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9阅读
  • 0回复

传家训扬新风之536丨和合乡老屋詹村:“存诚”砖塘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0088
积分
1359084
贡献值
11766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3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8小时前

【家训家规】是必有恩以相洽,有礼以相敬,有齿以相序,有情以相联,则休戚与共,有无与济,行步以随,坐立以让,而合宗无不睦之众矣。
  

   先来番解题。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变成洪武皇帝已是只差一步的奔赴。皇袍就要加身的朱元璋采纳谋士朱升“高筑墙”之良策,筑应天府(今南京市)城。历20年,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应天府城竣工,筑有外郭、京城、皇城、宫城四重城垣。南京城墙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们在南京古城墙以及为之专辟的城墙博物馆里,总能发现一些刻了都昌造字样的砖体。距今640余年前的南京城墙产自都昌的古城砖,烧制于砖塘湾瓦屑坝,也就是现今和合乡大前村委会老屋詹村一带。那时此地叫砖塘湾,詹氏先祖成村于此,是140余年之后的事。老屋詹村先前称作砖塘湾即源于此。砖塘湾至今还有窑窝遗迹,菜园埂上、田塍旁侧,那凹下去的洞穴,就是当年的窑体。在老屋村田畴里,农人锄落间有时就会钩出一块古城砖来,擦去泥垢,清晰可见那类似于现今倒查责任制的留名砖文,与南京博物馆里的展品文字相符,实证这里便是都昌所造的南京古城墙砖的原产地。
和合乡詹姓村落布局图

   说过老屋詹村的砖塘湾别称,再来解读“戬谷罄宜”四字。老屋詹村的门楼始建于清初,清道光戊子年(1828年)进行了第一次大修。经战乱云烟和岁月风雨,1945年、1995年又先后两次大修。2014年,环村公路改造升高路面,地低洼处的原门楼既碍观瞻,也不利村民出行,于是重修便成为众声所呼。新门楼五重三开门,钢筋混凝土结构,古风尚存,坚固尤胜。立于公元2015年2月9日(农历甲午年腊月廿一日)的《存诚第序》如此道新修工程:“经热心公务之族贤昌珍、昌义、美璜、詹瑛等组织倡导,村民踊跃捐资二十余万,于原址升高两米地基规划重建。”
詹全觉谱像

   老屋詹村门楼冠“存诚第”,“第”者,富丽堂皇之屋宅也,一如“大夫第”之“第”,说明门楼后面原是有显赫的第宅。名“存诚”,是种祖训的宣诫。“存诚”其核心释义为“心怀坦诚”,出自《周易·乾卦》“闲邪存其诚”的经典表述。唐代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疏证“防闲邪恶,当自存其诚实”,确立了其词的训诂基础。“存诚”在晋代陶潜《闲情赋》中有“坦万虑以存诚”。作为儒家思想重要概念,“存诚”与“主敬”共同构成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论。清代曾国藩更将“道在存诚”作为治学从政的根本准则。
肃作公族裔祖祠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新修的门楼,入村口木楣匾额仍书“兰蕙留芳”,出村口门楣亦照旧书“戬穀罄宜”四字。“戬”,读jiǎn,音同“剪”,福之意;“穀”,“谷”字之繁体,禄之意;“罄”,尽之意。“戬穀(谷)罄宜”合起来的意思就是福禄绵长,尽善尽宜,这成为绳其祖武的一种良好祝愿。

   再来溯村源。
   都昌詹氏奉后周时期的詹徽为始祖,詹徽廿一世孙詹本墀(1438——1504年)生七子。其长子詹邦锈(生于1465年)、三子詹邦鏊(生于1475年)于明正德年间由邹山冲(现和合乡七房詹村周边)迁砖塘湾瓦屑坝;五子詹邦錀于明嘉靖年间由邹山冲迁黄金咀,其后裔于明成化年间迁砖塘湾;六子詹邦科六世孙詹光獬(1628年——1695年)于清康熙年间由上六房迁砖塘湾。四支裔族共居一村,由此而得名大三五老屋村,现有村民近千人。属墀公这一支发脉的都昌詹姓村庄,除老屋詹村,另外还有和合乡匡铭詹村、上六房詹村、下六房詹村、七房詹村,大沙禹家垅詹村、祠堂新屋詹村、祠堂老屋詹村等。
本文作者(中)2025年5月30日在村中采访

   一些出生于老屋詹村的历史名人承载着“戬谷罄宜”的“河间世家”之荣光。明末詹全觉,是村民引以为傲的一位先祖。詹全觉,字起莘,生于嘉靖己亥年,也就是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詹氏宗谱》错记为1540年)。明万历十年(1582年),一份《敕命大理寺右寺右评事詹全觉并妻制》存录了詹全觉的仕宦之履历:初任福建建宁府浦城县知县,二任顺天府通州宝坻县知县,三任大理寺右寺右评事。
村中古樟

   我们来看詹全觉官职之高光时刻。大理寺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立的掌管审核刑狱案件的官署。明时大理寺下属有左、右二寺,各设寺正一人,正六品;寺副二人,从六品;评事四人。至于左、右两寺的分工,明初以系军者属左寺,系民者属右寺。永乐迁都后,又定两京、五府、六部、京卫等衙门犯罪案件的审核属左寺;顺天、应天二府,南、北直隶卫所、府、州、县并在外浙江等布政司、都司卫所犯罪案件的审核属右寺。万历九年(1581年),更定以刑部十三司、都察院十三道左右分管。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贵州六司道属左寺;江西、陕西、河南、山西、湖广、广西、云南七司道属右寺。詹全觉作为大理寺右寺右评事,官职并不算高,也就是七品,他负责云贵地区的案件复审并参与司法决策。万历皇帝称道詹全觉“士有执义甚高而不庸于时,则潜德之光必有所托”,“恪职祥刑之用”,封其为文林郎。万历皇帝对故去的詹全觉父亲,赞其“真醇秉德,慷慨好施,信义重于乡评,诗礼严于庭训”,敕赠儿子之同职;母亲沈氏“惠温成性,勤俭宜家,诞育嗣人,著声棘寺”,赠孺人;妻子杨氏“毓自名门,归于喆士,克修阃政,以赞官常”,封孺人。朝廷赐詹全觉故里老屋村四块麻石料旗杆石,分两对竖立于村首,彰显身份,旗杆石“文革”时拆毁不存。
门首堰坝

   老屋詹村当下读书求知风气浓,有博士、硕士若干。早在距今450余年前,先贤詹全觉就以进士之身为村人树立了标杆。清同治版《都昌县志》“卷之四•选举表一”载詹全觉高中进士时间为明隆庆五年辛未(1571年),是年他32岁。古县志如此载詹全觉履历:“字克先,号起莘。张元汴榜。历任福建漳浦(今属福建漳州所辖)、北直宝坻(今天津宝坻区)等县知县,行取大理寺评事,奉命恤刑云贵,升四川剑州(今四川省剑阁县一带)同知。”都昌县志载詹全觉任过四川剑州同知,也就是知府的副职,相当于今天的副市长一职,对此职,都昌《詹氏宗谱》缺录。
村居

   在村中2024年新修的祠堂兼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的正门上方,嵌“作求贻谷”四字。“贻谷”,是祖先留下的福泽和庇护之意,“作”,是含了这一支先祖詹肃作其名。詹肃作,字克新,号民怀,生于清顺治己亥十六年(165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知天命之年的詹肃作由上六房村(今属和合乡双峰村委会所辖)分迁到砖塘湾,其兄詹肃儒、詹肃传居上六房村,其弟詹肃侨之孙詹遵参分迁鄱阳县金盘岭金刚桥村。以“六房”入村名,其源在詹肃作七世祖詹邦科是墀公之六子。和合有上六房村,也有下六房村(今属桥岭村委会所辖),前者是詹邦科长子詹天球之后裔,后者是詹邦科次子詹天胤之后裔。詹肃作之后裔在老屋詹村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要挖掘老屋詹村村史,老一辈村民告之,祖辈流传下来的“山下塘飞鸽”的民间传说要记录下来。
山下塘今貌

   说很久很久以前,一勘舆先生为村上先祖看地,留下两秘笈:一是砍斫旗山鼓山上的青竹,二是疏挖村后的山下塘。先祖雇人去村前旗山鼓斫一棵篁挺于林的翠竹,刀削处见血染,竹节里内蕴成型的罗汉菩萨。地仙留下的歌诀是“旗山鼓,出知府;鼓山旗,出皇帝”,“出知府”的应验是村上出了詹会觉,县志确载其担任过四川剑州府同知,至于后半句的“出皇帝”,是封建时代不敢妄议的事。
村民探究古窑址

   村上先祖听从地仙的指点,在村后新挖一口塘池。挖着挖着,但见泥鳅在泥潭翻滚、黄丫头鱼在水坑滑溜,村民拾挽起两谷箩。更奇的事是,塘域傍山处洞穴飞出一对仙鸽。双鸽受掘塘惊悚,展翅飞出,先是在村中一古樟树杪停歇了一阵,后往东飞,在现今的序儒学里詹村棋般屋瓦檐上停栖了一会,复奋羽往周溪方向飞去而杳迹。那真是一对福鸽,停留在老屋詹村,村上后来出了进士詹全觉;停留在序儒学里,后来村上有人中过举;飞往周溪那方云空,周溪文脉隽永。
村民在菜园地挖到古城砖残块

   地仙因何而至砖塘湾?村民中有另一版本讲述。说在外为大理寺右寺官的詹全觉在云南、贵州履职审讼时,依律规将一个犯该杀之罪的年轻人治了死罪,而这个涉狱的后生是七个寡妇共育的儿辈,承载着兴家的希冀,这根独苗被除根,于情有点不忍,詹全觉因此案也遭同僚攻讦。心灰意冷之际,詹全觉听从一地仙指点,带了马夫回了趟故里,要挖掘一口池塘,以息内心波澜。
   此塘至今犹存,名“山下塘”。水兴水平间,多少时光云烟倒映塘中。
  

   砖塘湾“存诚”祖训,赋能于一代代老屋詹村人的血脉里。在此,听取村中老者讲述的基础上,参阅2019年版都昌《詹氏宗谱》所载“名人榜”,存录一二。
   清代詹元发,景德镇的窑户大老板,有窑99座。像是神助,凡是搭了他名字烧制的窑全是大发的好货。他回到老屋村建了四四方方井口型的大棋盘屋,直至1998年洪水肆虐才倒圮。清末民初的詹开轩(必达),民国年代担任过江西战地信用合作社大队长。在鄱阳县任职时对村中渔工遇湖事多有帮助。詹开轩堂弟詹开椿,黄埔军校毕业生,1949年去台湾。詹开椿独生女儿詹大妹,贤惠漂亮,嫁左里赵子才村赵鲁(梅园)。赵鲁曾为詹家从景德镇运回财物回家乡持枪押船,英气逼人,1949年去台湾。赵鲁改革开放后从海峡那边回大陆参加景德镇陶瓷节,回到故里访原妻,此时为他守了一辈子忠贞的詹氏已作古,让赵先生留下一腔比海峡还要深的喟叹。詹兆祥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曾任都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七十年代曾任九江地区副食品公司副经理、九江市科委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等职。詹兆祯土改时参加工作,后在左里供销社工作。詹泰星1957年毕业于九江师范,终身从教,中学高级教师,曾先后任东山一中、大沙一中、和合中学校长。詹美栋曾任大沙粮油所所长,乐于助人。詹杰(复汉)曾任都昌县交通局党委委员,航运公司经理、搬运公司经理、公路管理站党支部书记等职。詹昌仁曾在都昌教育、财政战线工作。1949年出生的詹开森九江师范毕业后弃笔从戎,后任九江市政府侨务办公室主任。1998年洪涝灾害期间,通过任职的市侨务办为村上筹资10万元、大米20吨,并为和合乡医院提供抗菌药物50多箱,为大前村委会引荐华侨捐资建了一幢占地300多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詹昌杰1981年毕业于水利水电高等学校,监理工程师,曾任都昌长垅水库主任。詹泰书曾任和合大前村委会支部书记多年,近年来热心地方文化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2006年老屋村腰鼓队舞进了和合乡政府大院(詹泰书 供)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2004年,为彻底消除村庄大水之年遭水灾的危害,以詹昌兰为牵头人的村落社区理事会,动员全村村民力量,以股份制形式集资20多万元,加固升高了门首堰坝,并得到了县水利局的支持,拨专款修了排涝闸门。2006年为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村里成立了腰鼓队、秧歌队,治安组、民事调解组、环卫组、财务监督组,在文明乡村创建活动中,开展五好媳妇、模范夫妻等评选表彰活动,对评上的“五好媳妇”送匾到娘家,一路由腰鼓队和秧歌队护送,叫响一、二、三都众乡邻。村上对考上本科的学子予以奖励。文明新风遍村吹,县政府授予老屋詹村文明村荣誉。
   老屋詹村口腔产业从业者众,在上海、江苏徐州、山东潍坊等地努力擦亮都昌作为“中国牙都”的品牌。老屋村的一批骄子情系家乡发展,倾力这片热土,造福父老乡亲。在外创业有成的詹昌东、詹瑾、詹斌共同投资承包村中山林和土地400余亩,开发建成高质量的都昌佛指生态农业产业园,如今是满坡瓜果飘香,大棚蔬菜绽绿,中药林种植催生林下经济勃发,同时引进湖南客商打造林木与花卉“园中园”。整个生态农业产业园成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一道靓丽风景。
存诚第门楼

   一个个老屋詹村人,怀“存诚”之心,为各自人生的大厦添砖加瓦,展露光华……


来源:汪国山
九江都昌发布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