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229
-
- 注册时间2008-10-17
- 最后登录2025-05-27
- 在线时间3809小时
-
- 发帖32640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积分848127
- 贡献值23445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2640
- 积分
- 848127
- 贡献值
- 23445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380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从走街串巷的“游医”到坐拥万家诊所的产业军团,从煤油灯消毒的简陋工具到数字化种植牙技术,鄱阳湖畔的都昌人以“敢闯敢拼、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将一门谋生手艺锻造成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口腔产业帝国,这是一份产业转型升级的“活力密码”,更是凝聚民营经济人士力量,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肩挑背扛中生根萌芽 上世纪初,在都昌县湖滨地区,人多地少、入不敷出,出外谋活计成为许多人的选择。包括牙匠在内的众多手艺人,开始了亲带亲、邻带邻、师带徒的“跑乡”,一批又一批都昌牙匠,挑起担子,走向全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大转移。走进都昌县人类口腔博物馆,陈列的老式牙钳与数字化种植牙设备形成鲜明对比,诉说着口腔产业迭代的沧桑巨变。“当年一担行李走四方,如今万家门诊遍全国。”77岁的都昌老牙匠詹昌剑,望着展柜中的扁担感慨万千。上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詹昌剑只身来到省城南昌,在抚河桥附近临街设摊,治牙镶牙,一干就是30年。改革开放后,一大批像詹昌剑一样的都昌口腔人奔赴全国各地,凭借高超的技艺和诚信的服务,让“都昌口腔”的民营经济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据统计,全国范围内都昌籍人士开设的口腔企业达三千余家,汇聚了十万余名口腔行业从业人员。 在抱团取暖中拔节提升 “我们不仅成立了协会,还引导会员企业加入商会组织。企业开展信息咨询、经贸交流、招才引智等更加便利,口腔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谈到抱团发展的好处,京津冀都昌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都昌口腔协会会长、县政协委员詹先富感触颇深。小口腔,大产业。当年,都昌口腔人带着手艺走向全国。如今,为实现抱团发展,都昌县坚持以地缘为基础、以乡情为纽带,建立示范带动、平台搭建、产业聚合“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创新政企协会常态化沟通新模式,在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中持续发力。2021年3月,总投资2.2亿元的都昌县芙蓉山工业园口腔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众多口腔企业纷纷入驻;2023年4月,中国牙都·都昌口腔产业首届“三合一”大会开幕,都昌CADC口腔产业发展联盟成立。202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都昌县口腔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发挥资源优势,打造“中国牙都”品牌,明确产业发展、科创优惠、人才引进等多项具体措施。在县委统战部的助推下,上海、深圳、珠海、杭州等都昌外埠商会主动对接,口腔行业企业家们纷纷融入,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新格局。 在同心共育中开花结果 在科技创新、技术革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具有都昌特色的口腔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成为了都昌口腔产业发展壮大的一大难题。都昌县坚持以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商(协)会人士及党外专家学者积极献计献策。2024年全市两会期间,都昌口腔健康产业作为重要政协议题被提出并进行深入讨论。一个个金点子,推动众牙联口腔产业互联网平台正式启动、“2024中国牙都·中部国际口腔博览会”成功召开,“中国牙都”品牌不断唱响,一批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覆盖领域广的优质口腔产业相继落地,助力都昌县打造口腔产业链链式经济新高地。 从“跑乡郎中”到“产业标杆”,都昌口腔产业的崛起证明了,在最传统的领域,草根创业者也能通过市场化机制、组织化转型和技术化革新,开辟出新质生产力赛道;在最普通的行业,民营经济“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能够催生出“万家灯火”的规模效应。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这支从鄱阳湖畔走出的“口腔铁军”,正以民营经济特有的韧性,“众人拾柴”的统战智慧,咬定“中国牙都”目标,在健康中国建设的蓝图中刻下更深印记。来源:都昌县委统战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