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21阅读
  • 10回复

我的都昌县城生活日记:变了味的农村酒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3444
积分
866967
贡献值
23983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4小时前
   前几天,村里金平叔叔的儿子凯瑞考上重点双一流吉林大学,喜事临门。我因工作便利,策划了这次升学宴的活动,心里头琢磨着“花小钱办大事”,给凯瑞办了个简单却也有模有样的仪式。说实话,平常村里乔迁、结婚的热闹,人家请了我,我也多半抽不开身,总是让老妈替我上份礼金。这次算是我在村里“首秀”搞活动,正好,也借这机会,实实在在地吃顿村里的酒席。
   和如今大多数农村酒席一样,现在那种主家自己张罗、锅碗瓢盆摆满院子的热闹景象,少了。麻烦啊!所以大家都图个爽快利落,要么全包,要么半包,甩手给那些专门“上门录酒”的团队。这本身是好事,是市场发展,方便省心。我因为工作跑得多,都昌这二十四个乡镇的酒席,不敢说吃全,也尝了个七七八八。可心里头,最念想的还是我们周溪的老味道,特别是酒席上那碗热腾腾的圆籽粑,还有那滑嫩鲜香的瘦肉粉(我们土话叫“豆粉”)。
   现在的酒席上,想吃到以前那种正宗的豆粉和圆籽粑?难了!记忆里的圆籽粑,做起来是真讲究。肉末和粉搓得匀,里头还得掺点脆生生的藕丁或是葧荠丁,讲究的,过年办酒时还会放些爆米的进去。那味道,想想都让人流口水。只要圆籽粑一上桌,那场面,绝对是筷子齐飞,瞬间哄抢一空。如今呢?桌上倒也有圆籽粑,可那味儿,早不是那个味儿了。要么是买的现成预制品,要么就是简单搓几个丸子应付了事,跟记忆里的醇厚香糯,差着十万八千里。
   以前一提起周溪的酒席,老辈人都会咂咂嘴:“汤汤水水,豆粉都能摆出花来!”光这豆粉,就能有十几碗:猪肚粉、猪肠粉、猪心粉、猪肝粉、猪肺粉、猪舌头粉、墨鱼粉、银鱼粉、瘦肉粉……林林总总,热气腾腾,满是诚意和心思。现在?基本就是象征性地摆上两三碗,意思意思得了。当然,时代在变,生活好了,酒席桌上的“硬货”也跟着升级换代。团鱼(甲鱼)、螃蟹、羊排、扇子骨……这些过去稀罕的玩意儿,如今倒成了不少酒席的“标配”。
   说实话,我心底里,还是怀念以前村里大师傅“录”的酒席。那会儿,各家有各家的拿手菜,味道有辨识度。现在这流水线出来的酒席,基本是千席一味。或许,以后的小孩子们回忆起来,“小时候吃过的酒席”,大概都只剩下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味道了吧?
   不过啊,在这里,也跟这些风风火火的“录酒”师傅们唠两句掏心窝子的话:赚钱,天经地义,没毛病!可咱“录酒”这行当,说到底,根基还是在“味道”上。现在都昌这块地界上,听说录酒席的团队已经有五十多个了。同行杀价,你低我更低,这我能理解,生意嘛,你不卷别人卷。但很多团队的心思,怕是走偏了——重营销、轻口味。宣传单页印得花里胡哨,套餐名头起得震天响,可端上桌的滋味,却经不起细品。长此以往,等市场这大浪淘沙真洗起来,光靠低价和噱头,怕是很难在乡亲们的舌尖上扎下根、活得久。
   方便是方便了,热闹也热闹,可那份独属于家乡、独属于记忆的烟火气和人情味,那份让舌尖惦记、心头温暖的“老味道”,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变淡了,甚至走样了。这变味的,又何止是一桌酒席?(溪畔志坚 曹志坚)

2条评分积分+50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9小时前
chinjingo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14小时前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7185
积分
36524
贡献值
1134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78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6小时前
谢谢分享

发帖
1967
积分
3918
贡献值
53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2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6-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9小时前
羊排和扇子骨都是“僵尸肉”,最是不能拿来办酒,定菜单,原材料一定要新鲜。整天在抖音上刷到上门办酒哪家好,比一比多少个菜,可是又有几个符合乡亲们的口味,钱花了不少,可得不到好评,在农村,这方面的议论一直会持续到下一家办酒之后,所以农村的酒席,可是很讲究的。以前听说村里有酒席吃,一般都会提前做好时间安排,回家饱饱口福,可如今上门办酒一切都变味了。说到底,农村酒席就在那一锅汤,原汁原味油水足,这个粉那个粉,离开了这口汤什么粉都没味,还有就是离不开柴火灶,那火力煤气灶是远远达不到的,火候不到那味道能出得来吗?

发帖
25836
积分
159410
贡献值
361
都币
0
在线时长: 2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9小时前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5836
积分
159410
贡献值
361
都币
0
在线时长: 2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9小时前
加分专用:你的回帖太精彩了,支持!

发帖
770
积分
13303
贡献值
82
都币
0
在线时长: 71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14小时前
怀念爆肉、肉丸子、碎肉、炒粉丝、薯粉、肥肠、小鱼小虾、酒糟红鱼块、乡间小炒这些我们都昌本地特色的农村酒席佳肴。
1条评分积分+10
笑看风云 积分 +10 加分专用:你的回帖太精彩了,支持! 9小时前

发帖
37552
积分
42454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14小时前
吃过几次上门酒席办的宴席,味道很一般

发帖
770
积分
13303
贡献值
82
都币
0
在线时长: 71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14小时前
微信上经常刷到这些办酒席的视频,一个个相互攀比酒席的菜肴有多么丰盛,仔细一看,基本上没有我们能吃的。像那种基围大虾,都是吃激素长大的,我在外地从来不下筷子;螃蟹这种养殖出来的东西,基本上也是死蟹,我是从来不碰的;甲鱼百分之百养殖的,没有什么吃头;鸡鸭鹅肉,我从2003年非典开始就不再碰这些垃圾,其他的菜也基本上都是不入流的,这些办酒席的还以为有多高大上,实则不仅不健康,而且酝酿成一股奢靡攀比之风,不仅给主家增加沉重的负担,而且给吃酒席的人带来不小的麻烦,因为农村里办这种酒席,实则是靠随份子来支撑,最终买这个单的,都是这些吃酒席的人,毫无可取之处。我赞同楼主的观点,我回老家吃酒席,只要是这些团队做的酒席,我基本上不下筷子,如果是村里自己大厨做的酒席,我才会认真去吃。总之,我强烈建议政府联合卫生局、工商局以及相关部门,对这些歪风进行整治,就其卫生条件、经营许可等进行调查,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1条评分积分+1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吃过几次上门酒席办的宴席,味道很一般 14小时前

发帖
2118
积分
133972
贡献值
117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7-05-2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16小时前
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4013
积分
10428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24小时
注册时间: 2005-09-24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16小时前
最大的两个变化是,其一是食材变了,现今肉类的品质与之前的不可同日而语。其次是人的口味变了,尝尽各种美味后,提高了味蕾辨识层次,就算是拿出曾经的原汁原味,也未必能激起味蕾的兴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