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都昌县以“实”破题,创新机制、智慧赋能、医防融合、中西协同,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都昌路径”。
截至6月30日,全县已签约28.89万余人,重点人群签约率88.67%,服务履约率100%,基层“网底”织得牢,百姓健康有“医靠”,为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
“实”干开局——
织就“纳米级”健康守护网
都昌县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行动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该县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吸引力,持续推动居民观念从“要我签”向“我要签”转变,为落实基层首诊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提供了更坚实的支撑。
今年5月19日,都昌县新世纪广场上,家庭医生签约宣传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医护人员热情讲解,醒目的展板、暖心的标语,宣告着健康守护升级的到来。
“没想到我们普通老百姓也有家庭医生了!”家住都昌县西湖社区居民吴阿姨难掩激动。
年过花甲的她饱受高血压困扰多年,如今不仅签约了家庭医生,还享受了医护人员为她进行的“义诊+科普”的个性化服务。此次家庭医生签约宣传活动,只是该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个缩影。
都昌县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有感”行动,通过公共卫生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构建“筛-防-治-管”闭环服务。对签约居民普遍按节气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提示,用好家庭医生健康知识库,做实对签约居民健康咨询服务,对80岁以上老年人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行动,点多面广,如何推进?
“开门教育”解民忧。都昌县结合健康惠民义诊活动,把资源沉到基层,把工作做在实处。6月30日,都昌县皮防所深入挂点帮扶苏山马鞍村开展免费义诊活动,推动落实“四下基层”活动走深走实,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专业、便捷的健康关怀。
压实责任建体系。组建“1+1+N”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18个,团队成员由县级医院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和若干个村卫生室村医等组成,为居民提供“防、筛、诊、治、康”全链条服务。
智慧赋能提质效。依托信息化平台与网格触角,精准识别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和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以及脱贫地区监测对象等重点人群,线上线下“双轨”齐下,同步签约。居民轻点“智慧健康江西”微信小程序,进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查看个人健康档案首页、健康体检及随访服务记录、检验检查报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等功能,“指尖上的健康管理”让关怀时刻在线。
家医团队主动走近群众,以“义诊+签约”“体检+签约”“上门随访+体检”等多样路径让服务可知可感。都昌县对辖区内脱贫人口及三类重点监测对象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重点加强5类慢性病患者的规范管理与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实”力托底——
打造“重量级”家医别动队
“要不是刘医生来得及时,我这条老命可能就没了。”家住万户镇刘仲村的72岁老人刘章玖,提起家庭医生刘圣桂满眼感激。
刘章玖患高血压10年,平时总觉得“头不晕就没事”,常擅自停药。去年签约家庭医生后,刘圣桂每月上门随访,发现他血压忽高忽低,最高时达160/100mmHg,反复叮嘱要规律用药,还留下联系卡让他不舒服就打电话。
今年5月的一个凌晨,刘章玖突发胸闷、心悸,家人急忙联系家庭医生刘圣桂。刘圣桂15分钟赶到,给他立即测血压达183/110mmHg,判断为高血压急症,立即联系县域医共体上级医院开通绿色通道,直接送入都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经该院专家紧急抢救,老人转危为安。
出院后,万户镇卫生院家庭医生随访指导用药,教他做降压操、记录血压日记。他逢人就说:“签了家庭医生,就像家里多了个‘健康保镖’,踏实!”
家庭医生行不行,团队实力是关键。
在万户镇,签约服务重点人群约有一万多人。万户镇卫生院院长占华明说,多亏万户镇卫生院与都昌县人民医院建立医共体,都昌县人民医院专科医生在万户坐诊、查房、带教、指导用药,建立转诊绿色通道,为万户镇卫生院带来了“硬核”底气。目前,该院家医服务已签约11504人,重点人群占90%。
在都昌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都昌县人民医院、都昌县中医院两大医共体牵头单位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
出动“帮扶队”。都昌县人民医院、都昌县中医院持续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通过派出主任级专家组成的“高级智囊团”,为乡镇慢病管理、健康咨询提供坚实后盾;派出骨干医师组成的“精锐家庭医生团队”,以服务小组形式点对点直联乡镇,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建好“多张网”。优化分级诊疗网,为签约居民打通转诊绿色通道,家庭医生首诊后,根据病情危重程度,送往医共体单位就诊,赋予群众实实在在的便利与获得感。据悉,该县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区域影像中心为核心,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作为突破口,系统推进,推动分级诊疗落地、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帮助“练本领”。聚焦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家医签约服务重点内容,今年上半年都昌县人民医院共接收乡镇分院1名医师来院进修,同时共选派4名具备主治资格以上骨干医师分别驻点到3个乡镇分院开展带教帮扶活动。都昌县中医院对全县乡医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为“乡镇中医馆-乡村中医阁”乡村级网络提供技术指导。
在都昌县中医院对口支持的蔡岭镇中心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融入了鲜明的中医特色。
依托中医馆,该院坚持中西医结合,开展针灸、刮痧、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和中医知识宣教,将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全流程,让村民感受中医国粹的魅力与疗效。今年上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17117人,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实现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全覆盖。
如今,都昌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构建起“基层卫生院+二三级医院”协同发力的医疗卫生网络,专家技术“沉下去”,资源服务“动起来”,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有温度、有保障的健康守护。
“实”在惠民——
铸起“保姆级”健康防护甲
“最近身体怎么样?头还晕不晕?脚能下地走动点儿没?”芗溪乡卫生院江燕医生关切的询问李阿姨的身体情况。“好多了,多谢你教给我们如何进行康复护理,还亲自送药。我每天按照你教的方法按摩,身体恢复的不错,能下地走路了,右手也能抬起来了。”李阿姨高兴地说。
“以前我有点不舒服就得往卫生院跑,现在每个月都有医生上门服务,方便多了。”近日,家住芗溪乡黄坡村的余大爷提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话语中满是认可。
“每次我们卫生院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上门,既问健康,也聊家常。我们和居民,处得就像朋友、家人。”芗溪乡卫生院院长谭广华的一句话,道出了家医服务的温情本质。
家庭医生是百姓健康的“守门人”,服务好不好直接决定老百姓获得感强不强。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既要“后方”实力托底,也要“前端”暖心守护。
这份守护,是关口前移的主动防控——
都昌县建立重点人群动态管理台账,对慢病患者实施“一人一策”健康管理;对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肺结核、脱贫监测对象等,按照服务规范开展体检、随访,构建“预防筛查—精准诊疗—康复管理”全链条。
目前,全县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慢性病患者就超4万人次,慢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89.82%。
这份守护,是中西结合的特色服务——
家医团队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管理与中医药“治未病”理念结合,将中医药特色深度融入签约服务包,针对常见问题,提供节气养生指导、个性化膳食方案及艾灸、推拿等简便验廉的中医技术。创新“中医夜市”等活动,把中医药文化和技术送到群众身边,提升服务的吸引力、成效性。
今年以来,全县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53.45万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管理人数4.32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管理4.45万人,让重点人群感受到“身边有医、健康有靠”。
这份守护,是用心用情的帮困解难——
都昌县创新开展“主动巡诊+智慧随访”,借助智能设备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在地处偏远的南峰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脱贫监测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签约、减免费用,为行动不便者定期上门,并提供24小时健康咨询。重点人群微信群全天候响应需求,村医群联动县级医院专家提供专业支撑,大山里的村民都有了专属的“医生朋友”。
白水村高位截瘫患者余大爷感慨:“家庭医生每月上门给我打针、换药,一年医药费仅2000元,比去医院节省70%。”今年上半年,南峰镇中心卫生院已为全镇1930人脱贫人口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并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定期进行上门健康随访,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干预,提高了健康素养水平。南峰镇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8.44%,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提升至90%。“家庭医生能为村民解决的健康问题多了,村民对家庭医生的认可度也提高了。”南峰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陈明的话语中流露出喜悦。
今年以来,春桥乡卫生院打造“都健康,您身边的家庭医生”品牌,组建党员先锋服务团队,创新“整合式履约”,推行“一次入户,多效合一”模式,主动关怀困难群体,上半年已为两位家庭特困患者全额承担住院自付费用。针对农村居民白天务农务工难以享受健康服务的实际情况,推行“午间+夜间”履约服务,实现重点人群签约率突破90%。精心打造“健康夜话”深入乡邻,“健康科普驿站”传递知识。此外,该院还开通“家庭医生服务直通车”,针对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送药、预约转诊等延伸服务。该院今年已组建4支家庭医生团队,由院班子成员带队,覆盖全乡8个行政村。
目前,该县打造了‘15分钟健康服务圈’,依托313个村卫生室实现服务全域覆盖,让“签而有约、健康可及”的民生红利惠及更多居民。
回应民生所需,家庭医生已走进千家万户。从机制革新到智慧赋能,从医防融合到信任重建,都昌县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支点,撬动乡村健康体系的整体跃升。当健康防线真正筑到群众家门口,“人人享有健康”的愿景,正在都昌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加速成为现实。(健康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