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6阅读
  • 3回复

一种两收!都昌再生稻头茬开镰收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3441
积分
866839
贡献值
23983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61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0小时前
   我县再生稻头茬开镰收割 奏响丰收乐章

   连日来,我县再生稻陆续成熟,迎来头茬收割期。各乡镇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一幅乡村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秋风拂过田野,在周溪镇枭阳垦殖场内,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金黄色的海洋。稻穗如浪,空气中弥漫着稻香。田间,多台大型收割机往来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声,饱满的稻穗被迅速卷入收割机,经过脱粒、筛选,金黄的稻谷如瀑布般倾泻而下,装入运输车内。

   周溪镇枭阳垦殖场负责人黄振海说:“我们农场全部使用的是机械收割,收割效率大大提高,这得益于我们农场全部都是高标准农田,田块规整,机械作业极为便利,机耕道能让机械设备直接到田边。我们再生稻第一茬收割亩产量1500余斤,预计第一茬总产量达450万斤。”

   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收割后的稻茬继续发苗长穗”的种植模式。头季稻收割之后,留下一定高度的原稻桩,进行田间管理后,让其继续生长,稻茬重新发苗结穗,实现“一种双收”。与原来种双季稻相比,中间省去育秧、插秧等步骤,既可以减少工时和成本,又可以提高农田的亩产。

   据了解,今年我县再生稻种植面积约为6万余亩,目前各乡镇正根据稻谷成熟情况,有序开展收割工作。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大再生稻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种植和田间管理水平,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助力农户增产增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来源:都昌县融媒体中心 刘洵 余齐民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921
积分
15169
贡献值
64
都币
0
在线时长: 652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3小时前
不要太夸张了吧!头茬亩产1500斤?如果有这样的产量谁还要种一季稻,二季稻?直接种再生稻,再生稻米质比较差。

发帖
4111
积分
14648
贡献值
109
都币
0
在线时长: 2209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9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小时前
回 天河水 的帖子
天河水:不要太夸张了吧!头茬亩产1500斤?如果有这样的产量谁还要种一季稻,二季稻?直接种再生稻,再生稻米质比较差。 (2025-08-10 07:22) 

当年的风气又来了

发帖
14013
积分
10428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23小时
注册时间: 2005-09-24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小时前
回 天河水 的帖子
天河水:
不要太夸张了吧!头茬亩产1500斤?如果有这样的产量谁还要种一季稻,二季稻?直接种再生稻,再生稻米质比较差。

AI是怎么看待这个亩产的:
再生稻是指利用头季稻收获后的稻桩再次培育成熟的水稻,在中国已有悠久历史,早在西晋时期就有专门品种。周溪镇枭阳垦殖场负责人提到的再生稻第一茬亩产1500余斤(约750公斤)是可行的,尤其在高产示范点,如湖南隆回头季稻曾创下877.4公斤的记录。


目前,我国再生稻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已超1500万亩,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的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其中四川省面积最大达490万亩,平均亩产头季,约400-800公斤,二茬一般为250-400公斤,最高可超500公斤。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