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41阅读
  • 11回复

长江三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421
积分
7301
贡献值
43
都币
0
在线时长: 4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2
我的老家
大港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 本帖被 绝对马甲 设置为精华(2012-11-21) —

                                             长 江 三 叹


                                                                   (山水三章之二)    
                                                                                     柳海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鸿篇巨著《三国演义》卷首的这首诗,很多人都以为是罗贯中所写,其实,这是明代杨慎的《临江仙》,后来被人移做了《三国演义》的开篇。“三国”中那纵横驰骋的英雄气概,也恰似这奔腾不息的长江之水。江河行地,万里翻卷,长驱入海。无论是雄壮的气势还是深厚的含蕴,长江,都引起了许多人不尽的感概与深深的叹息,由此而来的人生类比,竟是那样的深沉与幽怨。

    杨慎,本是宰相之子,出身于上层家庭。具有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理想。他的这首《临江仙》折射出了他由儒到道的思想历程。由于受贬,他才有了个人价值观的调整,形成了豁达超脱,淡泊名利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这无疑是理想挫败后的大彻大悟。如果他的人生一帆风顺,就没有这样的心灵重建,自然也就没有这首不朽的诗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杨慎的《临江仙》正是从这里化去了苏轼的宏伟气魄。苏轼在这首诗中,承转了他的大角度写景,深层次咏史与高浓度抒情。诗词的旋律激昂,意境高远,情感深沉。但由于人生的失意,想到自己的怀才不遇,苏轼不由得联想到古人。他看到惊涛骇浪中周瑜儒雅而伟岸的身影。于是,伤感油然而生。然而,面对滔滔的长江,他知道,所有的英雄都已随浪花去了。正是这种复杂的感情,造就了他激扬、绵缠、舒展、悠远的思绪,从而写下了千古不灭的华章。

    由此再往上推,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是三首千古绝唱中的第一首。这首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乐府诗,把春、江、花、月、夜五种景物交织在一起,以月为主,描画出江天融汇,空灵、澄澈的恬静意境。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是写长江吗?有人说是湘江,有人说是富春江,也有人说就是长江中游的九江段。它既然适合于其它,就更适合于长江。情感上,我更希望是九江。觉得那月照清流,水映繁花,人景尽在的情境,只有宽阔繁华的中游才容得下。长江,也只有长江从气势到潜在都足以包含其余的江河。在长江上有四个赤壁,苏轼写的是黄冈赤壁,真正的赤壁之战是不是在此,情境地点有质疑,所以苏轼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然而,千山同脉,万水归宗,这丝毫不影响诗人借古抒情。

    无论怎么说,以上三首诗,都超脱了单纯的模山范水的描写。张若虚,一生传世的仅两首诗,其孤篇横斜的《春江花月夜》,最高意境就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人与自然的哲学思辨。由景及人,由人到情,面对至美的自然景致,至真的人间情愫,诗文圣手发出了精美绝伦的赞叹!于此,他成就了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叹。

    苏轼,一生留下了无数山水名篇。但最能代表他思想艺术成就的,当属《念奴娇·赤壁怀古》。从民族历史的大意境入手,发古之悠思,感人生之无奈。命运多舛的他,由一腔热血到看开人生世事,风华已失,锐气无存,“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而,隐没避世,借酒浇愁,“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于景,于事,于人与世界,绝代文豪发出了无限的感叹!至此,他生成了万里长江上的第二叹。

    杨慎,也留有许多佳作。但,唯有那首《临江仙》气度恢弘,独领风骚。他,提炼前人的艺术境界,容入自己的人生顿悟,铺排出高远时空里的荡气回肠。从宰相之家的五彩斑斓,到“白发渔礁江渚上……一壶浊酒喜相逢”,巨大的落差里,他悲而不伤,甚至欣喜自在地“惯看秋月春风"。他似乎早已明白“是非成败转头空”,于是就有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坦然。终生贫病潦倒,他无力回天。然而,他出世,但不消遁,依然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于历史,于社会,于现实人生,疲惫且清醒的心灵最后发出了千古慨叹!到此,他集成了万里长江上的第三叹。

    长江三叹,登峰造极的三声巨叹!长江,从滥觞之浅的源头,到浩瀚入海的所在,她一路冲刷,一路涤荡,袅袅余音里,我同样听到了历史的叹息。我,在寻思:谁,才真正亲近了长江,理解了长江,而不是借长江以生发,从而挖掘出她深厚的人文含义,以及深刻的思想昭示呢?



    夜色,把大江笼罩。我,徜徉在长江北岸的矮堤上,眺望着南岸的隔江繁华,辉煌的灯火在水底编织了灿烂的星空。江水在深沉地流动。无意中,我走进了一座闷热的工棚。里面住着十来个农民工。通过了解,知道他们全都来自大别山鄂段的贫困地区。攀谈中,我发现了一把挂在木桩上的二胡。二胡的琴音深沉中穿透出激昂,我一向把哀而不伤的二胡看作中华民族的象征。于是,要求主人演奏一曲。我说,就“春江花月夜”吧,他竟说那是靡靡之音。按照主人自己的选择,他要奏一曲刘天华的“光明行”!

    悠扬的琴音响起,激扬的旋律随长江的水波跳动,宽厚的音韵在宽阔的江面铺开。晶莹的汗珠沁出琴手的额头。

    加班的哨子响起,他们就要去进行夜晚的劳作。“光明行”,我终于看到了顽强意志中的光明行进!

    我贴着堤坝的斜坡行走,江风凉爽,轻轻地吹拂我的胸怀。琴音萦绕在心际,与长江三叹形成交响,英雄史观的重音已随波逐流,飘逝远去。

    长江三叹——时代已作出千万声回应,强音已奏响,我终于读懂了那位千古伟人关于人民与历史的鲜明主题。

    诚然,正是因为有了落差,江河才得以奔腾 ; 正是因为有了奔腾,大海才得以形成 ; 正是因为有了大海,生命才得以衍进。

    世界所有的水域,海平面最低,因为,它是大海!


                                                                                                                
                                                                                                       2012.10.25. 20:38

1条评分积分+300
雨中飞 积分 +300 黄河,长江,五千风雨不息。。。 2012-11-19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892
积分
1830
贡献值
14
都币
6
在线时长: 68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8-2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1-19
长江,中国的母亲河

发帖
5613
积分
3387
贡献值
45
都币
10
在线时长: 1696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0-27
我的老家
西源乡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11-19
长江三叹,叹出了个人与历史命运的关联。
长江三叹,叹出了人文与自然归宿的观照。

发帖
421
积分
7301
贡献值
43
都币
0
在线时长: 4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2
我的老家
大港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11-19
回 飘过飘过 的帖子
飘过飘过:长江,中国的母亲河 (2012-11-19 19:15) 

问候你朋友 我总觉得那滔滔的波浪下覆盖了太多

发帖
421
积分
7301
贡献值
43
都币
0
在线时长: 4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2
我的老家
大港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2-11-19
回 绝对马甲 的帖子
绝对马甲:长江三叹,叹出了个人与历史命运的关联。
长江三叹,叹出了人文与自然归宿的观照。 (2012-11-19 19:20) 

我正是想从人文与自然去发掘

发帖
8438
积分
455084
贡献值
731
都币
38
在线时长: 231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11-1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

发帖
13983
积分
1629129
贡献值
12
都币
136
在线时长: 408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5-30
我的老家
和合乡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11-19

叹,黄河,长江,五千风雨不息。。。

发帖
22055
积分
440982
贡献值
766
都币
12
在线时长: 5972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11-20
欣赏,楼主对诗词的解读很到位,可见楼主深厚的文化功底!
希望看到楼主更多的佳作!

发帖
421
积分
7301
贡献值
43
都币
0
在线时长: 407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0-12
我的老家
大港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11-20
回 好好活着 的帖子
好好活着:欣赏,楼主对诗词的解读很到位,可见楼主深厚的文化功底!
希望看到楼主更多的佳作! (2012-11-20 10:22) 

谢谢你总是客气 我虽草民 但总是不敢忘却责任 一定尽心

发帖
8438
积分
455084
贡献值
731
都币
38
在线时长: 231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11-21


      楼主引导我们领略了古典文学的魅力的同时,又对山水以及人文景观进行哲学思考。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 得以传承的根由!
     词语丰富 语言清新流畅是本文的-大特点!
欣赏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