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客户:
近日,我行发现有不法分子冒充“银行高层”或“代办机构”(俗称“黑中介”),以“帮助提高贷款额度”、“快速办理贷款”、“修复征信”等为诱饵,通过伪造身份、虚构事实等手段,骗取客户资金或实施诈骗。此类行为不仅严重侵害客户权益,也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真实案例警示
近日,我行某支行客户经理亲身经历了一起典型的“黑中介”操作事件:
第一步:冒充家属,电话试探
一位自称是某客户“弟弟”的人致电我行客户经理,咨询为其“哥哥”提高贷款额度的事宜。该“弟弟”对客户部分基本信息有所了解,但询问细节时显得含糊不清或刻意回避。
第二步:伪造身份,线上接触
随后不久,一个声称是该客户本人的微信号申请添加客户经理微信好友。该微信头像、昵称均模仿真实客户(可能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客户部分公开信息)。在微信沟通中,“客户”再次表达了提额需求,但沟通方式、语气等细节让客户经理产生了一丝疑虑。
第三步:面谈露馅,收费暴露
再了解到提额需要的材料后,真正的客户亲自来到我行网点办理业务。在面谈过程中,客户经理结合之前的电话和微信接触,敏锐地发现了几处“不对劲”的地方:
①客户对之前所谓的“弟弟”咨询和微信沟通毫不知情。
②客户对提额的具体需求和期望表述与之前微信沟通内容存在明显出入。
③当客户经理进一步追问细节并提醒相关风险时,客户才透露出实情:原来他接触了一个“中介”,对方承诺可以“搞定”提额事宜,但需要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
事件剖析
这个案例清晰地揭示了“黑中介”的典型套路:
1.信息窃取伪造:非法获取客户基本信息,冒充客户或其亲属进行初步接触,降低银行工作人员警惕性。
2.线上伪装渗透:利用伪造的社交账号(如微信)与工作人员沟通,试图进一步降低银行工作人员的警惕。
3.诱导客户“合作”:向客户许诺“内部渠道”、“包 过”、“快速提额”等不切实际的好处,诱骗客户支付高额“手续费”或“服务费”。
4.风险转嫁他人:一旦被银行识破或操作失败,“黑中介”往往卷款消失,损失则由客户承担。
“黑中介”的巨大危害
1.造成资金损失:高额“中介费”有去无回。
2.泄露客户信息: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家庭信息等被非法收集、转卖,后患无穷。
3.承担法律风险:客户可能因配合提供虚假信息而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为保护广大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严厉打击非法中介,都昌农商银行郑重提醒您:
1.本行从未与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开展贷款业务合作,从未委托任何中介推介客户,也不受理中介推介的客户。任何声称与银行有“内部关系”、“特殊渠道”能办理业务并收取费用的,都是诈骗!
2.保护个人信息至关重要!切勿将身份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透露给任何第三方,尤其是所谓的“中介”或“代办人员”。不点击不明链接,不扫来路不明二维码。
3.办理金融业务可通过本行营业网点、手机银行、微银行等正规渠道申办。请勿交与他人或委托中介操作,以免上当受骗,造成财产损失。
4.本行贷款除收取合法贷款利息外,不收取其他附加费用。本行从未委托任何第三方收取办贷费用,冒用本行名义收取贷款中介手续费、过桥费等均属违法行为。
5.增强防范意识,及时核实。本行不会在短信或微信中添加网址链接,不会要求客户点击或回复。对冒用本行名义发布的虚假讯息,请务必保持警惕。第一时间通过我行官方客服热线0791-96268或亲临附近网点进行核实确认。遇到他人(包括自称“中介”的人)要求您配合向银行提供不实信息,请务必拒绝。(江西都昌农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