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0阅读
  • 2回复

[民间文学]读黄华清小说,说两个女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34
积分
15951
贡献值
1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8-01-22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15

很久没读小说,今天在回都昌的车上,翻看了一下朋友圈。黄华清警官的《渴望》在朋友圈里。《渴望》发在2024年的《勃海》上,曾看过,今天重看。一是和黄警官比较熟,熟人朋友的文章多半比较亲近,看了就不免手痒,想写点什么想法。
《渴望》标题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那个连续电视剧,有个好人叫刘慧芳,这个人很善良,象一块碎玉一样,全是中国女人的善良和美丽,这种善良是按中国人的理想模型出生出来的。《渴望》播出来之后,几乎全中国人都知道好女人就是刘慧芳样的。时过境迁,较比原先多读了几本书,多看了些人间事,现在想法有点不一样,刘慧芳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度见。
读黄华清警官《渴望》,其中也有个女子叫阿梅,倒觉得这女子比较真实有人间烟火味。阿梅丈夫打工遭遇事故身亡,又遭遇责仼人逃之夭夭,致使阿梅和女儿失去了生活依靠,当一个女人在幸福的生活中突遭横祸,产生一种畸形的价值观,她想找一个矿工再结婚,原因不是喜欢这个男人,而是这个男人死后,她可以得到更多的补偿,而且这个男人遭遇死亡的概率更大。这种想法和价值观是触目惊心的,与我们的正常的人伦和世界观是叛逆的。当然,当你在如些炎热的夏天,你可以享受空调享受沙滩的环境生活下,你有足够的理论将此女人打入道德的十八层地狱中。但当你也如农民工一样炎热高温下为了生计而不得不如猪狗一样生活时,你就可能为这种违和正常人伦的想法找到一丝丝理由。
不经人苦,莫劝人善,这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作为一个警界老作家,黄华清的文字向来以中正传统为界,很少触及红线。这与他的教育和职业显然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篇小说显然突破了他在选材方面的惯性,他将笔触伸向了更远更深的人性阴影。
再读黄华清的《渴望》,故事波浪起伏,随情节发展,阿梅的情感也在逐渐回暖,人性中固有的暖善也终于回到了正常的轨道。这是必然,这种必然一是得益于作者内心的中正和善和他本身的职业习惯。文字的最大的善是在教化人从善。中国人最讲究的是因果,善得善果,恶得恶报,不管人间是否真有因果缘由,中国人编的故事都有教人从善的愿望,几十年前的刘慧芳也好,黄警官的阿梅也好。都落入了这种模形。
我最近很少写小说,几次动笔,总觉字难达意,只好扑倒在玄黄怪力子不语中。倒是羡慕黄华清警官笔力依旧雄健,文字长见。
从九江到三汊港,一个半小时旅程,谢谢黄华清兄弟的《渴望》让旅途少了许多寂廖。





1条评分积分+40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昨天 12:31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33086
积分
858615
贡献值
23745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3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2:3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913
积分
3444
贡献值
71
都币
0
在线时长: 323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0-21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5:07
就是那个瘦瘦的人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