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1阅读
  • 4回复

[近体诗]农用旧物三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5807
积分
181907
贡献值
1339
都币
0
在线时长: 7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0:02
农用旧物三题
/冯期武

咏犁(折腰体)
脊背弯如弓月初,深耕常伴晓星疏。
手扶木柄分疆界,牛带泥香破露墟。
一犁风雨千畴醒,半世晴烟万户舒。
今日田头看铁马,犹闻旧响绕村庐。
注:此律以“犁”为引,铺陈传统农耕图景。首联以“弓月初”状犁铧弯月之形,“晓星疏”衬农作之早,点出犁与晨光同起的朴厚。颔联“手扶”“牛带”对仗,木柄触土、泥香浸晨的细节,勾勒出人牛共作的鲜活画面,“破露墟”更添烟火生气。颈联“风雨”“晴烟”延展时空,犁翻沃野唤醒千畴,烟暖村舍浸润万户,暗合犁铧翻覆间孕育的生机与希望。尾联陡转今昔,“铁马”代犁的机械轰鸣中,偏说“犹闻旧响”,以虚笔收束,将怀恋之情融于新旧交替的怅惘里——机器虽速,终不及旧犁与土地、与农人的血脉牵连。全诗由形及神,以犁为线串起农耕记忆,在今古对照中深婉传递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深情回望。


手摇风车
秋阳漫染旧檐牙,竹架风车立院衙。
黍粒翻波分玉屑,糠粞逐旋散晴沙。
妪婆笑指云边日,稚子频摇膝上笳。
今旦尘封蛛网结,空留念忆绕篱笆。
注:诗作紧扣“手摇风车”的农耕记忆展开。首联以“秋阳”“旧檐”“竹架”勾勒出传统秋收场景,点明风车曾立院中的日常。颔联“黍粒翻波”“糠粞逐旋”工笔细描风车工作时的动态——金黄的谷粒如浪翻涌,瘪糠碎屑被风卷向晴空,画面鲜活如在眼前。颈联转向人文温度:“妪婆笑指”是长辈的从容,“稚子摇笳”(以“笳”代指摇柄转动声)是孩童的参与,一老一少的互动,将农具升华为亲情纽带。尾联陡转今昔,“尘封蛛网”与“念忆绕篱”形成强烈对照,既叹农具褪色于时代,更念那些被风车筛过的时光,早已沉淀为生命里最温暖的纹路。


葫芦瓢
/冯期武
旧院青藤结玉瓢,霜皮剖就腹便娇。
欲随月臼分泉白,亦伴星锅煮梦遥。
掏蜜曾沾慈母笑,盛羹犹记稚儿跳。
而今尘掩篱边角,尚认当年手作谣。
注:此律以“葫芦瓢”为引,串起岁月温情。首联从旧院青藤结瓜起笔,“霜皮”“腹娇”勾勒出老物浑朴之态;颔联“月臼分泉”“星锅煮梦”以时空交织之景,暗写日常劳作——月下井边舀水,星夜灶前烹羹,将葫芦瓢融入烟火晨昏;颈联聚焦细节,“掏蜜沾笑”“盛羹记跳”捕捉童年与母亲、稚子的互动,鲜活如昨;尾联转写现状,“尘掩篱角”见岁月沉淀,“犹认谣”收束于物我共鸣,旧物仍在,手作温度未凉,将怀念推向深婉。全诗以小见大,借葫芦瓢这一寻常家什,写尽对旧时光里平凡幸福的眷恋。


1条评分积分+1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昨天 10:34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26394
积分
160030
贡献值
362
都币
0
在线时长: 277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0:20
谢谢分享

发帖
38336
积分
43239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1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0:34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5807
积分
181907
贡献值
1339
都币
0
在线时长: 7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12:25
回 笑看风云 的帖子
笑看风云:谢谢分享 (2025-08-25 10:20) 

谢谢关注,谢谢鼓励支持!

发帖
5807
积分
181907
贡献值
1339
都币
0
在线时长: 753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昨天 12:25
回 都昌婷婷 的帖子
都昌婷婷: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5-08-25 10:34) 

谢谢关注,谢谢鼓励支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