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阅读
  • 0回复

[文艺活动]【投票7】珠贝城的历史与未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812
积分
395709
贡献值
2839
都币
0
在线时长: 652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1
【投票7】珠贝城的历史与未来




我们人类与珍珠的缘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在海边觅食时,就发现了具有彩色晕光的洁白珍珠,并被它的晶莹瑰丽所吸引,天上的星星闪烁在夜幕上,人间的珍珠点缀在了我们身边。
珍珠的寓意充满了神秘色彩而且它浑然天成,从蚌里拿出来时就那么的光滑、那么的圆润、那么的美丽动人,没有经过任何人工修饰,让第一眼看到的人都把它看作是上天赐的宝物。珍珠是美丽的装饰物,妆点着丽人的面庞、服饰。
最近有部电视剧里的妆容很热门,那就是《清平乐》里的珍珠妆,剧中的妃子和公主用珍珠在脸上装饰,从太阳穴到下颚,数颗珍珠连排,形成长长的珍珠装饰。额头、面颊、嘴角也不能落下,都要贴上珍珠花钿。这可不是杜撰,而是宋代的后宫中确有其事,妃子们喜爱珍珠,“南熏殿旧藏”的帝后画像中有宋徽宗郑皇后像,头上的凤冠满饰珍珠,两颊和额头也以珍珠为妆,清雅华贵。
既然历史上我们就与珍珠结下了不解之缘,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个美丽的装饰,它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关于珍珠的成语:珠联璧合、翠围珠绕、字字珠玑、珠圆玉润、米珠薪桂、贝阙珠宫、明珠暗投、沧海遗珠等。所谓的远古稀世两珍宝“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其中一件就是珍珠。《吕氏春秋》中也用“隋珠弹雀”比喻大材小用,可见隋侯之珠在古代流传甚广。。中国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人们对她有着瑰丽的想象和无限的遐思,在这样的想象中,她的出生也与珍珠有关 “尝母浴帛于溪,明珠射体而孕”,两千多年来,美丽的西施化作了珍珠的化身。
这样美丽昂贵的珍珠,自然少不了与之而来的贸易,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上,珍珠也一直都有一席之地。
战国时期,合浦的珍珠采集业就很兴盛,“适秦开疆百越,尉屠睢采南海之珠以献”, 尉屠睢是当时攻下南越的秦军将领,珍珠是他攻下合浦后对秦始皇的回馈,
到了西汉,合浦就已经以珍珠富产闻名,中国向西方出口丝绸的同时就已经是珍珠出口的重要国家。到唐代,珍珠采集已经作为赋税被国家征收。
而宋代无论朝廷还是民间,使用珍珠制作首饰的风气很浓。不仅在容州(今广西容县)、海门镇仍设采珠场,还将采珠作业扩大到了福建。公元962 年宋太祖开始下诏采珠,南珠正式作为贵重物品定期向朝廷进贡。民间的珍珠贸易也很兴盛,南宋《武林旧事》记录了都城杭州交易珍珠动辄“数万”的情形,以及临街商铺和专门的首饰行制作珍珠一类装饰品的繁荣市景。
元代的金玉局下面专门设有“管领珠子民匠官”,掌管“采捞蛤珠”即天然珍珠一类。
明代则是中国历史上采珠最盛的一个时期。 明代使用珍珠风气之盛,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 万历皇帝及其后妃的黄金镶宝石珍珠龙凤冠可见一斑,仅一顶龙凤冠上就需镶嵌珍珠3500—5000颗 不等,用于其他装饰的珍珠数量也很可观。
到了我们的现代,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出访非洲时,赠送给当地一套珍珠礼盒,于是珍珠作为高档礼品更广泛地进入了公众视线。
因此,现在摆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个任务:传承中国历史上的珍珠特色的同时,将贸易做大、做强,富及一方百姓。让美丽优雅的珍珠变成百姓们创业致富的“摇钱树”
于是,这样的任务交到了鄱湖国际珠贝城手上,学习先人历史、发扬本地特色,结合高新科学技术,不断做足珠贝全产业链文章,到目前已然成效斐然。我们的家乡素有“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的美誉。有据可循,都昌依靠鄱阳湖资源的天然优势,是中国最早养殖淡水珍珠的两个地方之一,是目前唯一能大规模养殖大规格淡水圆珠的地方,其用珠贝加工成工艺品与装饰材料不仅具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且拥有目前世界80%珠贝产品的市场份额。
然而面对如今瞬息万变的局势和复杂的商业形势,珠贝城必然遭遇了严峻挑战。于是,如何顺势而为,为都昌做好珠贝产业发挥积极作用,成了它要解决的严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江西鄱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同时分阶段实施开发建设淡水珍珠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珠贝文化主题公园、珠贝珠宝科研培训、珠贝网络运营等项目,这就包涵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产品制造的“6+1”全产业链。这些富有创意和创新的做法,正是努力强化都昌经济增长极的社会影响力和为都昌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效益的体现。
珠贝城是我们家乡的特色产业,这对鄱阳湖生态经济有着重要帮助,与每一位家乡个体都息息相关,我们需要携起手来,为打造一个美丽、繁荣、有着文化底蕴的都昌做出自己的贡献!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