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97924
-
- 注册时间2023-03-18
- 最后登录2025-08-07
- 在线时间307小时
-
- 发帖315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积分83084
- 贡献值367
- 都币1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15
- 积分
- 83084
- 贡献值
- 367
- 都币
- 1
在线时长: 307小时
|
梦话钓鱼“饵和钩” 钓鱼是件有趣的事,我钓鱼算是着了迷。钓鱼用的饵料一般都具有诱惑力,才会引诱鱼上钩。 钓者抛竿放线,鱼儿争先恐后地咬钩,它们哪里知道,那香喷喷的饵料下面,藏着的是一枚锋利的钩子。 由此想到人世百态又何尝不是如此?世间诱惑,比鱼饵更甚。金钱、权力、美色,样样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有人为了一官半职,卑躬屈膝;有人为了蝇头小利,出卖灵魂;更有人为了满足私欲,铤而走险。他们就像水中的鱼儿,只见饵料,不见钩子。 有些见利忘义奸商,起初不过是个小摊贩,后来生意渐大,便起了贪念。他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渐渐发了财。钱越多,欲念越盛,最后竟然造假售假,终于锒铛入狱。这正如鱼儿贪食,终被钓起。 也有些官员,起初倒也清廉,后来见同僚们个个腰缠万贯,便也按捺不住。先是收些小礼,继而索要贿赂,胃口越来越大,最后东窗事发,落得个身败名裂。这等人,与那些见了饵料就不要命的鱼儿,有何区别? 最可笑的是那些赌徒,明知道十赌九输,却总想着下一把就能翻本。他们输光了积蓄,押上了房子,最后连老婆孩子都赔了进去。这就像鱼儿明明看见同伴被钓走,却还前赴后继地咬钩。 钓者稳坐岸边,不慌不忙地下饵。他知道,只要有饵,就不愁没有鱼上钩。世间的诱惑也是如此,只要摆在那里,就不愁没有人上当。 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但偏偏在欲望面前,人总是健忘的。前车之鉴,后车之覆,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鱼因贪饵而上钩,人因贪欲而堕落。这个道理,三岁孩童能说到,八十岁公公难做到,由此使我对现代社会现象产生梦幻般的浮想一一 现代钓者深谙“钓鱼三昧”,把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哲学发挥到了极致。 先说那金融街的“钓鱼高手”。他们发明了一种叫“理财产品”的香饵,包装得金光闪闪,收益率写得比春晚小品还逗乐。可怜那些退休大爷大妈,拿着养老钱排着队咬钩,活像池塘里争食的锦鲤。等上了岸才发现,原来“保本”的意思是“保证让你血本无归”。 房产中介更是把“打窝子”的技艺练得出神入化。他们先在小区门口挂个“跳楼价”的浮漂,等购房者凑过来,就开始表演单口相声:“昨天某某名人来看过这套房,买了一套”,“明天就要涨价20%”。听得人心里痒痒,等签完合同才发现,原来“稀缺房源”的意思是“坑位稀缺”。 要说最懂“放长线钓大鱼”的,还得数保健品行业。这些“养生专家”比姜子牙还会算卦,见着老头老太太就掐指一算:“您这面相,三年内必有大劫!”吓得老人家赶紧掏钱买“续命丹”。结果吃半年发现,这“仙丹”的主要成分是面粉掺维生素,效果还不如街口两块钱的烧饼。 某些衙门里的“垂钓爱好者”就更绝了。他们不用鱼竿,改用了公章;不撒饵料,改发红头文件。企业就像误入禁渔区的傻鱼,游着游着就被“合规经营”“行业整顿”的渔网兜住了。想脱钩?得先往网里塞点“诚意”。这哪是钓鱼,分明是“钓愚”! 最妙的是直播带货的“网红钓手”。他们发明了“九块九福利”的拟饵,直播间里锣鼓喧天,跟赶鱼似的把观众往购物车里赶。等您收到货才发现,这“原价999”的羊毛衫,质量还不如九毛九的塑料袋。难怪有人说,现代人不是在钓鱼,就是在被钓的路上。 这些“职业渔夫”还有个共同绝活——会算鱼汛。专挑“双十一”"618"这些鱼儿最饿的时候下钩。更绝的是他们研发的“智能鱼竿”,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哪条鱼最近发了年终奖,哪条鱼刚拿到拆迁款,精准投放定制化诱饵。 说来可笑,我们这些“鱼”也真是争气。明知是钩,偏要尝尝饵的咸淡;明知是局,非要看看套路多深。就像那些老木讷,被电信诈骗了三次,第四次接到“公安局”电话时还跟人家讨价还价:“这次能不能少骗点?我养老金还没到账呢!” 诸位,要我说啊,这世上的饵料越来越精致,倒是我们这些“鱼”的记性越来越差。今天躲过了P2P的钩,明天又咬住了区块链的饵。倒不如学学真正的鱼——人家被钓过一次就知道绕道走,哪像我们,专往同一个坑里跳,还自带孜然。 最后送各位一句醒世恒言:当你觉得天上掉馅饼的时候,记得抬头看看,拿馅饼的那位腰间别着的,到底是餐盒还是鱼竿。毕竟在这个全民钓鱼的时代,最安全的生存之道,就是——饿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