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48阅读
  • 15回复

[民间文学]都昌杜云华聚义抗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790
积分
392076
贡献值
2827
都币
0
在线时长: 650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2
杜云华聚义抗元
田畈人

    杜云华何许人也,大家或许感到陌生,说到杜可用大家都知道,元初南康农民起义领袖。杜云华即杜可用的父亲,也是都昌杜姓的始祖。

  且说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江西南康军(今庐山市南康镇)有个读书人名叫杜云华,他是杜甫十六代裔孙。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入蜀,于四川成都西郭浣花溪建草堂定居,历四代,其曾孙杜昌华讳策,为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丙午科进士,即离蜀出任江西南康军知府,由是江西有了杜姓,杜策为江右(江西)杜氏始祖四百余年南宋时期,杜策的后代繁衍到杜云华这一辈,为江右杜氏第十三代人。
弃官迁都邑

  杜云华生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自小聪明,且有大志。有一次父亲问他,你长大之后做什么?杜云华答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
  父亲笑道:若可为,你又如何为之?云华答:从武若晋祖当阳侯元凯,从文效唐祖杜工部子美,文武兼备犹佳。
  杜云华少时接受的都是儒家思想教育,觉得人生就在于做好“忠于君王、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三件事
  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二十四岁的杜云华科考中进士,不久随才补受会昌(今赣州会昌县)县丞。本想在其位而谋其政,兢兢业业为国家效力,勤勤恳恳为老百姓办事,却想不到事与愿违,北方蒙古大军南下,不断对南宋进行骚扰,朝廷孱弱无能,国土沦丧,彻底击碎了他忠于职守、为官一任的初衷对朝廷完全失去信心,觉得这样下去必然要做亡国奴,于是,他决定弃官回家
  1233年冬月,杜云华携妻儿离开会昌县,回到老家南康,但他却没有在南康定居,而是急匆匆迁居到了一水之隔的都昌。南康与都昌隔湖相望,回南康不久,便乘船至都昌境内,察看地理、风水情况,看中了四十一都(左里镇)一块叫草垅头的地方这里地势平坦,北面是峰峦叠起的绵绵苏山,一条长长的白尾港九曲婉转,自西北向东南汇入鄱阳湖。杜云华即在此构建十栋房子,就在草垅头新庄定居下来。从这个时候开始,都昌有了杜姓,杜云华即为都昌杜姓的始祖。
  杜云华从南康搬迁到都昌定居,这件事颇为令人费解,当时南康军属于州府,而都昌是南康军下辖的一个县,为何离开州府而迁居一个偏僻之所,其实,他的意图并非求一家之福,而是另有大图。
  面对蒙元大兵压境,而南宋朝廷懦弱无能,以至山河破碎,杜云华感到痛心疾首。他心里时刻在思谋保宋抗元、救国救民之策。若要抗元保家,就必须要唤起民众,建立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力量。都昌左蠡地处鄱阳湖之滨,三面环水,北靠连绵苏山,为用兵之地,这才选择在左蠡草垅头定居,以图大事
  左蠡有两个深孚众望的人物,一个是谭家村的保正谭久远,此人身材高大,性格直爽,处事果断;另一个是教书先生曹睿,是个有学问的秀才此二人一文一武,相处默契,颇得乡人信任和敬重。
  杜云华定居之后拜会了谭久远曹睿,谭久远设席待客,三人一起就餐饮酒,言语颇为投缘。此后三人往来频繁,杜云华还通过谭久远与曹睿又结识了西山寺的悟天方丈,四个人成了知心好友。
更多内容请往下浏览

[ 此帖被田畈人在2022-07-08 10:23重新编辑 ]
3条评分积分+220
都昌的浩之川 积分 +8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9-12-03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19-12-02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9-12-02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6749
积分
199442
贡献值
754
都币
1
在线时长: 1093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3-17
我的老家
阳峰乡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9-12-03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5724
积分
34936
贡献值
1127
都币
4
在线时长: 1759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9-12-02
谢谢杜主席精彩分享!

发帖
29048
积分
689253
贡献值
20781
都币
0
在线时长: 3597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9-12-02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6790
积分
392076
贡献值
2827
都币
0
在线时长: 650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9-12-02
回 都昌李四 的帖子
都昌李四:
认真拜读,杜主席是把家史演义化,赞!

民间文学就是在民间吸取营养,搜集素材,变成有声有色的故事。

发帖
803
积分
11051
贡献值
85
都币
0
在线时长: 86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2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9-12-02
认真拜读,杜主席是把家史演义化,赞!

发帖
225
积分
1899
贡献值
8
都币
0
在线时长: 46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7-17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9-12-02
我看完了

发帖
134147
积分
10040660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207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9-12-02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6790
积分
392076
贡献值
2827
都币
0
在线时长: 650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9-12-02
结义抗胡元

  杜云华仙逝头七这一天,在左蠡陶家冲出口白莲会习武场,白莲会的旗帜被凛冽的寒风吹得哗哗作响,操场中央的八仙桌上摆放着猪首等三牲祭品。杜氏十三太保与智明方丈及谭天麟、曹天奇等肃立桌前,他们这是在举行一个“歃血结义”的仪式。
  曹天奇道:“东汉末年,刘关张于乱世桃园结义,之后,三人历经艰难险阻,生死与共,不离不弃,同扶汉室,后世奉为楷模,今日我等兄弟理应效仿前贤,共苦患难,同舟共济,同谋大事。”
  众兄弟道:“我等今日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生死与共。”大家共尊杜万一为大哥,结为志同道合生死与共的兄弟。
  杜万一道:“今日我们既然结为兄弟,当对天盟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任何时候勿生异心,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众人齐声言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若生异心,天诛地灭!”
  众兄弟袒右臂,以刀刺之,将鲜血滴入盛酒的大碗里。杜万一领头朗诵结义誓言,众人齐声跟着朗诵。其誓言云:
  杜可文、杜可武、杜可用、谭天麟、智明、曹天奇、杜万国杜万里十六人,在陶家冲白莲会习武场内结为兄弟,不离不弃,生死相随,履行白莲会教义,竖大旗而保家国,建队伍以抗蒙元,举刀枪而行道义,洒热血以求光明,争取一个国泰民安的太平世界。
  誓毕,众人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杜云华去世后,长子杜万一接任都邑白莲会教主,成为都昌抗元武装领袖。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十月,杜万一正式组建队伍,举旗抗元,被拥为保康王,聚众数万人,于宋昺帝祥兴元年(1278年)七月起兵,被江西行省参政知事贾居贞遣将方招讨剿灭。杜万一被俘,被押送隆兴(今南昌)凌迟处死。
  杜云华三子杜可用字万盛,元初南康农民起义军领袖,立国万乘,称天王。谭天麟副天王,西山寺智明和尚为国师曹天奇丞相。至元十七年(1280年),忽必烈派扬州行省参知政事史弼带兵征剿,杜可用被俘,被押送江州(今九江市)斩首。这是后话。
  杜万一抗元与杜可用起义另文叙述。


发帖
6790
积分
392076
贡献值
2827
都币
0
在线时长: 6501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9-12-02
临终说后事

  次日,杜氏父子辞别江万里。登船后,杜云华伫立船头,他仰望灰蒙蒙的天空,俯视碧蓝蓝的湖水,想到自己年轻入仕,胸怀大志,不想至今年近耄耋,却一事无成,不由得一声长叹。
  杜万一三人紧挨着父亲左右。这时天上下起了绵绵细雨,湖面上一阵寒风袭来,杜云华不由得激灵打了个战栗,心中一阵凄楚,不由得长叹一声:“我老矣!”随即吟诗道:
告别贤相离饶州,风雨湖中行孤舟。
年近耄耋人将去,白莲保家志难酬。

  杜可用道:“父亲保重身体,自当是龙马精神,老当益壮。”
  杜云华道:“人过七十古来稀,我年近八旬,已是风烛残年,到了禾老自勾头的时候,身体不济岂是可以保重得了的。
  船至多宝老爷庙拢岸,由于下雨跳板湿滑,杜云华在过跳板时脚下一滑,跌入水中。三个儿子大吃一惊,同时跳入水中,急速将老父亲救上岸来杜万一脱下身上的衣服给父亲换上,杜可用飞快到附近叫了一顶轿子,急匆匆把父亲抬回家中。
  杜云华回家后就卧病不起,万一兄弟请来有名的郎中诊治,服药扎针均不生效。郎中号脉后私下叫到杜氏兄弟说:“云华公年事已高,失水受凉而染风寒,又劳神过度,忧郁思虑,积想在心,所愿不遂,以致肝脾气逆,经络痞塞,恐难持久啊。”万一等听后,默然无语。
  杜云华躺在床上,感到胸闷心慌,精神恍惚,自度大限将至,回想一生流离奔波,竟然一事无成,嗟叹人生苦短。
  又数日,杜云华已不能进食,他自知去日已到,便让十三个儿子都进房来,吩咐后事。十三人进房后,齐齐跪于榻前。
  云华道:“为父今七十有八岁,年近耄耋,当为人之长寿者,故死不足惜。此生我所幸者,多行小善,而无大恶,无愧于天地神明。尔等兄弟十三人,长者年过五旬,幼者未及弱冠,前十人为大娘所生,后三人为婶娘所出,同父异母亦为手足。古人云,易得田地,难得兄弟,尔等当同舟共济,勿分彼此。”
  众兄弟齐言:“我等兄弟,血肉相连,团结一心,犹如一人。”
  云华又道:“常言道,长兄当父,万一及万方、万盛三人合力担起主要责任,万一主外,万方主内,万盛则内外辅之。”
  三兄弟异口同声:“孩儿谨记!”
  片刻,云华又道:“白莲会之宗旨在于保家抗元,今江南诸郡大部分沦陷,武装御敌,已时不我待,万一为兄长,当负责拉起队伍,并当好主帅,万方、万盛以下兄弟均得听从调遣。此外,智明从容沉稳,谭天麟智勇兼备,曹天奇才华横溢,此三人堪当重任。”
  可用说:“孩儿明白,这三人均有过人之处,年少时就与我等兄弟交往密切,感情深厚,虽为异姓,却情同手足。”
  正说着,家人悄声通报“谭保正、曹秀才与智明方丈来了。”
  此前,西山寺悟天方丈已经归天,智明接替西山寺方丈;谭久远保正与曹睿秀才也已经过世,如今都是其儿辈当家。
  随即,三人轻步走进房中,垂手立于榻前,齐声问安。云华示意他们坐下,三人执意不肯,恭立榻前。
  杜云华目视三人,言道:“我与悟天方丈和谭老保正、曹老先生是为兄弟也,不期他们都先我而去,余常悲戚不已,今看到你们与万一等兄弟也是志同道合,情同手足,余甚欣慰
  智明道:“云华公大仁大义,高山仰止,为我后辈之楷模。”
  云华道:“我二十余岁入仕,为一县之小吏,本无大志,只想在其位谋其政,做好分内之事,无奈北蒙扰我天朝,以至山河破碎,为官者难谋其政,故而弃官隐退。然则,余未敢忘记内忧外患,百姓疾苦,故处心积累,借白莲会之名,汇集百里乡人同聚白莲旗下,追求光明,以唤起民众,组建队伍,以为抗元保家之计。”
  谭天麟应道:“杜伯父忧国忧民,忠肝义胆,邑内尽人皆知,天地神明可鉴,我等多听教诲,没齿不忘。”
  云华叹道:“屈指算来,我于绍定六年弃官至我都邑四十余年,黑发熬成白发,至今死期将至,却一事无成,愧哉,痛哉!白莲保家园之重任责无旁贷落到你们身上,万万不可知难而退。”
  智明与谭、曹三人齐声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定当惟万一兄马首是瞻,为光明而成仁,死而无憾!”
  “壮哉,壮哉!”杜云华猛然坐起身来,声若虎啸,“如此,我可以瞑目矣,我可以瞑……”言未尽,竟宾天。
  顿时,诸子皆顿足痛哭,惊天动地。
  噩耗传出,方圆十几里哭声震天。出殡那天,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涌向左蠡仙井畈,为这位德布乡里的老人送行。
  杜云华葬于西山,曹天奇所撰碑联云:
云天万里救国志,华光千丈爱民心。


更多内容请往下翻页浏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