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34阅读
  • 1回复

都昌县“非凡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局)专场举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3052
积分
858362
贡献值
23730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3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11-02

    10月31日上午,我县举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非凡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局专场),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江贵明作主发布。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扛稳农业大县、粮油大县的责任担当,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砥砺前行,全面铺展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这十年,我们全力以赴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呈现了提质增效的新气象。      
    一是全面夯实农业基础。十年来,建成高标准农田30.59万亩,多次荣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先进县。农机总动力发展到67.6万千瓦,全县机耕面积10.04万公顷,机播面积6.25万公顷,机收面积7.631万公顷,综合机械化水平75.19%。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加强,如今“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不下地、栽秧不弯腰”的顺口溜已成为我县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

    二是咬定粮食安全不放松。坚决扛稳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责任,全面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守住耕地红线,防止耕地非粮化。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76.69万亩,产量预计5.3亿斤。早稻生产面积26.405万亩,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计划,工作得到了省厅大力表扬。2021年,再生稻再生季实割测产,平均亩产462.7公斤,再创全省纪录。2022年春收油菜面积30.16万亩,油菜籽总产量3.69万吨。全县粮仓总容量8.3万吨,存储各级各类储备粮2.1万吨。我县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三是因势利导推进农产品生产。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市级21个,实现市级产业园乡镇全覆盖。我县创建省级红薯绿色示范高质高效示范县,徐埠镇入选全国2022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狮山乡长垅村被定为第一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22年三季度生猪出栏16.27万头,肉牛3797头,肉羊1462头,同比均增长20%以上;渔业总产量 8.68万吨,产值11.29亿元。小龙虾养殖面积13.6万亩,产量和面积多年位居全省第一,荣获“江西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称号。我县荣获“国家级渔业健康示范县”、“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等称号。茶叶面积3.9万亩,产值3.5亿元,荣获五星金奖等各类金奖47项。

    四是绷紧农产品质量安全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做细做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技术,化肥利用率达到43%,农药42.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废旧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0%,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3%。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建立1个国家级、8个省级、1个市级、1个县级耕地质量监测点,安全利用率100%。全县成功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109个,创建24.7万亩水稻、21.9万亩油菜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和2个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2018年荣获“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201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被评为全省综合先进第一名。扎实推进种植业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国家和省、市专家充分肯定了我县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的“都昌经验”。
    这十年,我们全心全意推进农村城镇化,农村突显了宜居宜业的新面貌。    
    一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等农民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硬化了村内道路,整修了村民房舍,建设了文化体育活动设施,清理了池塘港堰,修缮了排水系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从根本上改变了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全县完成2941个自然村,全县村庄的新农村建设覆盖率96%以上。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秀美乡村24个,建设了S214美丽宜居示范带。全面提升集镇功能、品质、管理水平,加快推进了北山乡、多宝乡等8个集镇的提升改造工作。

    二是全面整治人居环境。高质量推进“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建设,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全域覆盖,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管控,治理率23.5%;“厕所革命”稳步推进;建成134个污水处理设备终端,92个建制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三是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持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承包地确权51.9万亩,完成率100%。发证承包农户12.7万户,占家庭承包户数的98%。2017年在全市率先完成确权成果数据库审核移交,我县被评为全省土地确权工作先进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全县304个村庄进行了股份合作制改革。中馆镇银宝村不断健全资源利用经济、光伏经济、物业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经营模式,创造了我县“两个之首”:首个年经营性收入突破“百万元”、首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股东分红。人民日报、江西改革公众号、中国九江网报道了《都昌县以创新引领助推村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的好做法。

    这十年,我们全始全终推进农民职业化,农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一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大力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试点工作,试点以来,累计发放“财政惠农信贷通”融资贷款9.1亿元,受益经营主体4738户。2012年以来,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亿元。2017年以来,下达产业帮扶资金2.89亿元。近两年,发放企业纾困解难资金112万元,惠及经营主体21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4亿元、稻谷补贴资金2015万元、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064万元。
    二是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3500人。抓实抓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建设,培育“一村一名大学生”1114名。刘庚元荣获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训百名优秀学员,尹小华荣获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训百名保供先锋荣誉称号。不断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以上农业企业发展到67家,2022年销售额预计120亿元,是2012年的4.3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64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1家。家庭农场发展到547家,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4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2家。2019年都昌县金稻家庭农场作为我省唯一推荐对象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三是保障转产渔民生计。渔民社保实现了“应保尽保”,渔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作用,有效保障退捕渔民基本生计,千方百计拓宽退捕渔民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印发了《都昌县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奖补实施细则》,2021年退捕渔民奖补项目442个,奖补资金543.816万元。发放退捕渔民外地务工交通补助资金181万元,发放退捕渔民信用贷款140万元,向就业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开发近360个公益性岗位,确保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来源:都昌县融媒体中心 张龙正 占衎彧
1条评分积分+1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2-11-02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35785
积分
40687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8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11-02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