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还是几年前的事,我打算在老屋的宅基地上重新排布基础,便请了一些零工来帮忙。按照当地的习惯,给做工的师傅们发香烟是必不可少的,这既是一种礼节,也是对他们辛苦劳作的一种小小犒劳。于是,我便琢磨着该去买些香烟。
我村子比较大,买东西的去处可多。村脑上原大队部有一家小店,那是我的邻居,同时也是我族下的姐姐开的。平日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想着都是自家亲戚,照顾一下她的生意也是应该的,我便径直朝那家小店走去。
走进店里,熟悉的货架陈列依旧,各种商品摆放得还算整齐。我说明来意,要了几包平日里大家常抽的散烟。族姐夫一边应和着,一边从货架上拿下香烟递给我。我接过烟,像往常一样准备付钱。然而,当我看到他报出的价格时,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这价格明显比其他店的市场价每包多出了5角钱。
我心里顿时明白,这是在抬价。当时,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些失望,也有些无奈。毕竟是亲戚,低头不见抬头见,为了这几块钱当场理论,似乎有些伤和气。可这多出来的价格,又让我觉得不太舒服,这种被“宰”的感觉着实不好受。犹豫片刻,我终究还是没说什么,默默付了钱。
走出店门,手里攥着香烟,心情却格外沉重。我回头望了望那小店,心中暗自决定,以后再也不会光顾这家店了。这件事虽小,却如同一根刺,扎在了我心里,让我对这位族姐夫,对这家小店,都多了几分疏远。从那以后,每次路过那家店,我都会想起这件事,心中难免泛起一丝感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时候就这么脆弱,可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利益,便出现了难以修复的裂痕。
诗曰:曾于旧里整基忙,为顾亲缘购货偿。几包香烟添价码,十分诚意化冰霜。出门心冷情丝断,回首缘疏意韵凉。本是同根期互助,奈何利欲掩温良。(乡土拾贝 枣香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