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2楼:清代文献记载都昌县有两座“千眼桥”[①一座千眼桥指的是“钱启忠在明代崇祯四年1631年任南康府推官时(在现在都昌县多宝乡与北山乡之间的新妙湖上)修建的“钱公桥”(包括桥九眼、石堤五座、及石路八百七十九丈/约合2.9公里),因石桥地处黄沙滩,俗称黄沙滩桥,桥面很长,桥眼很多(历史因自然侵蚀或人为修复,部分石桥被改建为石路),又呼之为千眼桥。②另一座千眼桥(现在都昌与庐山之间的“千眼桥”)位于“樟树湾渡”,在“千眼桥”建成前的宋代、明代是都昌通往南康府(治所星子)的核心津渡。明清时期,鄱阳湖枯水期水位较低,湖床裸露,为了解决行人过湖的问题,修建了“石桥”,行人无需蹚泥涉水,(无需搭船)可以直接从多宝走到星子。修该石桥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行人枯水期(无需搭船)过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