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9阅读
  • 0回复

老站新事:西源招呼站的岁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3792
积分
874791
贡献值
24229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7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3小时前
  提起西源招呼站,怕是00后的年轻人大多不知它在哪儿了。这“招呼站”,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公路边专门给旅客搭车用的简易小站,名字直截了当,却装着一代人的出行记忆。
  西源招呼站守在原三周公路和通西源街的公路交叉口,当年还有公路养护队,当地人也惯叫它“养路队”。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家垅东头的张老五兄弟是头一个“吃螃蟹”的,抢先在这儿盖了房子。就因为兄弟几个买了辆跑西源到景德镇的客车,为了跑车方便,弟兄六个陆续搬过来,成了这片土地最早的“新住户”。

  那时候的招呼站,除了养路队的一栋平房,四周多是连成片的山林,平常日子里少有人影,透着几分冷清。后来养路队撤了,张家垅的张化旺一家搬到养路队旧工作室住。养路队离高垴山下淘米塘边的西源中学就500米,张化旺瞅准机会,学着做馒头卖给学生。那年代,学生兜里没多少零花钱,常偷偷拿家里带来的米换馒头——物资不算宽裕的日子里,雪白松软的馒头算是稀罕东西,能吃上一个,就够让人满足的了。
  再后来,张家垅东头几个开三轮车的农户也陆续搬到这儿。那时候的客车不像现在能到各村接人,旅客在招呼站下了车,离家里往往还有五六里路,这段不算近的路,刚好给短途运输带来了生意。这些农户就在这儿等着帮旅客运东西、送他们回家,三轮车“突突突”的声响成了招呼站新的动静。
  随着公路硬化、交通越来越方便,更多张家垅东头的村民看中这儿的位置好,搬来定居。慢慢的,这里成了有二十几户人家的村落。如今的招呼站早没了当年的冷清,变得热闹起来:超市里东西齐全,摩托车修理店随时能给路人解个急,路边还有加油站,村口那块刻着“张家垅东村”的大理石村牌,在太阳底下亮堂堂的。

  后来,三周公路拓宽改造,这儿又和西源街接上了、连成一片。往日的简易小站,就这么在时代的浪潮里,悄悄变成了繁华村落的一部分,接着讲新的故事。(乡土拾贝 枣香墨影)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