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5阅读
  • 5回复

[其他文体]鄱阳湖文学背影(隋唐篇   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330
积分
171091
贡献值
386
都币
2
在线时长: 536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芗溪乡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4-12


   吴武陵, 唐代散文家、诗人。他原本被后世称作信州人,其实是天的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人。由于在时贵溪建县,属信州府管辖,府治在今天的上饶,所以是信州人的。
   唐元和二年高中进士,拜翰林学士。第二年,因得罪李吉甫,被流放到了永州,与同时贬为永州司马的柳宗元在那里相遇两人见面之后,同病相怜,意气相投,每日里除了互相酬和论文之外,就是两个人在一起同游永州的山水,沉浸其中,自得其乐元和七年,吴武陵遇赦北还,柳宗元不在赦归之列,从此,两个人便分开来了,但他们在永相聚时间,已然是长达四年之久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私交甚密。自从吴武陵北归长安后,主持北边盐务,后由太和初年任太学博士出任韶州刺史,后遭权贵构陷,贬为潘州司户参军。吴武陵为人强悍霸道,精通文史,能诗工文。文章才气壮健,颇有西汉之风,深为柳宗元、杨凭等人所称道与赞赏。他的代表作有《遗吴元济书》、《遗孟简书》等。
   元和初年,吴武陵刚刚考中进士的时候,淮西的吴少阳听说了他的才华,便派门客郑平邀请他,想以宾客友人之礼待之,但吴武陵完全不做回应。长庆初年,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分管财政开支,上表由吴武陵主持北边盐务。后来,窦易直觉得吴武陵的工作不称职,便削减了他的待遇。后来,吴武陵遇上到窦易直上表奏,请设置和籴贮备使一职,要选择郎中来担任。吴武陵就进谏说,“如今边疆都是沃土,却长满了杂木,父母妻子都没办法来养活。我之前在北方,掌管米价为四十,库里没办法有超过一个月的存粮,都是先从商人那里拿米来,然后再请求按帐目回京都去拿钱。如果有贼寇逼城,不到三十天,城里的人就会饿死,还到哪里要钱,还谈什么官府出资向百姓购买粮食?天下得不到治理,就是苦于该管的部门没有权力。管铁矿、财政开支,一个户部的官员就可以办理,如今把事情分成三块,官吏上万人,财赋一天比一天减缩。西北边院的官员,皆是御史、员外郎来担任。如果开始命令他们时是可信的,现在又增派使官来管理他们的工作,那就是说御史、员外做事虽久,反而是不可信了。现在再过十天或一个月,又会认为郎中的作为不可信。再等一个季度、一年,您的所为,也又不可信了。上下互相妨碍,一国之内互相怀疑,谁是可信的人呢?况且派一个使官,打杂随从就有近百人,督责、传呼,沿路数千里都不得安宁。如果真的要想边境富足、殷实,只要招募些游手好闲的人,迁移罪人,一起发往沃土,哪里一定要增加使官和吏员呢?”窦易直偏不采纳吴武陵的意见。很久之后,吴武陵入朝担任太学博士。大和初年,礼部侍郎崔郾去东都考录进士,公卿都在长乐为他饯行,吴武陵最后一个到那里。他对崔郾说:“君现在为天子搜求奇材,我大胆地提供我的帮助。”于是拿出袖中写好字的搢笏,给崔郾读了,原来是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文辞既警拔又刚劲,而加上吴武陵的声音,吐字时既宏亮又流畅,坐上的客人都大为惊叹。吴武陵请求崔郾道,“杜牧正在你处应试,请给他第一名。”崔郾婉拒说已经有了人选。吴武陵就一直问,连续问了五遍还不罢休,崔郾都也没有答应,吴武陵就勃然怒道:“不这样的话,你就把杜牧的赋还给我吧。”崔郾说:“就按你说的来。”于是杜牧果然获得了很好的名次。当年,吴武陵回到北边候,得到宰相裴度的器重。吴武陵便常常跟裴度提起柳宗元无子的事,劝裴度说:“西部平原的蛮人还没有扫平,柳州与贼人的势力范围相互交错,应该起用武将来代替柳宗元,让他得以优游江湖。”希望将柳宗元从边地调回,改变一下他的境遇,可谁知正当事情稍有眉目时,还没来得及等宰相裴度采用吴武陵的意见,柳宗元就先期病死在柳州了,这件事,就成为了吴武陵心中的事。他在给工部侍郎孟简的信中说:古称一世三十年,子厚之斥十二年,殆半世矣。霆砰电射,天怒也,不能终朝。圣人在上,安有毕世而怒人臣邪?且程、刘二韩皆已拔拭,或处大州剧职,独子厚与猿鸟为伍,诚恐雾露所婴,则柳氏无后矣”。
   长庆年间,李渤出任桂管观察使,表奏名儒吴武陵为副使。又一次,李渤在球场设宴,正在喝到高兴时,吴武陵忽然听到一些妇女聚在看棚上观望觉得这是耻辱,非常生气,心里着要报复一下。于是,他爬上高台盘坐,提起衣裙尿尿。李渤喝了酒,看到这种情况就非常愤怒。当下就命令卫士把吴武陵推到衙门前去斩首。当时有一个衙门校官叫水兰,想这样做不好,很巧妙地阻止了这件事,派了许多保护吴武陵。李渤大醉,人们搀扶他回去睡觉一直睡到天亮才醒。这时,就听到家里的人聚在一起哭得很伤心,他就惊奇地询问原因。家里人对他:"昨晚听到球场喧闹,又听说你命令衙司斩吴副使,不知道什么原因,都怕闯出祸来,所以才这么哭李渤非常惊慌,立即命人前去衙门打听。水兰把夜里的情况都做了说明:昨晚虽是奉了严命,但没敢那么做,现在副使还睡在衙院里,没有受苦。李渤这才放了心。第二天,李渤早早地纠来到衙院,很谦虚地跟吴武陵说了自己的过错,然后分宾主落座,都互相自责,两个人便更加互相尊敬起来。由于当时还没有监军,李渤就上奏请求让水兰任宜州州长,以此来答谢水兰。
   由以上的事例不难看出,吴武陵虽然有才华,但性情太过强悍暴烈。他曾经做过容州部内刺史,犯下不该犯的错误又一次,皇帝的使者命令广州的幕吏逮捕他,恰好那个幕吏正当年青,自负是科举出身,一点也不卖吴武陵的帐武陵感到非常生气在路边佛堂里题了一首这样的雀儿来逐飓风高,下视鹰鹯意气豪。自谓能生千里翼,黄昏依旧入蓬蒿”。
   吴武陵生前著有《吴武陵书》《吴武陵诗》各一卷,《十三代史驳议》二十卷,今已散佚。《全唐文》存其文章7篇;《全唐诗》存其诗作2首,《全唐诗补编》补存了他的诗1首。
   熊孺登,钟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进贤县人。唐元和年间荣登进士及第,任四川藩镇从事,曾经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友善交好,并且在平时的往来中,时不时地以诗歌来互为赠答,从而站在另一个则面来说,那些互为赠答的诗作,就很好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那种深后的情谊。记得白居易在《洪州逢熊孺登》中是这样说的:“靖安院里辛夷下,醉笑狂吟气最粗。莫问别来多少苦,低头看取白髭须。”从诗中的靖安、辛夷、醉笑、狂吟、气粗、莫问、苦、白髭须等,足以看出白乐天跟熊孺登之间的感情,已经到了心心相映,表里相济的程度。
而刘禹锡则在《送湘阳熊判官孺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中是这样对熊孺登说的,“射策志未就,从事岁云除。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弘书。忽见夏木深,怅然忆吾庐。复持州民刺,归谒专城居。……绮筵陪一笑,兰室袭馀芳。风水忽异势,江湖遂相忘。因君倘借问,为话老沧浪从诗中的“箧留马卿赋,袖有刘弘书”来看,这位号称为“诗豪”的刘大人,应该是跟熊孺登相互知根知底的好朋友了。
   熊孺登一生勤于创作,写了很多不错的诗作,但传于后世者,仅存其诗集一卷,而集中收入的赠答应酬之作比较多,佳句可不少,很是能令人心动。例如:“寂寞竹窗闲不闭,夜深影斜到窗前”,“江流如箭月如弓,行尽三湘数夜中”……这些琳琅满目的绝色佳句,让人觉得写来感情真挚,读来令人动容,这在当时,应该是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嘉言锦句。
   陈陶,鄱阳剑浦人自号三教布衣。陈陶少年时便游学帝都长安,精于观察天文历象,工诗,但他的诗风却是以平淡见长,却少了一种跌宕的意趣早年间,陈陶原是一位志远心旷,颇负壮怀的青年,后因屡举进士不第,遂干脆隐居乡野不仕,不求闻达,情纵在天下的名山胜水之间,自称三教之中的布衣之士。公元853年左右,他因为躲缤纷的战火而进入洪州,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市的西山隐居,学神仙咽气有得,出入无间。
   咸通中时严尚书宇牧豫章,慕其清操,尝备斋供,俯就山中,挥谈终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时候,宇任江西节度使他很是欣赏陈陶这个人才,非常仰慕他的操守,就经常带些吃的东西进山来去找陈陶谈天说地,把酒论文他们每坐下起天来,动就往往是要占用陈陶一整天的时间,这样的日子久了,宇就跟陈陶说,要带一位名字叫做莲的妓去进山来护陈陶但是,陈每次都是微地望着严宇,并应严宇说送莲花来的事
   有一次,严宇又进山找陈陶来了,并且,这次他还真的把那个叫做莲花的妓女给陈陶带他身边来了……
接下来,令严宇没想到的是,几天之后,那个叫做莲花的妓女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交到了陈涛的手上说,她要求离开陈陶,回到洪州城里去。莲花的求去诗是这样写的:“莲花为号玉为腮,珍重尚书送妾来。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
   “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这两句诗,源自陈抟老祖的“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诗中的处士指没有出仕的士人。巫峡梦源自于宋玉的《高唐赋》中的一个典故。宋玉曾经陪楚襄王游云梦,眺望高唐,楚襄王见高唐之上的云气变化万千,便向宋玉问其中的原因。宋玉回答襄王说,那是朝云。昔日先王来游高唐,夜梦神女来自荐枕席。神女临去辞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因此,后世便以巫山、云雨、阳台等来暗喻男欢女爱之事。由此可见,莲花亦是一个经纶满腹的饱读诗书的人间奇女子,风尘中的才女。
   解读莲花的这首诗,莲花是这样说的,我的名字是用莲花来取的,我的脸颊是用美玉来做的,我这个人是尚书大人亲自给你送过来的,有谁能够想得到陈陶竟然是坚决不贪恋女色,这哪怕是巫山神女亲自下凡来了,我看这也是徒劳的。妓女莲花的内心里已是充满了对陈涛的赞誉。陈陶在读了莲花的求去诗之后,立马也写了一首赠诗给莲花,陈陶在诗中说:“近来诗思清于水,老去风情薄似云。已向升天得门户,锦衾深愧卓文君。”
   后来,洪州节度使严宇在见到了陈陶和莲花俩人互赠的诗作后,益发地欣赏陈陶的忠义、坚贞、节气。
   陈陶一直隐居在西山之中,不知所终。听闻说,陈陶的金骨已坚,戒行通体,夜必鹤氅,焚香巨石上,鸣金步虚,礼星月,少寐。所止茅屋,风雷汹汹不绝。忽一日不见,惟鼎灶杵臼依然。开宝间,有樵者入深谷,犹见无恙。后不知所终。陶工赋诗,无一点尘气。于晚唐诸人中,最得平淡,得要非时流所能企及者。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存世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陈陶在漫游浙江、福建、广东时,曾路过今天的闽东地区,并留下了《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陈陶是这样写的:乱山沧海曲,中有横阳道。束马过铜梁,苕华坐堪老。鸠鸣高崖裂,熊斗深树倒。绝壑无坤维,重林失苍昊。跻攀寡俦侣,扶接念舆皂。俯仰栗嵌空,无因掇灵草。梯穷闻戍鼓,魂续赖丘祷。敞豁天地归,萦纡村落好。悠悠思蒋径,扰扰愧商皓。驰想永嘉侯,应伤此怀抱。
   在唐代,从福州前往京城长安的行走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直线,即由福州出发,经南平、崇安,越武夷山,进入鄱阳湖流域,顺江而下入鄱阳湖,出湖口到达浔阳江,然后逆水上溯至汉口,再沿汉水直上,由商州越秦岭抵长安。一条是曲线,即由福州出发,经南平、浦城,越过仙霞岭,进入浙江的江山,一路直下杭州,然后经江南河,北上渡长江,由山阳渎转淮河、汴河,经开封、洛阳,到达长安。如今,有了陈陶《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诗作证,我们可以大胆地这么认为,从福州前往唐都长安,其实还有第三条”可以行走路线,即经连江、宁德、福安白马港晚唐时也叫做黄崎港霞浦杨家溪、福鼎分水关一带,而通浙江平阳、温州、乐清,,这条路便可以称作那一时期里的第三条通往长安的通道,是一条真正的唐诗之路了。
   来鹏、来鹄俩兄弟,是豫章南昌人。他们俩是鄱阳湖流域走出来的第一个以家族兄弟为文学方阵而走到鄱阳湖地域文学前台来的文学方阵的代表。
   来鹏、来鹄的家,是居住在南市内东湖徐孺子亭边由于来氏家贫,所以他们自称乡校小臣兄弟俩愈、宗元为文,大中咸通间,才名籍甚。他们每次参加科考试落第。乾符五年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爱惜来鹏的便将来鹏召入幕府,欲纳为婿,后来事情并没有办成等到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战乱,便荆襄一带去了曾作过一首七律《寒食山馆书情》的诗作:“独把一杯山馆中,每经时节恨飘蓬。侵阶草色连朝雨,满地梨花昨夜风。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分明记得还家梦,徐孺宅前湖水东以遣当时路途上羁旅愁怀,一度被民间传为佳作。后南归,中和中客死扬州。诗思清丽,然怀才不遇,辗转飘泊,故其诗多写羁旅之思、落魄之感,间有愤世嫉俗之作触及社会现实,反映民间疾苦,富有人民性。《全唐诗》存其诗二十九首。诗集一卷,今已散佚
   来鹄,是来鹏的弟弟。少有大志,晚唐时期的散文家。《全唐诗》将来鹏来鹄误做一人,这是错误的。据《南昌府志》记载,“来鹄,南昌人,鹏之昆弟也。”足以说明来鹏、来鹄是亲兄弟两个。来鹏善作诗歌,来鹄擅长散文,兄弟俩人都是晚唐颇有名气的文学家。后世不慎将他们兄弟俩的作品错置了,现在已经是很辨别出其中的哪一篇到底是谁的作品了。
   来鹄不仅好文,他还广学权谋机变之术,得鬼谷子真传,他不仅善于做文,而且还善于从政,有汉代名臣张良,张子房的遗风。咸通年间,举进士不第的来鹄,先是随其兄入韦保衡幕中,由于总是不纳其言,他便转投田令孜,认为主公。其实,来鹄的思根本就不在田令孜的身上,而是就已经飞到王身边去了。故唐僖宗来鹄入京时,来鹄是招之即应。乾符元年三月,唐僖宗拜其为帝师,后封豫章国公,食邑千户。来鹄亡故以后,皇帝依谥法,经纬天地曰文,虑国忘家曰忠。来公有经天纬地之才,归帝后鞠躬尽瘁,助帝平定中原,开疆拓土,故文忠义勇之士,因此唐僖宗特敕封“文忠”为来鹄的号
   来鹄的成就,主要来自于散文方面。他的文章。文辞简练,笔调雄健,敢于论列时政,指陈得失,寓意讥讪,多为发自内心的“不平之鸣”。可惜,他的文章大多散佚,现在所能见到了也只有《儒义说》《钟由不得配祀说》《鍼子云时说》《隋对女乐论》等,在《全唐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来评论来鹄的文学成就:自大中,咸通之后,每岁试春官者千余人,期间章句有闻,台台不绝。如,何植、李枚、皇甫松、李儒犀、梁望、毛涛、贝㾋、来鹄、贾随以文章著美;温庭钧……等以词赋标名……可见,来鹄在晚唐的文坛上,是当时人们瞩目的一位散文家。
   任涛筠州人,也就是天的江西上高县六口村人唐代诗人。他年就擅章句之名。僖宗乾符中期,曾经数次应举,参加朝廷的鸿儒科考试,可是每次都功败垂成
   一日,常侍李骘廉察江西因其素闻任涛响当当的诗名,便叫人去找任涛的作来读,当李读到露搏沙鹤起,人卧钓船流”一当即大加赏叹,并说,任涛奇才也,何故不成名?会当荐之。特与免乡里杂役,且令邑宰加以优礼。时乡俗啧有烦言,邑宰告之李鸷,
   李鸷说,还有谁援例来攀扯任涛的话就立下规矩来,“江西境内,凡为诗得及涛者,即与免役。”可惜的是好人命不长,不几年,任涛竟然就亡故了
   任涛与同时期的郑谷、喻坦之等人并芳林十哲"也称做咸通十哲有诗集《唐才子传》一部传世。
   许和子又名许合子,原是吉州永新县的民间歌手,家世代都是乐工。开元末年,许和子被选入宫,入教坊宜春院为内人,后改名永新”,是晚唐时期的一位歌唱家。许和子不仅年轻貌美,而且声音甜润,善于表达歌曲的思想和意境,还能变古调为新声,可以和历史上的著名歌手韩娥、李延年齐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歌唱家。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文学艺术灿烂辉煌的时期。当时的吉州虽处于南方,但境内因有赣江这条交通大动脉,文化教育相当发达,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呈现出繁花竞放的局面。
安史之乱爆发,致使洛阳、长安这东西两京相继陷落,大唐王朝呈现出一种六宫星散的状态。作为一歌唱家,许和子同广大一起,饱战乱的苦痛和各种难。在逃难的路上,遇到了一位文人,之后,两个人就结合在一起,夫妻俩曾流寓到了广陵,也就是天的江苏扬州市那一带。令人可叹的是,这位与她同患难的丈夫,却在不久之后便因病去了,这让与养母两个人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好在,她没有忘记用歌来给苦难中的民以慰藉,同时,也给自己以内心的慰藉
   据传,唐天宝十二年中秋节晚,秋高气爽,明月悬空,长安街上一片银光。本是千家万户赏月,怎么却是万人空巷、百虫禁声呢?百姓都到哪儿去了?原来中秋节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唐玄宗降旨在勤政楼举行庆典宴会,命百伎献艺助兴,与民同乐,百姓们听到消息,都到勤政楼前看戏去了。
   原本庄严肃穆的勤政楼,霎时间,人山人海,声鼎沸,秩序一片混乱。新任右相杨国忠下令卫士整顿纪律居然无济于事。唐玄宗心里很不高兴,便想罢宴离去。这时,中官高力士连忙向玄宗跪奏:皇上,召永新娘子出来唱一曲,压压台吧?
   这位永新娘子是谁?她就是许和子。许和子天生丽质,聪慧伶俐,永新山水风物的浸染,家庭的艺术熏陶,使她从小就练出了一副金嗓子自从她被选入宫后,唐玄宗常招乐师李谟为她吹玉笛伴奏,她高歌一曲,整个长安都能听,一曲歌罢,笛管都裂了。她唱歌不仅音色美,且富有情感,感染力强,唐玄宗常夸:此女歌值千金
   唐玄宗下旨不久,许和子便在千万观众的日光中,举步提袂,丽质焕,款款走上勤政楼来了。她站在那里开口一唱,庄重典雅的宫廷歌调,融汇了生动活泼的江南民歌音律,悠扬婉转,清脆宏亮,如鸟鸣于清寂的森林,似泉响在幽静的山涧,真的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喧哗嘈杂的勤政楼前顿时安静了下来,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天籁之中。
   许和子一歌唱罢,欢声雷动,皇上和百姓久久沉醉在袅袅余音中。唐玄宗龙颜大悦,百姓激动不已。从此,永新善歌之名,更加著称朝野,传遍九州四海。
安史之乱平息后,许和子与养母回到长安。昔日辉煌的盛唐气象不见了,到处是战争的创伤。面对这一切,许和子黯然伤神就这样,郁郁不欢许和子便含恨离开了人间。
   人民是不会忘记自己的艺术家的。据唐人冯诩子编撰的《桂苑丛谈》记载,后人为了纪念许和子这位杰出的女歌唱家,曾把她唱的歌曲编为国乐曲,取名为《永新妇》。
   陶玉与霍仲初,是我国历史上中华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人物。
   据有关的史料记载,唐高祖武德年间,昌南镇瓷业生产已经有了较大较好的发展,当地出了两个有名的制瓷高手,一个人的名字陶玉,一个人的名字叫霍仲初。
   据《浮梁县志》记载,唐武德期间,也就是公元的618626年间,昌南镇钟秀里人陶玉自己所烧制的瓷器运关中唐代京都长安街上去由于他的瓷器特色是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质量非常好,卖出去的瓷器就被人称作“陶窑”了。“陶窑”不仅为市场购买者所钟爱,而且惊动皇宫大内里面的人引起了朝廷的关注。于是,就有人建议朝廷诏命陶玉来烧制瓷器作为地方贡品,给皇宫大内作为皇家御用之物。再加上“陶窑”的瓷器本身秀美如玉,被假玉器”之故从而深得朝野上下人等的喜爱,因此,昌南镇的“陶窑”器便就此天下了,昌南镇也从此天下,路人皆知了。
   霍仲初也是昌南镇的东山里人,他所烧制的瓷器霍窑,瓷器的特点是"色亦素,土墡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唐武德四年,皇帝下诏书,也诏命他制造瓷器进御皇宫,进贡朝廷由于这两个制瓷能手技艺高超,他们不仅为自己创下了辉煌的陶瓷事业,而且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地区所产瓷器的声望。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过一篇《代人进瓷器状》的文章他这“代”之人就是当时的饶州刺史元崔,进贡的瓷器当然就是景德镇所产“陶窑”“霍窑”了
   元崔是景德镇当地人,唐朝时任饶州刺史,景德镇名叫昌南镇(又名陶阳镇,其时,隶属饶州府管辖。有一年,元崔做了一批上好瓷器进贡朝廷,他就特地委托当时的大文学家柳宗元代他做了一篇《进瓷器状》,中提到瓷器艺精埏埴,制合规模。禀至德之陶蒸,自无苦窳;合大和以融结,克保坚贞。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铏之德。器惭胡琏,贡异砮丹,既尚质而为先,亦当无而有用”。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唐代时景德镇地区的瓷器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因为其一中称所制瓷器质量非常好,声色俱佳其二可作进奉皇帝的贡品,因为质量不好是不能作为贡品的。就这样,景德镇的瓷器终于成为全国瓷器中的翘楚,应该说,这与唐陶玉、霍仲初两人的聪明才智和发明创造分不开的。
   杨筠松唐代窦州人,中国古代著名风水宗师。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为唐朝著名地理风水学家。
   杨筠松幼年聪颖过人,饱读诗书,十七岁便登科及第。广明中由于黄巢造反,攻京城,筠松便无奈地弃官离京出走,先入昆仑山隐居,后来又虔州,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江西赣州高深的地理术行民间称其为救贫先生
   杨筠松在虔州期间,偶于崇贤里黄禅寺到了曾文辿。其时,幼习诗书的曾文辿,已经可说是熟读了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的经史典籍,尤其是以《黄帝内经》为主的诸般名经典籍,隐居在黄龙寺内。曾文辿在跟杨筠松的唔谈中,被杨筠松非凡的风水学识所吸引对杨筠松甚是仰慕,当下就筠松为师,朝夕跟随在他的身侧,竭尽弟子之礼,终于成为杨筠松第一个高徒。
   杨筠松风水理论,主要体现人与自然和平相处思想基础之上,在堪舆学理论上,他力主峦头形势为上,强调因地制宜、因龙择主张抛弃方位本身既有吉凶的信条,因地制宜,因形选择,观察来龙去脉,追求优美意境,特别是要看重分析地表、地势、地物、地气、土壤以及行走的方向,尽可能使基位于山灵水秀之处,逐渐演化发展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水形法理论——“峦头之法
   历史是最好的证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筠松的风水学不仅是一门专门业的学问,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几千年来的风水实践过程中,建筑是体现风水文化的重要载体,许多牌楼、桥梁、庙宇、宗祠、住宅及坟墓以及皇宫、寝陵都烙有风水文化的痕迹在那里。
大量的事实证明筠松的风水术是中国堪舆学的主流和旗帜。堪舆文化传播大量的建筑实践,使筠松的风水学在无意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杨筠松一生著有撼龙经》《疑龙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龙脉经》《二十四山》《画夹图》《四大穴法》《立锥赋》《一粒粟》《拔砂图》《胎腹经》《望龙经》《十二杖法》《葬法倒杖》《金刚钻》《三十六龙》《天元乌兔经》等书给研究中国古代地理留下了大量详实的文字资料和物遗产。
   站在鄱阳湖上来反观唐代的鄱阳湖地域文化及其鄱阳湖地域的文学现象,由于我们手头上的资料的有限性,使得我们在还原鄱阳湖地域文学史的细节中,变得有些难以企及其真实的一面,但其结构的真实,却是可以让我们去追求的。个人认为,鄱阳湖地域文学结构的真实,是需要落实到构成历史链条上的那些基本单位上去的,融入到,比如那时候的文化个体、文学个体以及文化的群体、文学的群体、文学的时段、文学的范式等。在盛唐那样一个诗坛才俊辈出的年代,就全国而言,形成了以李白的风骚独胜,多个才子诗人群体交相辉映的壮丽繁荣局面,从而不仅诞生出了静逸明秀之美的山水田园诗人群体,也诞生出了清刚劲键之美的豪侠诗人群体,同时,还创造性地诞生出了以慷慨奇伟之美著称的边塞诗人群体。但是,纵观唐代鄱阳湖流域的诗坛上,如果缺少了像刘昚虚、綦毋潜、卢肇、王贞白、吴武陵熊孺登陈陶来鹏来鹄这些诗人的表演,鄱阳湖诗坛的气象肯定就会黯淡逊色得多。虽然刘昚虚他们不如李白那般的wei大,那是因为诗仙李白早已远远超越了盛唐这个wei大的时代,达到了无所不包的集大成者境界。而刘昚虚、綦毋潜他们的成绩,综合在一起就更加典型地代表了一个地域的文学成就。故而,当我们在有限的文学资料中去还原鄱阳湖流域的这些中小诗人的生活与创作情况时,是非常具有地域文学史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对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刘昚虚以及同时代的诗人生活与创作状况来做此番的论述,便是我们对于鄱阳湖地域文学探究做的基础性探索。
   通过对以上这些鄱阳湖地域文化人物的表述,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以上的这些人中,既有鄱阳湖人文历史人物的代表,也有像许和子一样的歌唱艺术家,像杨筠松他们那样的堪舆学家,还有像陶玉、霍仲初他们那样的陶瓷工艺美术大家、企业家们蕴含在其中,而更多的则是鄱阳湖流域在唐代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像刘昚虚、綦毋潜等诗人、文学家的代表人物。他们这些人足以代表盛唐一代,那一时期里的鄱阳湖文化的现状,而刘昚虚、綦毋潜等代表人物,是继陶渊明、谢灵运开创了鄱阳湖文学的第一次高峰之后,在鄱阳湖流域再度开创的鄱阳湖地域文学的又一个新高峰。

1条评分积分+100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20-04-12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330
积分
171091
贡献值
386
都币
2
在线时长: 536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芗溪乡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4-12
这些天的确是太累了,这个系列暂告一段落,待后从宋金再加以阐述。

发帖
134892
积分
10053342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295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4-12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8438
积分
455084
贡献值
731
都币
38
在线时长: 231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1-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04-13
  

发帖
1330
积分
171091
贡献值
386
都币
2
在线时长: 536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芗溪乡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0-04-13
回 鄱阳湖 的帖子
鄱阳湖: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20-04-12 20:44) 

谢谢加分鼓励!

发帖
1330
积分
171091
贡献值
386
都币
2
在线时长: 536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芗溪乡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4-13
回 家安 的帖子
家安:[表情]  [表情]  (2020-04-13 09:42) 

问好家安先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