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0阅读
  • 0回复

骑遇周溪:80公里晨光里的家门口就业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3203
积分
859829
贡献值
238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48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4小时前
   凌晨四点三十五分,路灯在空旷的街道上拉长我的身影。跨上公路车,向着周溪镇棠荫渡口的方向出发。单程40公里,往返80公里——这个盘踞心头许久的挑战,终于在微凉的晨风中启程。车轮碾过寂静的县道,一个半小时后,周溪珠贝产业园的轮廓在晨曦中浮现。

   眼前的景象令我意外又惊喜。记忆里,产业园似乎只延伸到二期。此刻,一片崭新的工地却赫然在目:吊臂伸展,钢架初成。我忍不住拐进去探寻——周溪的珠贝版图,在寂静的黎明中正悄然生长、壮大。园区已非旧时模样,三期工程正拔地而起,1栋5层厂房与1栋6层综合大楼的骨架已勾勒出未来的轮廓。
   稍作停留,我继续向棠荫渡口骑行。抵达时,鄱阳湖的水面正被天光温柔唤醒。短暂休憩后踏上归程,再次经过珠贝产业园时,时针已指向七点。
   眼前一幕瞬间攫住了我的呼吸:道路两旁,上百位周溪老乡骑着电动车、自行车,如一股充满生机的溪流,浩浩荡荡汇向园区大门。车铃声、招呼声、笑语声,在清晨的薄雾里交织成一曲蓬勃的晨曲。这般浩荡的上班场景,在都昌县其他乡镇的土地上,恐怕难以寻觅。
   这震撼景象的背后,是都昌县委县政府与周溪镇历届班子合力写就的产业篇章。从昔日零散的家庭小作坊艰难起步,到今天两大园区9.3万平方米厂房的庞大体量,全县珠贝加工企业160家(周溪镇137家、县工业园23家),珠贝产业在周溪深深扎下了根。作为无可争议的产业心脏,周溪珠贝产业园聚集了全县86%的加工企业,悄然跃升为全球最大的淡水珠核供应基地,也是国内贝类马赛克举足轻重的集散中心。
   曾几何时,“外出务工”几乎是周溪青壮年唯一的选择,“空心村”的寂寥如影随形。如今,产业巨树的每一次抽枝展叶,都意味着新生的就业机会。曾经远行的脚步被重新锚定在乡土之上,老人们不必再独守空巢,孩童的童年亦不再缺失父母的温度。
   人流涌动的画面令人动容。乡村振兴,产业必是那深扎土壤的根脉。根深,方有枝叶繁茂、绿荫如盖。珠贝产业,已稳稳托起了周溪许多乡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老年群体在家门口的生计与尊严。
   然而产业的雄心不止于此。当这些饱经风霜的面孔汇入上班的人流,一个更宏大的未来也在酝酿:倘若能将产业链条上更具活力的环节——设计、电商、销售——也引入园区,吸引那些曾不得不奔向远方的年轻面孔回流扎根,周溪的产业振兴必将如虎添翼,为这片土地注入不竭的青春动能。
   车轮驶离园区,身后是渐次苏醒的厂房与持续涌入的人潮。80公里的骑行最终丈量出周溪的蜕变——从寂寥的乡村到产业的磁场,一条让乡亲们足不出镇就能安身立命的路,正越走越宽。(溪畔志坚 曹志坚)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