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15阅读
  • 10回复

旗帜一样的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6222
积分
1021319
贡献值
1069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旗帜一样的山
万小璜

   长有不老松的南山很远,在天涯。我的南山在鄱阳湖的北岸,小时候父亲带我进城,领我拜谒,第一次相见,我以为它就是天涯。山的南面是烟波浩渺的鄱阳湖,一望无际。山脚下,湖水边,还有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山,名叫印山,在我逐渐长大的时候,还以为那是海角,是南天一柱。及至走过祖国的一些山水与城池,才知道,天下南山众多,天地无穷大,自己的眼界小了!
   再矮的山,也能够在湖面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城也能拥有自我的厚重。
   都昌县城很小,名气不大,有时候还被外界说成昌都(西藏有昌都市)。但它却有大户人家的屏风,山水之城的婉约,也有书生意气的风骨,还有百慕大般的神秘。种种大象,皆因有了南山,以及从中蕴孕而出的盛大风物。它坐落在北纬29度这条世界秘境线路上。
   南山,自东向西渐次雄起,横亘在小城与大湖之间,在离西湖几百米的地方断裂、戛然而止,矗立起一座主峰,一座次峰。像笔架,像马鞍,像迎风猎猎的队旗。倒映在翡翠般的东湖里,一实一虚,合二为一,像一把古朴的琵琶。弹奏高山流水,演绎曲水流觞,散发着水乡神韵,诗情画意。
   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曾登临此处。常常揣测,田园诗派鼻祖陶渊明,之所以写下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灵感或许来自这里,诗中南山或许渊源于此。
   在山水依然向往山水。就像身处盛世,早已幸福了,依然找寻幸福。家乡质朴的大众,因为崇拜与敬仰,因为心灵恬淡本真,因为再找寻再回归的祈愿,一分一厘,在南山之巅捐建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七层宝塔,取名灵运塔。
   登临灵运,有风徐来,八角檐牙上的风铃发出好听的声音,远远地飘洒在鄱阳湖上,一齐荡开去,涟漪一天地。听音观景,诗意盎然。脚踩高山,胸怀苍穹,俯瞰鄱湖,身背后是人间繁华艳丽,“天作岸、人为峰”的豪情油然而生。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也曾来到,雅兴遄飞,一首《过都昌》:“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绘画了都昌与南山一衣带水的江南烟雨图,标注了南山与都昌的地理、胜境、神秘、烟火、情愫。一代又一代都昌人咏唱至今。
   接续在南山豪迈了一把的还有其弟苏辙、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以及明代诗人夏良胜、清代诗人王以慜……他们先后题写了《题都昌清隐禅院》《明发四望山过都昌入彭蠡湖》《晚泊都昌》《游都昌南山》等等。这些诗作,如今拓印在南山碑林之中,“南山一景”成为文脉相承的“南山现象”。近年来,都昌本土涌现了一批以中作协会员徐观潮、李冬凤、黄华清等为代表的作家群体。他们书写了大批以南山和鄱阳湖为方位为题材的区域特色文学作品。
   有诗何必远方。得闲的时候,我偏爱此间徜徉。
   从山门而入,初相见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庄严、雄伟、神圣。在青松翠柏的护卫中挺拔,在藏风纳水的怀抱中肃立。纪念碑的正前方是鄱阳湖中最大的岛屿松门山。晴好的天气,极目瞭望,浪卷烟白,隐约看见沙鸥翔集,像白鸽飞过。不管你的信仰如何,此时,会肃然起敬,会心怀苍生,会舍生忘死,会倍加珍惜和平。
   青山埋忠骨。一群先驱在此永垂不朽,护佑他们一道打下的江山。鄱阳湖不会忘记,托起松门山,日夜行注目礼。
   1926年,都昌籍中共党员刘越、谭和、刘肩三、刘聘三、王叔平在南山庙秘密聚会,成立了都昌第一个党小组。革命的火种从此点燃了都昌的草梗,大革命运动在都昌风起云涌,形成燎原之势。1957年这里建立了革命烈士陵园,改革开放后,历经4次改造扩建。当下,已成为南山最静穆、又最热烈的地方。前来祭扫献花的不仅有政府官员、青年学生、还有络绎不绝的中年、老人、小孩、异乡客。
   诗骋怀,血明志。来到南山,有的人歌咏旖旎,有的人书写壮烈。南山,承载着文韬武略,启迪后昆。来到此处,你会在血与火、诗与情中互相激越。
   离开革命烈士陵园,向右拐,迈上大理石台阶,拾级而上,时陡时缓。一路有细流汨汨相迎,清澈甘甜。听泉鸣而觉爽,登山劳累之感也会逊退不少。逐流溯源,泉眼在半山腰处,赫然壁立的石岩摩刻“野老泉”三个苍劲大字,座下一方小池,以小亭遮蔽风雨,免其污浊。
   传说很早以前,南山岩洞里住着一位仙人,采药炼丹,为人治病。有一年,汉武帝刘彻巡游至此,寻而未见,夜宿南山寺,梦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自称野老。随白光闪动而隐。刘彻一觉醒来,已是东方发白,寻无踪迹,唯见一口清泉,于是提剑刻下“野老泉”三字。苏大才子游至此地,见字迹斑驳,复又刻之。
   从此,野老泉就出名了。现如今,都昌有谷酒注册其为商标,有诗刊或文集用为刊名,有文旅活动冠为主题。遇之,阅之,品之,添了不少韵味与醇香。“野老泉”三个字成了人尽皆知的高雅脱俗代名词。
   登上巨岩,微汗。有六角亭横跨山脊,连通山之阴阳。犹如瞌睡遇枕头般的周到方便。这是由28位都昌籍旅台人士所建的爱乡亭。亭身以六根大理石为柱,又以大理石条构连。朱红的顶子,檐牙高啄,远远望去,像脉动的红心,像不谢的绿丛红朵。四周设有石墩石椅,刚好可以歇脚。青松古樟掩映,林声滔滔,入其中,似海上泛舟,又如得胜勇士缚龙凯旋。亭子虽小,却尽得岗峦之要。亭内书有两副深情的对联:
   爱心系南山永怀桑梓;
   乡情似鄱水长泽家邦。
   亭矗南山举目远瞭千里景;
   胸怀乡里衷心祈祝万年昌。
   每到此处,我总会想起远在台北的叔爷爷,这两副对联均是旅居台湾的叔爷爷万清华所题书。因为这层缘故,我渐渐习惯称呼都昌南山为我的南山。我一共见过清华爷爷三次,一次是1995洪灾后,一次是1998洪灾后,还有一次是因水患异地搬迁后的祖堂重建庆典。前两次他是专程来赈灾的,向政府捐了大几万块钱,顺便为百来人口的村子每人买了一双袜子。他于不宽裕中的接济更具良善更见感恩,因为家里还供养了两个博士三个硕士儿子,耕读传家的古训祖训他带到了异乡。遗憾的是,2019年,91岁高龄的他病逝台北,没有实现第三次探亲时叶落归根的诺言。堂叔说爷爷生前选了一块墓地,用罗盘核校方向,墓碑朝向北纬29度东经116度都昌南山的经纬。方便在他乡远瞭,魂归故里不走弯路。
   再往上,便可见到梵音轻缓、风铃微响的灵运塔了,有虔诚膜拜的,有太极式舞剑的。也有春看鄱湖草、夏看鄱湖水、秋看鄱湖花、冬看鄱湖鸟的,好不热闹。
   宝塔旁的附楼中,还有不为人知的地震监测设施,在静静守护人民安全。地震监测站时不时需要来检修维护,因为要爬山的缘故,没有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年前,单位安排我负责。我觉得挺好,欣然接受。工作虽有爬山之累,但也有一路上的美丽风景,何尝不是两者得兼呢。更何况爬的是我心中的圣山。它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懦弱以勇气,给闭塞以高远,给文思、奋斗、善念以旗帜。登临它,爱上它,工作与生活有方向更添灵动。

本文刊载于:2024年5月23日《九江日报》烟水亭版块

4条评分积分+195
鄱阳湖 积分 +5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5-25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5-25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5-25
好好活着 积分 +125 好文笔,好文采,欣赏,学习!! 05-25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76222
积分
1021319
贡献值
1069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5-25
   作者简介:
  万小璜,江西都昌人,1973年生,九江市作协会员。现任都昌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在《江西工人报》《九江日报》《土地》等报刊发表散文40余篇15万余字。散文《遇见一湖清水》《十里荷花香》《静悄悄的夜》曾获相关征文奖。



发帖
22086
积分
441056
贡献值
767
都币
12
在线时长: 59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5-25
好文笔,好文采,欣赏,学习!!

发帖
575
积分
2472
贡献值
43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50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3-3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5-25
感谢作者!方知望乡亭的对联的来历,都昌出文人 的沃土。每次路过望乡亭总觉得是哪位乡贤或者文人墨客在这守望或者遗落在此的牵挂

发帖
19102
积分
23970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1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05-2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4092
积分
27108
贡献值
18
都币
0
在线时长: 832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9-01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05-25
好文采,有功底。

发帖
11497
积分
144525
贡献值
353
都币
0
在线时长: 23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05-2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34934
积分
10053470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2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05-2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402
积分
15088
贡献值
25
都币
11
在线时长: 6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4-05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05-2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南山:寻阳人对城南的庐山的俗称。东晋庾亮《翟征君赞》:“景命不延,卒于寻阳之南山。”唐房玄龄《晋书·翟汤传》“翟汤字道深,寻阳人,”“司徒王导辟,不就,隐于县界南山。”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杂诗十二首》之七:“南山有旧宅”(墓宅)。南山亦称“南岭”。慧远《游山记》:“自托此山二十二载,凡再诣石门,四游南岭”。陶渊明《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中的“南山”,还有一个意思:南山,是寿比南山。这个南山,是秦岭的终南山的简称。春秋《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南山,便成了长寿的象征。而寻阳一带,常喝菊花茶,就会寿比南山。所以,此诗的“南山”又是长寿的象征。

发帖
5329
积分
223697
贡献值
1510
都币
0
在线时长: 22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7-13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05-25
未谋面,文常读,有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