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4阅读
  • 2回复

中元节忆亲:岁月长,思念更悠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3726
积分
874220
贡献值
241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7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2:12
   今天是七月半中元节,妈妈已经走了快三个月了。我备好纸钱香火,去为她祭扫。看着那一缕青烟袅袅升起,心里满是化不开的悲痛与无尽的怀念。
   人们常说“在生不知离别味,死后才懂失母哀”,以前读到这句诗,只觉得平平常常,可如今亲身经历,才明白每一个字都浸透着血泪。我都这把年纪了,叫了七十多年的“妈妈”,那声音仿佛还在嘴边打转,人却突然没了。这份失落,这份哀伤,就像密密麻麻的蛛网,一层一层紧紧裹住我的心脏,无论白天黑夜,心里总是难以平静。

   往年的中元节,祭祀的是爷爷奶奶和早早离世的爸爸。今年,牌位上又多了妈妈的名字。仿佛一夜之间,家里上一辈的亲人都离我而去,不知不觉中,我在孩子们眼中也成了“老辈人”。时代的风云在眼前呼呼而过,那些历经沧桑的岁月,在这个时候却越发清晰,怎么都忘不掉。
   六零年送走了奶奶,七九年送别了爷爷,八六年又痛失爸爸,如今,妈妈也永远离开了我。我原本还想着,一定要给她热热闹闹地办个百岁寿辰,可老天爷不遂人愿,终究还是没能实现。她去了那遥远的天堂,远得我怎么伸手都够不着。
   我从小就是个不信迷信的人,胆子也大,总爱做些别人不敢做的事儿。记得奶奶刚走那年,我特别想念她。听人说,七月半晚上九点过后,逝者的魂魄会回家看看,只要戴着斗笠躲在祖厅的供桌下面,就能见到。那时的我,满心都是对奶奶的思念,天不怕地不怕,就想看看这传说是不是真的。
   乡下的夜晚,九点过后安静得只能听见虫鸣。人们烧完香烛、包袱,忙了一天都早早休息了。我偷偷戴上斗笠,溜进祖厅,钻进供桌底下。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味,带着一种神秘又庄重的气息。我瞪大了眼睛望着大门口,连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就怕错过奶奶回来的那一刻。可是等了好久好久,腿都蹲酸了,蚊虫在身上叮了好多包,门口还是空荡荡的。
   旁边大伯家的座钟“当当当”敲了十下,我还是不想走;又过了半小时,“当”的一声,十点半了,依旧什么都没看到。我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传说,难道是假的?直到座钟敲到十一下,房里传来妈妈的声音:“别等了,快睡吧。”我这才不甘心地爬了出来,两个小时的等待落了空,心里满是失落——奶奶,你怎么没来呢?
   那次亲身经历,让我坚信有些传说就是迷信,不能当真。
   可后来,爸爸离世的那一幕,又让我对那些“不可知”的事情多了几分敬畏。那是八六年九月七日傍晚六点,爸爸已经病了五个月,一直躺在床上。他突然睁大眼睛问我:“刚才是谁呀?”我心里“咯噔”一下,浑身直起鸡皮疙瘩,赶紧回答:“没人呀。”他又追问那人叫什么,为什么不走,我一一回答了,可心里慌得不行。我和妹妹对视一眼,强装镇定地安慰他:“您可能是在做梦呢,病房里没人来过呀。”
   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情况怕是不妙了——说不定阎王派来招魂的已经到了。爸爸执意要回家,说什么都不愿意在医院闭上眼睛。我们没办法,只好依着他,叫了救护车,带着氧气瓶,把他送回了那个他念了一辈子的家。
   回到熟悉的床上,他眼睛睁得大大的,四处张望,好像要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深深地刻在心里。前几天找人算过,说要是能熬过七号,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要是熬不过,就是今天了。果然,到了午夜零点,他头一歪,就永远闭上了眼睛,六十年的人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这一幕,我记了一辈子。这世上,真有这样的事吗?这可不是迷信,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眼前的啊。
   妈妈活到了九十五岁,今年五月在医院的时候,也经历过一次“闯关”。她在病床上好像睡着了,突然手脚挣扎起来,大声喊:“我不走!”我和妹妹吓了一跳,赶紧问怎么了。她睁开眼睛,惊魂未定地说:“刚才有几个大汉架着我要走,我拼命挣开了!”我俩一下子就明白了——妈妈这是遇到“坎儿”了。我们赶忙握住她的手安慰:“没事啦,没事啦,这关已经闯过去啦!”
   从爸爸那次算起,这是我第二次真切感受到人生的神秘莫测。那一刻,我是真的有点相信那些未知的力量了。我和妹妹都暗自庆幸,阎王这次没把她带走,看来闯过这关,妈妈百岁可期啊。
   可惜,岁月终究无情,身体器官机能严重老化,妈妈还是没能熬过这个夏天。她还是无奈地离开了,结束了平凡却又无比温暖的一生。可在我心里,总觉得她只是像往常一样出门遛弯儿了,说不定哪天,在哪个拐角就能再见到她。
   今年的七月半,对我来说是最悲痛的一天。以前过中元节,总觉得只是带着些淡淡的思念,亲情的浓度好像没那么高。但今天不一样,我祭祀的是刚在七月离开的妈妈,时间太近,痛定思痛,这份情感就像陈酿多年的老酒,浓烈得让人无法释怀。
   我拎着祭品,脚步沉重地走到南河边。天边,一轮圆月泛着柔和的金光,高高地悬在墨蓝色的天空上,星星像细碎的钻石洒落在天幕,一闪一闪的。河水在月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静静地流淌着,流过眼前的河岸,向着鄱阳湖奔去,也流向我的家乡都昌,更流向九江贺嘉山——妈妈长眠的墓园。
   香烛点燃了,纸钱的火苗跳动着红色的光芒,映照着我凝重的脸庞。我把所有的思念都寄托在这火焰里,只盼它能照亮亲人回家的路。
   忽然,一阵微风轻轻拂过,地上的烟灰被卷了起来,带着点点星火缓缓升向天空。那星火在夜空中摇曳闪烁,竟显得格外绚烂。是不是妈妈收到我的思念了呢?我仿佛看见她站在那光晕之中,脸上带着我无比熟悉的笑意,轻声说道:“知道了,你们放心。”
  七月半啊,从今往后对我而言,它变成了“七月伴”。这多出来的一份念想,就像刻在骨头上的印记,这辈子都难以忘却。
  失去了妈妈,家就好像少了一根顶梁柱。剩下的日子里,满心都是对她的牵挂。每年的今天,每一年的这个时刻,我都会来到这里,对着河水,对着月光,对着天上的星星,倾诉我心里的话。直到有一天,我也化作一缕清风,追随她的脚步,前往那片永恒的归宿。(乡土拾贝 余育华)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33726
积分
874220
贡献值
2417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7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2:15
   作者简介

   余育华1952年8月出生,原籍都昌县北山乡上松峦人,景德镇市作家协会会员,珠山区作协会员。
《诗词楼阁》特邀作家、《金榜头条》认证编辑,出版诗歌文集《情暖人间》、《情暖夕阳》、《情暖华夏》。
   代表作《妈妈你不要走》、《爷爷你怎么睡啦》、《静静你等着我回来》等诗歌,曾在2020年先后三次在全国网络比赛中获得第三和两个第一名。
   近5年来创作诗歌作品600多首,通过百度、红色文化网、雷锋在线、金榜头条,都市头条、诗词楼阁、锦诗阁、个人图书馆、荔枝、美篇、北欧华人网等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已出版《情暖人间》和《情暖夕阳》两部诗歌文集,第三集《情暖华夏》正在出版中,深受广大读者和网友的热心关注与好评。

发帖
26814
积分
160450
贡献值
362
都币
0
在线时长: 279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2:24
昨天晚上和今天晚上,县城街头到处都是烧纸祭拜先人的场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