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49阅读
  • 8回复

传家训扬新风之415|苏山乡八里港谢家(二):上海知青茹平回首当年徐港岁月 (口述实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2926
积分
983156
贡献值
10512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3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传家训扬新风之415|苏山乡八里港谢家(二):
上海知青茹平回首当年徐港岁月 (口述实录)

   你说和我在都昌县实验小学同过事?是的,我1980年到1985年就是在县实小任教的。我是下放到都昌县苏山公社徐港大队八里港谢家的上海知青,1975年作为工农兵学员我和顾建平推荐上了九江师范,当年苏山知青一同推荐的还有徐秀珍读九江卫校,顾光敏读江西省电力学校。我1977年九江师范毕业后在都昌一中教过数学和地理,后来因为照顾身体的原因,1980年调县实验小学任教。1985年又调到县城二小(今东湖学校),1996年调中心幼儿园,直至2007年办理退休。我还是都昌的儿媳妇,先生是都昌汪墩乡人,他是一名转业军人,曾在汪墩乡粮油所工作。您来自都昌,借此机会请转达我茹平老师对昔日教过的学生和都昌的父老乡亲道声好!
2024年3月25日本文整理者在上海采访茹平(右)
   我来讲讲我的知青难忘记忆。我出生于1952年,下放前是上海第九女子中学的一名初中生。我有姐妹四个,姐姐身体不好,作为老二的我,1968年初中毕业便安排上山下乡。我妈妈是上海益民食品厂的工人,离开上海奔赴江西都昌插队的当天,是1969年3月25日,妈妈与我难舍难分,妈妈说我们母女俩要留张合影。那天妈妈还要上班,让我在厂子附近找了家照相馆,上午下班后妈妈与我照了分别纪念照片。回到家收拾行李,我便在当天下午赶到学校集合,集体送到码头,是姑姑送我上东方红号客轮的。我一向是敢说敢做的性格,当年18岁,尽管个子不高,但人显得很精灵,到了码头,有三个家长对我说,要是她们家的囡囡能和我分到一起就好了,好像我有主见,能照顾她们从没出过远门的娇弱女儿似的。
八里港谢村旧址
   上了开往九江的东方红号客轮,男知青大多坐五等舱,两个人睡一床,我们女知青大多坐四等舱,稍微宽松一点。船在长江上行驶了两夜三天,大家对未知前途的迷茫和忧心忡忡很快冲淡了在上海码头送别时的莺歌燕舞,有的男生向长江抛掷吃过饭的碟碗,有的女生哭了起来,我当然不会哭的。
   1969年3月28日,我们这批70多位上海知青到了都昌县苏山公社,事先已分好了20多位到徐港大队。在去大队的路上,下了雨,道路泥泞不堪,有的女知青摔倒了。到了徐港地界第一个村庄,记得是袁姓村庄,我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外面穿的呢子大衣,里面穿的棉袄都有淋湿。到了大队部,大队干部烧起柴火让我们烤。正在这时,上海江东中学毕业生杨翼天、杨子荣(小名叫小老虎)问我们谁愿意跟随他们到八里港谢家插队。我看见杨翼天个子高高的,我主动报名,另外还有女知青鞠慧芬也一同到八里港谢家。
八里港谢村新村址属徐港中心村
   我们四个人分派到徐港大队八里湖谢家插队落户,住在一幢民房里,两个男生一边,两个女生一边。我们买了碗筷,生产队给我们搭了柴火灶,我们轮流烧火弄饭。不久便到了端午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小老虎想家都哭了,我也跟着流泪。纯朴的村民对我们知青非常好,大娘送来过节的米粑、粽子、酥糖等安慰我们。粽子多了吃不完,时间久了会坏,我们悄悄地给猪吃。现在想来还有不安,那个年代,老百姓自己舍不得吃,一片真情送给知青吃,我们却糟蹋了。我们三个月听不懂都昌话,幸好村上有个人1958年到过上海生活,有时将老百姓的方言转译给我们听。记得1969年发大水,八里港谢家水田在鄱阳湖边,淹得好厉害,我们跟着农民在齐腰深的稻田里,用镰刀收割成熟了的稻谷。湖区不少人得了血吸虫病(当地叫“大肚子病”),总有一种阴影笼罩着我们,怕接触疫水染上血吸虫病。杨翼天那时就得了血吸虫病,可能与他喜欢下湖游泳有关。

下放多宝等地部分上海知青合影(第三排左七为茹平)

   说说那个时候我们上海知青的生活起居。生产队分了我们一块地种菜,可是我们城里人不会种,草都长得老高。八里港谢家老乡对我们很好,全村30多户轮流派送时令蔬菜给我们知青吃,包括冬瓜、南瓜、豆荚。我们倒是常常为灶里的柴火缺少而苦恼。那个年代没有煤气罐,全靠山上斫柴烧。我们到山上砍柴,体力不行,高坡上的、高枝上的柴棍够不到,我们有时也砍小松树,老乡说“上海佬破坏森林”,我们当然不再砍了。有时干活回来,冷锅冷灶的,烧起来的还是湿湿的柴火,烟薰得厉害。上海知青在口粮方面倒是不愁。每人一个月定量45斤大米,用钱购稻谷到大队机米,常吃的是一种叫“珍珠矮”的稻米。机器打的大米中有少量谷糠碎嘴,村上七八十岁的老婆婆用筛给我们清理出来。1969年我们每个知青分了14斤菜油,我们拿油过糯米粑,也分给村民品赏。有的将生产队分的菜油等农副产品带回上海探亲。
徐港村党群服务中心

   两三年后,下放苏山公社的上海知青陆陆续续招工上调了,留下的在1973年合并到徐港林场,这个林场开始在十里陶家冲,是徐港大队的林场,后来搬了下来,办知青农场。有20多亩田地,还有果树园,种梨树、桃树。1975年我被推荐上九江师范,结束了七年的知青生活。现在回首那段苏山知青岁月,我觉得对我人生毅力确实是种磨炼。在那以后的人生路上,我们当过知青的人,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可谓无所畏惧!我们插兄插妹在那种特殊环境下,也结下了命运相连的深厚情谊。都昌苏山知青岁月在我的人生里刻下了浓墨的一笔。
苏山乡政府大礼堂

  【整理者补记】作为整理者,我2024年3月25日在上海采访茹平老师,是和采访黄金根先生同一个场合。2024年4月8日,我到了苏山乡徐港村委会补充采访。茹平老师当年上山下乡插队的八里港谢家,在1998年移民建镇时,与徐港桥徐家合居一处,成立了徐港中心村(见我的“传家训扬新风之304”《苏山乡八里湖谢家(一):谢家有湖扬波澜》)。当天,我在乡村干部的陪同下,采访了1955年出生的徐港村委会西边山吴家村民吴华生,他和弟弟吴冬生1973年都在上海知青集中安置点的徐港林场干农活。吴华生至今能道出林场留下来的一批上海知青的名字:茹平、计涛根、温和皋、杨志英、杨宝珍与杨泉珍姐妹、周闻天、张桂香、李荣敏、宋强兴、陈福根、韩漫潮、徐秀珍、左娟等。大概在1978年,上海知青全部离开林场返城了,计涛根、陈福根应该是最后离开苏山的。1999年,周闻年、陈福根、韩满潮、杨宝珍等上海知青重返了一次徐港,与当年交往的老乡亲切话旧。吴华生、吴冬生兄弟前年还收到了当地上海知青张桂香过年发来的共计400元的微信红包,去年再放红包时,吴家兄弟退了回去。纯朴的吴华生说,当年张桂香在徐港林场干活,他经常照顾个子较小的张桂香姐姐。现在她老了,拿的是退休工资,我们不能要大姐为我们付出什么,只要她安度晚年就好。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宣传画

   我当天还与徐港村委会东边山吴家1940年出生的吴一龙老人见了面。老人介绍他家1969年住了上海知青周闻天、周静兄妹俩。吴一龙的祖父吴先鹏早年追随孙中山,父亲吴春生九江同文中学毕业后,在国民党某部当事务长,后主动脱离腐朽的国民党部队,在上海崇明岛教三年书。1949年以后,吴一龙随父母回到家乡,母亲是江苏的大家闺秀。因为从小有了上海崇明岛读书生活的经历,吴一龙对上海知青有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周闻天兄妹平时基本上在吴家搭伙,不要另起炉灶弄饭,特别是吴一龙的母亲,对兄妹俩给予了十分周到的生活关照。有一年,周闻天回上海探亲,吴一龙还随着他上大轮去上海看望自己的舅舅。十多年前,周闻天兄妹来过一次东边山吴家,那天吴一龙不在家,错过了相见的机会。转眼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年逾八旬的吴一龙老人希望有生之年还能与当年插队的上海知青晤面叙旧……
本文作者(右)2024年4月8日在徐港采访西边山村民吴华生

本文作者(中)2024年4月8日在徐港采访东边山村民吴一龙老人



来源:图/文 汪国山
九江都昌发布
4条评分积分+141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4-11
鄱阳湖 积分 +5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4-11
田畈人 积分 +41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04-11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04-11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499
积分
64067
贡献值
217
都币
0
在线时长: 520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9-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4-11
插队徐港的上海知青周闻天我还有点印象,好像上大学去了。谢谢分享!

发帖
5656
积分
34868
贡献值
1127
都币
4
在线时长: 17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4-11
感谢汪部长的精彩分享

发帖
17123
积分
21978
贡献值
21
都币
0
在线时长: 1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4-1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7123
积分
21978
贡献值
21
都币
0
在线时长: 1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04-11
我之前有个邻居是上海知青,在都昌某单位工作,退休后回上海养老了。

发帖
6765
积分
391138
贡献值
2821
都币
0
在线时长: 648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04-11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133660
积分
10039260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158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04-1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3993
积分
26957
贡献值
18
都币
0
在线时长: 806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9-01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04-11
那是一段特别的难忘的岁月。

发帖
28844
积分
681954
贡献值
20645
都币
0
在线时长: 3590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04-1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