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33阅读
  • 15回复

[民间文学]都昌杜云华聚义抗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776
积分
391251
贡献值
28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4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2-02
杜云华聚义抗元
田畈人

    杜云华何许人也,大家或许感到陌生,说到杜可用大家都知道,元初南康农民起义领袖。杜云华即杜可用的父亲,也是都昌杜姓的始祖。

  且说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江西南康军(今庐山市南康镇)有个读书人名叫杜云华,他是杜甫十六代裔孙。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入蜀,于四川成都西郭浣花溪建草堂定居,历四代,其曾孙杜昌华讳策,为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丙午科进士,即离蜀出任江西南康军知府,由是江西有了杜姓,杜策为江右(江西)杜氏始祖四百余年南宋时期,杜策的后代繁衍到杜云华这一辈,为江右杜氏第十三代人。
弃官迁都邑

  杜云华生于宋庆元二年(1196年),自小聪明,且有大志。有一次父亲问他,你长大之后做什么?杜云华答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知其可为而为之,知其不可为而不为,是谓君子之为与不为之道也!
  父亲笑道:若可为,你又如何为之?云华答:从武若晋祖当阳侯元凯,从文效唐祖杜工部子美,文武兼备犹佳。
  杜云华少时接受的都是儒家思想教育,觉得人生就在于做好“忠于君王、孝敬父母、关爱他人”三件事
  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二十四岁的杜云华科考中进士,不久随才补受会昌(今赣州会昌县)县丞。本想在其位而谋其政,兢兢业业为国家效力,勤勤恳恳为老百姓办事,却想不到事与愿违,北方蒙古大军南下,不断对南宋进行骚扰,朝廷孱弱无能,国土沦丧,彻底击碎了他忠于职守、为官一任的初衷对朝廷完全失去信心,觉得这样下去必然要做亡国奴,于是,他决定弃官回家
  1233年冬月,杜云华携妻儿离开会昌县,回到老家南康,但他却没有在南康定居,而是急匆匆迁居到了一水之隔的都昌。南康与都昌隔湖相望,回南康不久,便乘船至都昌境内,察看地理、风水情况,看中了四十一都(左里镇)一块叫草垅头的地方这里地势平坦,北面是峰峦叠起的绵绵苏山,一条长长的白尾港九曲婉转,自西北向东南汇入鄱阳湖。杜云华即在此构建十栋房子,就在草垅头新庄定居下来。从这个时候开始,都昌有了杜姓,杜云华即为都昌杜姓的始祖。
  杜云华从南康搬迁到都昌定居,这件事颇为令人费解,当时南康军属于州府,而都昌是南康军下辖的一个县,为何离开州府而迁居一个偏僻之所,其实,他的意图并非求一家之福,而是另有大图。
  面对蒙元大兵压境,而南宋朝廷懦弱无能,以至山河破碎,杜云华感到痛心疾首。他心里时刻在思谋保宋抗元、救国救民之策。若要抗元保家,就必须要唤起民众,建立一支强大的地方武装力量。都昌左蠡地处鄱阳湖之滨,三面环水,北靠连绵苏山,为用兵之地,这才选择在左蠡草垅头定居,以图大事
  左蠡有两个深孚众望的人物,一个是谭家村的保正谭久远,此人身材高大,性格直爽,处事果断;另一个是教书先生曹睿,是个有学问的秀才此二人一文一武,相处默契,颇得乡人信任和敬重。
  杜云华定居之后拜会了谭久远曹睿,谭久远设席待客,三人一起就餐饮酒,言语颇为投缘。此后三人往来频繁,杜云华还通过谭久远与曹睿又结识了西山寺的悟天方丈,四个人成了知心好友。
更多内容请往下浏览

[ 此帖被田畈人在2022-07-08 10:23重新编辑 ]
3条评分积分+220
都昌的浩之川 积分 +8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9-12-03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19-12-02
鄱阳湖 积分 +1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9-12-02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6776
积分
391251
贡献值
28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4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12-02
施粥赈灾民


  杜云华十分注重多方与当地人搞好关系,他除了与当地乡绅、秀才等头面人物来往密切,还多与贫苦乡民交往,询问当地风土人情,了解农业收成,若有乡民遇到难处,他都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其时,恰逢连年荒旱,禾稻歉收,乡民食不果腹,挖野菜、剥树皮充饥者有之,四处乞讨、背井逃荒者有之,患病饿死者亦有之。杜云华面对如此惨况,心生怜悯,乃于路口设点赈粥,以拯道之饥者。周边穷极乡民家中揭不开锅盖的,则拖儿带女,前来喝粥充饥。的善举拯救了当地无数贫苦乡亲和路人,四方乡民皆深感其恩。
  赈粥救饥之后,杜云华发现陶家冲路口是个交通要道,每日南来北往的人川流不息,于是,他又在路口建一茶肆,经年以施茶为事,并不收取一分一厘,无论打此经过的行人,还是附近耕作的农人,均可随意到茶肆喝茶解渴。杜云华在路口施茶有一个目的,就是广泛接触社会各层面人士和当地乡民。如此十余年未曾间断。
  自杜云华在陶家冲路口设茶肆施茶以来,有一位黄冠道人时常光顾茶肆,年复一年,不曾间断。奇怪的是这道人只顾自个喝茶,并不与人言语,喝完茶就走,人们并不知他在那里落脚。有人问:“道长,你每天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黄冠道人回答:“从该来的地方来,到该去的地方放去。”人们见其言语、行为诡秘,很是诧异。

发帖
6776
积分
391251
贡献值
28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4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12-02
天神赐仙井

  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夏,又是一个大旱之年,老天三个多月没下一滴雨,乡民吃水非常紧张,常常要挑着水桶步行数里路,到鄱阳湖里去取水,而且湖水浑浊,甚至有寄生虫。久旱不雨,也给杜云华施茶带来了困难,就在这种情况下,忽然有一天,黄冠道人头顶烈日来到草垅头,声称要拜见庄主,杜云华立即走出门来,请他进屋说话。
  道人说:“不需进屋,在外面说好了,贫道十余年在你的茶不曾付一文钱,眼下久旱不雨,我特来你解决缺水之忧。”说着从腰间拔出所佩之剑,以剑插地,口中言道:“太上老君,急急如令,吉人天相,天赐仙井。”说完话,黄冠道人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这时,惊奇的事发生了,就在道人插剑灼热的地面上,突然冒出一股清泉,水花四溢。在场的人都惊叫起来。杜云华道:“莫非神仙助我甘泉乎?”于是令家人就地掘井,约五丈时见岩石,岩石缝隙间不断有清水冒出。杜云华对天叩首,说道:“这是上天恩赐,神明惠赠啊!”他吩咐家人立即请来石匠泥工建造水井,以红石垒井壁,以麻石做井台,以青石为井盖,一口井就打好了。
  这是一口十分神奇的水井,不管怎么取水,瞬间井满。人饮之爽口甘甜。井中四季清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从此,方圆十几里的乡民都到此井取水炊饮,肩挑车载,再也不为天旱吃水用水犯愁了更离奇的是这井水还治病救人,喝了井水立即神清气爽,不少疾病患者来祷求神水,头痛脑热,喝水即愈,得水治病而愈者亦不可胜数。
  这件神奇之事不胫而走,连官府都惊动了。不久,都昌知县坐着轿子来到左蠡草垅头,杜云华出庄迎接知县说:本官不为别事,就想看看那口神奇的水井。”杜云华即与知县来到井边,知县以手掬水,品尝后果然纯情味甘,说道:“如此大旱,池塘、溪流多已干涸,而此井之水却清凉甘甜,真乃奇事也。”
  杜云华说:“此乃天之所赐,神之所惠也。”
  知县道:“既是天之所赐,可名天井;神之所惠,可名仙井。”
  此后,天赐仙井的神奇故事便四处传扬开了,邑内人都把杜云华敬为天人,而将其所居草垅头美其名曰:仙井畈。

发帖
6776
积分
391251
贡献值
28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4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9-12-02
东林黄冠道

  其实,所谓天赐仙井完全是子虚乌有,把剑往地上插一下,久旱灼热的地面就冒出水来,拿到现在应当考虑这事科学不科学所谓天赐仙井是杜云华与黄冠道人合演的一出戏。
  这位黄冠道人即来自于东林白莲社,道号黄莲,他到都昌来是作为白莲教的使者,在都昌宣传教义,发展教徒。
  黄莲道长来都昌后,白天下乡游走,晚上就在西山寺落脚。那么有一个问题,黄莲道长既然到都昌是来发展白莲教徒,为何不深入民间游说传教,而是日复一日在杜云华的茶肆喝茶呢?
  开始,他倒是走村穿乡,欲与民众多方接触,但乡民并不理解白莲教究竟是什么,也就不感兴趣,让他感到十分尴尬和难堪。
  有一次,黄莲道长在一村头传教之时,恰有一位秀才路过,秀才对他哂笑道:“牛鼻子,乡民没读什么书,你空谈什么教义,他们并不理会你说什么,岂不是对牛弹琴,穷苦人家要的是个实在,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吗,就像草垅头杜庄主那样赈粥施茶、扶贫济困才好。”
  黄莲道长被他讥讽,心里不悦,但又觉得秀才所言不无道理,不得不心服口服,遂问:“敢问秀才大名,能否赐教一二?”
  秀才道:“我是个教书的,名叫曹睿,若说赐教不敢当,不过我倒有个建议,俗话说,深山涧里读书,不如十字路口听话,你不妨到陶家冲路口杜庄主的茶肆不花钱喝茶,了解民情,听听人们都说些什么。”
  黄莲道:“曹先生口口声声杜庄主,未知这杜庄主何许人也?”
  曹睿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一个人的德行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完的,你多去  他茶肆坐坐不就知道了。”曹睿说完,转身离去。
  黄莲道长听从曹睿之言,每天去陶家冲路口茶肆喝茶,果然人们一张口都在谈论杜云华,这个说杜庄主仗义疏财,心善如佛,是个难得的好人;那个说杜老爷相貌非凡,知识渊博,德才兼备,是个奇才。大家无不盛赞杜云华品行,黄莲道长这才明白曹睿所言不虚
  一天晚上,黄莲道长在西山寺留宿,与悟天方丈交谈时问:“贫道来都邑这些日子,常听人夸赞杜庄主,这杜庄主端的是何人?”
  悟天方丈道:“仙长有所不知,杜庄主本是会昌县丞,辞官后在草垅头定居,是年天旱,乡民食不果腹,他便赈粥救饥,此后便设一茶肆经年施茶,平日里多行善事,乡民得其救济,如何不赞他。”
  黄莲道:“原来如此,这世道难得他这样的好人。”说着话,黄莲道长这才意识到,杜云华人缘极好,深得民心,是一个可以一呼百应领袖一方的人物,由此他产生一个念头,在都昌发展白莲教,如果能做好杜云华的工作,使其成为都昌白莲教的领袖,则可一劳永逸,四面八方的人都会响应。因此,黄莲道长决计去一下杜庄,见识一下这位奇人。

发帖
6776
积分
391251
贡献值
28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4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9-12-02
合伙演双簧

  有一天,黄莲道长来到左蠡草垅头,走进杜府,称有要事拜会庄主杜员外。杜云华见是一个素不相识的道人拜访,觉得十分蹊跷,遂将他引入书房,令家人沏茶待客。宾主落座之后,杜云华问道:“但不知仙长从何处来,如何称呼,今日亲临寒舍所为何事?”
  黄莲道长道:“贫道自庐山东林寺而来,道号黄莲。”
  杜云华立身施礼:“原来是首林道长,失敬,失敬!”
  黄莲连忙还礼:“云华公休得客气,贫道一到都邑,就听得到处传扬你的大名,耳朵都磨出茧子来,今日可是慕名而来。”
  杜云华道:“仙长莫这般说,杜元何德何能,所做之事微不足道,都是乡邻对我谬奖,但不知道长今日登门有何见教?”
  黄莲道:“未知云华公听说过庐山白莲教没有?”
  杜云华道:“隐约听说过,只是不曾知道端底。”
  黄莲道:“白莲教崇奉无量寿佛,追求光明世界,提倡社会和谐,人人平等,公平公道,其口号则是白莲保家园。”
  杜云华连声说道:“好,好,此教正合我意
  黄莲道:“既然如此,云华公可以挺身而出,组建都邑白莲会。”
  杜云华道:“当前我却不曾深刻领会教义,如何便出头。”
  黄莲道:“白莲教的教义浅显,修行简便,民众容易接受。我这里有茅子元的《莲宗晨朝忏仪》、《净土十门告诫》、《弥陀节要》、《圆融四土三观选佛图》、《西行集》等书,你一看就明白的。”
  杜云华思索片刻后说:“好,我就先看看这些经典之作,待真正领会教义真谛之后,云华愿意试试,到时还请道长多多引导。”
  黄莲道长提出组建白莲会,却正中杜云华下怀,他无时不在思谋保家卫国大计,他设粥赈饥,施茶济渴,为的就是凝聚人心,而聚集人心的目的就是要组建队伍,而组建武装力量首先要树立一面旗帜,要有纲领和理论,黄莲道长提议发展白莲教,可以以白莲教义纲领,把“白莲保家园”口号,可谓顺手拈来。
  此后,黄莲道长天天到杜府做客,二人所谈渐渐涉及到建立保宋抗元队伍的具体问题,由此,杜云华答应出头组建白莲会。为了使组建白莲会顺利开展,发展会众,他们私下商量配合演一出双簧戏
  此前,杜云华就想打一口地下水充足的水井,一日,杜云华发现到处草木枯萎,唯有宅前右侧一片桑林枝繁叶茂,花草郁郁葱葱。他意识到这里一定有充裕的地下水,或可掘一口井。便叫家人在此掘井,挖了五丈多深的时候,惊奇看到岩石缝隙里清泉汩汩涌出。杜云华令把井虚掩起来,叫来黄莲道长商议,共同实施“天赐仙井”的计谋。这就出现了前文所说黄冠道人插剑涌泉,杜云华就地掘井的一幕。

发帖
6776
积分
391251
贡献值
28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4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9-12-02
七星聚西山

  西山位于都昌县的最西面,故称西山,它南起老爷庙水域(多宝乡境内),向北止延伸到左蠡境内,西南面是滔滔鄱阳湖,东面是多宝与左蠡的陆地,与南康隔湖相望,南北绵延数十里,被黄沙所覆盖,是江南最大的沙山,被誉为“江南沙漠”,就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鄱阳湖边。
  西山左蠡境内有一座庙,名叫西山寺,该寺始建于唐末,开始是一庙一僧,到了宋仁宗时期,庙宇扩建,僧人增多,香火开始旺盛,至此庙里有僧人三十多人,现任方丈法号悟天。
  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正月十五日,西山寺悟天方丈在其斋房接待了几位客人:来自庐山东林白莲社的黄莲道长,仙井畈杜云华员外和他的长子杜可文字万一(时年23岁),邑庠生(秀才)曹睿,谭家村保正谭久远,加上进出斋房给客人倒茶的小和尚智明,共有七人。他们聚集在西山寺,就是商议成立都邑白莲会。
  悟天方丈首先开言:“今日元宵佳节,各位施主光临本寺,老衲不胜荣幸!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位远客,这位黄莲道长自庐山而来,乃是东林禅寺白莲宗使者,远途跋涉来我都邑,乃为贵客。”
  曹睿笑道:“黄莲仙长我却是认识的,第一次在一村头偶遇,曹睿鲁莽失礼,言语多有冒犯,还望仙长海涵。”
  黄莲道:“曹先生莫说失礼,倒是多蒙你指教,才让我有幸结识都邑大贤人杜庄主,方使得今日我们七星聚义。”
  杜云华道:“仙长这般说让我好生惶恐,云华那里称得上贤人,在这风雨飘摇的社会,尽自己绵薄之力做点善事乃是本分。”
  谭久远笑道:“黄莲仙长说得极是,今日在西山寺相聚,包括小师傅智明恰是七人,如仙长所说七星聚义,就当星光灿烂!”
  黄莲道:“谭保正说得好,七星聚义,星光灿烂,我来都邑正是为光明而来,白莲教崇尚光明,希望七星聚义变成群星闪烁。”
  悟天道:“黄莲仙长来我都邑由来已久,十余年不曾间断,为的是在本邑发展白莲教,号召民众向往光明,共创和谐,追求平等社会,这事我与杜员外已达成共识,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黄莲道长道:“当今社会一片黑暗,百姓生活比黄连还苦,所以我就给自己取了黄莲这么一个道号,就是告诫自己,时时刻刻都要以拯救百姓苦难为己任,而白莲教就是要团结民众,反对黑暗,追求光明,用光明战胜黑暗,为百姓谋福,争取一个太平天下。”
杜云华慨然言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胡元猖獗,中原大地狼烟四起,作为大宋子民,岂能袖手旁观,置若罔闻。云华欲从黄莲道长之言,在我都邑成立白莲教会,其目的有二,一是推崇白莲教追求公平与美好社会的教义,把黎民百姓团结在这一旗帜下,铲除黑暗,谋求大同;其次,面对胡元入侵中原,而我朝国力衰落,难保那一天胡人打过长江,扰我都邑,我们可以借此组织民众,保卫家园!”
  谭久远立即赞同:“云华公之言是也,如今朝廷只求偏安,却不管老百姓死活,主降派得势,以至北方胡元视我大宋如无物,我等如不尽早组织起来,到时候只能坐以待毙,任由人宰割。”
  曹睿道:“如此甚好,只是要推举一个会首,依曹睿看来,云华公德高望重,名贯邑内,会首一职非其莫属。”
  杜云华道:“不可,不可,悟天方丈超凡脱俗,六根清净,乃大慈大悲者,我等皆不及也,会首理当悟天方丈担任。”
  悟天方丈合掌道:“阿弥陀佛,老衲徒守山门,不思长进,岂可与云华公广施德行可比,会首一事,云华公万万不可推脱。”
  众人皆言:“云华公不可推辞,会首一职非你莫属。”
  经过一番商议,众人决定组建都邑白莲会,树立一面追求光明、平等社会的旗帜,一致推荐杜云华为会首,悟天与谭久远副之,余者皆为白莲使者,也叫光明使者,广泛宣传教义,大力发展会众。
  西山寺会议结束,众人各自回去,准备工作循序而进

发帖
6776
积分
391251
贡献值
28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4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9-12-02
成立白莲会

  数日后,都昌白莲会在左蠡仙井畈正式成立,庄前摊场上筑了一座一张二尺高的土台,土台正中树起一面白底黄边旗,上书“白莲会”三个篆体黑字,旗的两边挂了两句藏头对联条幅:
右侧是:白手赤足,人间桑田百姓苦;
左侧是:莲花荷叶,世外桃源一水清。

  土台上站立着杜云华、悟天方丈、谭久远、曹睿等一干人,台下人群黑压压一片,都是四乡八里赶来的当地乡民。
  杜云华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父老乡亲们,今日我们成立了都邑白莲会,大家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白莲教,我就简单说一说,白莲教崇奉无量寿佛,无量寿经卷上言,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方今天下暗无天日,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社稷有累卵之危,生灵有倒悬之急,黎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谁来拯救我们,只能靠我们自救。白莲教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姐妹,男女平等,一碗饭大家分着吃,一块钱众人合着花,大家共同创建的一个光明的世界。”
  悟天方丈打个稽首:“阿弥陀佛,我佛慈悲,乃以善为本,今有白莲教者,信奉无量寿佛,与我佛教是为一体。”
  谭久远道:“历史以来,都是当官的欺负百姓,有钱有势的欺负穷苦弱势人家,社会就是这么不平等,我等平民百姓想要的公平、公道总是在虚无缥缈的梦里,参加白莲教就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梦想。”
  曹睿道:“我等已推举杜庄主云华公为白莲会会首,众乡邻可愿意加入白莲会,与云华公杜庄主一起追求光明?”
  曹睿话音刚落,立即有人喊道:“杜员外乃是上天打发下来救苦救难的神仙,我们不跟他还跟谁啊!”顿时,全场响起一片欢呼声:“我们要加入白莲教!”“我们要跟着杜员外走!”众乡民叫喊声此起彼伏。
  当即,谭久远、曹睿就在现场摆开桌子,开始登记名册,众乡民依次报名,当日便有千余人加入白莲会。
  都昌左蠡成立了白莲会,一月多月就有都昌本邑及周边地区等地穷苦百姓蜂拥而至,有近万人入会。此后,白莲会采取分地结社、约时集会的方式在各地发展教徒,使白莲教会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数年后,白莲会发展极快,会众达到五万余人,各地还成立了白莲分会,势头最大的是与都昌毗邻的饶州(今鄱阳县)白莲会,是仅次于都邑白莲会的一个大教会,会首名叫金龙,其人耿直豪爽,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力;副会首名叫吕恒,此人人缘极好,且颇有智谋。这两人可谓黄金搭档,饶州人都很信服,所以教会发展的很快。

发帖
6776
积分
391251
贡献值
28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4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9-12-02
临终说后事

  次日,杜氏父子辞别江万里。登船后,杜云华伫立船头,他仰望灰蒙蒙的天空,俯视碧蓝蓝的湖水,想到自己年轻入仕,胸怀大志,不想至今年近耄耋,却一事无成,不由得一声长叹。
  杜万一三人紧挨着父亲左右。这时天上下起了绵绵细雨,湖面上一阵寒风袭来,杜云华不由得激灵打了个战栗,心中一阵凄楚,不由得长叹一声:“我老矣!”随即吟诗道:
告别贤相离饶州,风雨湖中行孤舟。
年近耄耋人将去,白莲保家志难酬。

  杜可用道:“父亲保重身体,自当是龙马精神,老当益壮。”
  杜云华道:“人过七十古来稀,我年近八旬,已是风烛残年,到了禾老自勾头的时候,身体不济岂是可以保重得了的。
  船至多宝老爷庙拢岸,由于下雨跳板湿滑,杜云华在过跳板时脚下一滑,跌入水中。三个儿子大吃一惊,同时跳入水中,急速将老父亲救上岸来杜万一脱下身上的衣服给父亲换上,杜可用飞快到附近叫了一顶轿子,急匆匆把父亲抬回家中。
  杜云华回家后就卧病不起,万一兄弟请来有名的郎中诊治,服药扎针均不生效。郎中号脉后私下叫到杜氏兄弟说:“云华公年事已高,失水受凉而染风寒,又劳神过度,忧郁思虑,积想在心,所愿不遂,以致肝脾气逆,经络痞塞,恐难持久啊。”万一等听后,默然无语。
  杜云华躺在床上,感到胸闷心慌,精神恍惚,自度大限将至,回想一生流离奔波,竟然一事无成,嗟叹人生苦短。
  又数日,杜云华已不能进食,他自知去日已到,便让十三个儿子都进房来,吩咐后事。十三人进房后,齐齐跪于榻前。
  云华道:“为父今七十有八岁,年近耄耋,当为人之长寿者,故死不足惜。此生我所幸者,多行小善,而无大恶,无愧于天地神明。尔等兄弟十三人,长者年过五旬,幼者未及弱冠,前十人为大娘所生,后三人为婶娘所出,同父异母亦为手足。古人云,易得田地,难得兄弟,尔等当同舟共济,勿分彼此。”
  众兄弟齐言:“我等兄弟,血肉相连,团结一心,犹如一人。”
  云华又道:“常言道,长兄当父,万一及万方、万盛三人合力担起主要责任,万一主外,万方主内,万盛则内外辅之。”
  三兄弟异口同声:“孩儿谨记!”
  片刻,云华又道:“白莲会之宗旨在于保家抗元,今江南诸郡大部分沦陷,武装御敌,已时不我待,万一为兄长,当负责拉起队伍,并当好主帅,万方、万盛以下兄弟均得听从调遣。此外,智明从容沉稳,谭天麟智勇兼备,曹天奇才华横溢,此三人堪当重任。”
  可用说:“孩儿明白,这三人均有过人之处,年少时就与我等兄弟交往密切,感情深厚,虽为异姓,却情同手足。”
  正说着,家人悄声通报“谭保正、曹秀才与智明方丈来了。”
  此前,西山寺悟天方丈已经归天,智明接替西山寺方丈;谭久远保正与曹睿秀才也已经过世,如今都是其儿辈当家。
  随即,三人轻步走进房中,垂手立于榻前,齐声问安。云华示意他们坐下,三人执意不肯,恭立榻前。
  杜云华目视三人,言道:“我与悟天方丈和谭老保正、曹老先生是为兄弟也,不期他们都先我而去,余常悲戚不已,今看到你们与万一等兄弟也是志同道合,情同手足,余甚欣慰
  智明道:“云华公大仁大义,高山仰止,为我后辈之楷模。”
  云华道:“我二十余岁入仕,为一县之小吏,本无大志,只想在其位谋其政,做好分内之事,无奈北蒙扰我天朝,以至山河破碎,为官者难谋其政,故而弃官隐退。然则,余未敢忘记内忧外患,百姓疾苦,故处心积累,借白莲会之名,汇集百里乡人同聚白莲旗下,追求光明,以唤起民众,组建队伍,以为抗元保家之计。”
  谭天麟应道:“杜伯父忧国忧民,忠肝义胆,邑内尽人皆知,天地神明可鉴,我等多听教诲,没齿不忘。”
  云华叹道:“屈指算来,我于绍定六年弃官至我都邑四十余年,黑发熬成白发,至今死期将至,却一事无成,愧哉,痛哉!白莲保家园之重任责无旁贷落到你们身上,万万不可知难而退。”
  智明与谭、曹三人齐声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定当惟万一兄马首是瞻,为光明而成仁,死而无憾!”
  “壮哉,壮哉!”杜云华猛然坐起身来,声若虎啸,“如此,我可以瞑目矣,我可以瞑……”言未尽,竟宾天。
  顿时,诸子皆顿足痛哭,惊天动地。
  噩耗传出,方圆十几里哭声震天。出殡那天,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涌向左蠡仙井畈,为这位德布乡里的老人送行。
  杜云华葬于西山,曹天奇所撰碑联云:
云天万里救国志,华光千丈爱民心。


更多内容请往下翻页浏览

发帖
6776
积分
391251
贡献值
28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488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9-12-02
结义抗胡元

  杜云华仙逝头七这一天,在左蠡陶家冲出口白莲会习武场,白莲会的旗帜被凛冽的寒风吹得哗哗作响,操场中央的八仙桌上摆放着猪首等三牲祭品。杜氏十三太保与智明方丈及谭天麟、曹天奇等肃立桌前,他们这是在举行一个“歃血结义”的仪式。
  曹天奇道:“东汉末年,刘关张于乱世桃园结义,之后,三人历经艰难险阻,生死与共,不离不弃,同扶汉室,后世奉为楷模,今日我等兄弟理应效仿前贤,共苦患难,同舟共济,同谋大事。”
  众兄弟道:“我等今日歃血盟誓,结为兄弟,生死与共。”大家共尊杜万一为大哥,结为志同道合生死与共的兄弟。
  杜万一道:“今日我们既然结为兄弟,当对天盟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任何时候勿生异心,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众人齐声言道:“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若生异心,天诛地灭!”
  众兄弟袒右臂,以刀刺之,将鲜血滴入盛酒的大碗里。杜万一领头朗诵结义誓言,众人齐声跟着朗诵。其誓言云:
  杜可文、杜可武、杜可用、谭天麟、智明、曹天奇、杜万国杜万里十六人,在陶家冲白莲会习武场内结为兄弟,不离不弃,生死相随,履行白莲会教义,竖大旗而保家国,建队伍以抗蒙元,举刀枪而行道义,洒热血以求光明,争取一个国泰民安的太平世界。
  誓毕,众人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杜云华去世后,长子杜万一接任都邑白莲会教主,成为都昌抗元武装领袖。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十月,杜万一正式组建队伍,举旗抗元,被拥为保康王,聚众数万人,于宋昺帝祥兴元年(1278年)七月起兵,被江西行省参政知事贾居贞遣将方招讨剿灭。杜万一被俘,被押送隆兴(今南昌)凌迟处死。
  杜云华三子杜可用字万盛,元初南康农民起义军领袖,立国万乘,称天王。谭天麟副天王,西山寺智明和尚为国师曹天奇丞相。至元十七年(1280年),忽必烈派扬州行省参知政事史弼带兵征剿,杜可用被俘,被押送江州(今九江市)斩首。这是后话。
  杜万一抗元与杜可用起义另文叙述。


发帖
133701
积分
10039404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164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9-12-02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