025-09-04
- 在线时间3876小时
-
- 发帖3369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积分874004
- 贡献值24161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3697
- 积分
- 874004
- 贡献值
- 24161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387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水 乡 哭 嫁 李辉柱 在都昌水乡,祖辈留传下来许多民间风俗,其中最有文化底蕴最耐人寻味的是哭嫁。 “油菜花开了,女儿出嫁,女儿走了,姆妈哭了”。在家乡,姑娘出嫁,最感人的莫过于母亲的哭嫁了。女儿就要嫁走了,在家辛劳了二十多年,就算再淘气,也有许多值得做娘的留恋和回忆。 爹妈含辛茹苦地抚养,才使女儿从一个一尺多长的婴儿成长为小丫头,又从疯疯颠颠的小丫成长为大家闺秀。如今就要为人妻了,做妈的自然有许多话语要交待。于是哭嫁就成了母亲对临行前女儿的谆谆教诲,教诲女儿要和夫君和睦相处,相亲相爱,要孝顺公公婆婆,这样,家里才会和气,教女儿勤检持家,只有勤俭的日子才会过得越来越红火,认真听,还会听出许多许多,每位母亲说的也许不尽相同,而所有的母亲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愿女儿到婆家财旺人旺,夫妻恩爱,婆媳和睦。 记得姐姐出嫁的头天晚上,母亲一个晚上睡不着觉。姐姐嫁的人家是个苦寒人家,姐夫虽手头有个手艺,但比较懒惰,由于嘴巴比较甜,哄得姐姐心甘情愿嫁过去。母亲说嘴甜的人不实在。不知是母亲对女婿的轻浮不放心还是对姐姐难于割舍的牵挂,与姐姐坐在床头上细细叨叨的千嘱咐万叮咛,说到动情处泪如泉涌。兴许是怕姐姐日后生活艰难,母亲从箱底摸出奶奶给的二块银洋交到姐姐手上,说:“这是你奶奶给我结婚的馈赠,我一直舍不得用,你拿去兴许可以派上用场”。想起母亲平时的勤俭,姐姐也动情地哭了,哭得好伤心。最后母亲与姐姐竟抱头痛哭起来。我在睡梦中被她们的哭声哭醒了,我揉着双眼对母亲说:“姐姐出嫁是喜事,你们为啥哭成泪人啦”。 母亲用指头在我头上一点,嗔怪地说:“傻孩子,你懂个啥,等你大了,你自然知道”。后来,我在哭嫁中长大了,渐渐懂得了哭嫁的来由和其中的奥秘。 在都昌水乡,姑娘出嫁前还流行唱“哭嫁歌”,唱哭嫁歌时,似说似唱,母女一唱一和,曲调与方言相吻合,乡音浓厚,如哭嫁歌“囡呀囡娘呀娘”里唱的: 囡呀囡呀,你到人家屋里去,你要大归大来小归小(尊重人的意思),高声叫人低声应。囡呀囡呀,娘呀娘啊,做人难是难,有心(星)难照月,到人家屋里去,别家祖宗我装香,别家厨房我开光,别家爷来我叫爷,别家娘啊我叫娘。 这首歌是女儿上轿前,母女相互哭唱的。还有“怎么舍得离开娘”中唱: 姆妈娘,我尝个舍得离开我咯娘啊,鸡鱼腊肉我不牵(牵挂),高楼大厦我不想啊,一日三餐饭到手,三日九转送菜场,去得婆家够牵得我咯姆妈娘。 这是新娘出嫁前在大人面前哭诉难舍的心情。还有的乡村保持着新娘哭完嫁后,脚穿两双鞋,一双旧鞋套在新鞋上,由村里最年长者抱新娘出屋时,新娘双脚乱蹬落(故意的)传说不能把娘家灰尘带到婆家,不吉利,要走新路。 哭嫁时母亲的泪水如金,越多越好,越多女儿就越幸福,在我的家乡有越哭越发的传说。 从前有位善良聪慧的姑娘,在娘肚中就指腹许给了同样还未出世的另一个男孩。姑娘长大要出嫁时,对方家道已衰,想到心爱的女儿过去后可能会受苦,当娘的不由泪水如雨。男孩听说后,暗暗惭愧,终由一个浪子成为听从妻子管教的好丈夫,终有所成。 有人就说成是母亲的泪水感动了月下老人神,暗中牵成,保佑子女姻缘,传下来,就形成了家乡流传至今的习俗“油菜花开了,女儿出嫁,女儿走了,姆妈哭了”。家乡每有姑娘出嫁,就说会有一位泪水连连的母亲。别说男孩脸皮厚,抢走了心爱的姑娘,气坏了娘,其实母亲那是在以特有的方式教诲着女儿呢。 哭嫁,是母亲和女儿依依不舍的惜别。是母亲对将为人妻为人母的女儿的深深祝福。母亲的话语也真有份量。自家乡第一声哭嫁起,从奶奶辈传到妈妈辈,从妈妈辈传到女儿辈,哭了一茬又一茬。也许是天意也许是母亲教诲的力量,母亲的善良愿望大多能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实现。生活中,母亲的哭嫁不知成就了多少位贤母良妻。 哭嫁,是家乡一幅别有韵致的风情画。(乡土拾贝) 本文选自:《梦里水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