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10阅读
  • 59回复

庆贺都昌刘氏联谊会官方QQ群成立,热烈欢迎你的加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163
积分
27035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8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3-04-04
— 本帖被 雨中飞 从 都昌新闻 移动到本区(2013-04-04) —
各位都昌刘氏家人们:您们好!
      在世界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的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让我们携起手来,积极构建都昌刘氏宗亲共同的精神家园,打造情感交流、资源共享、团结互助的平台。打造一个真正相亲相家一家人的刘氏都昌文化!
      本群诚挚希望:都昌刘氏宗亲的那些有追求、有理想、有抱负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踊跃加入我们群,群号是139912876,为光耀先人、富裕家乡、强盛祖国增添正能量!
      我们欢迎各位刘氏家人们的加入!
      心动不如行动,立即行动吧!记得群号是:139912876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163
积分
27035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8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4-04

汾公全国后裔联谊会会徵
发帖
1163
积分
27035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8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4-04
我们官方群是弋阳汾公后裔全国联谊会、九江汾公后裔联谊会、都昌刘氏联谊会官方指定QQ群,是三个联谊会沟通联络的官方平台!
欢迎家人们的到来!记得我们的群号是:139912876,您还不快来?!
发帖
1163
积分
27035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8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4-04
这就是我们彭城世家刘姓的来源、两汉王朝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功劳和伟大!
发帖
1163
积分
27035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8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3-04-04
汾公简历(弋阳老家正源宗谱)

  刘汾(字伯临),巨容公长子,滁州琅琊人。生于唐武宗李炎会昌甲子年8月15日(844年);卒于唐昭宗李晔天復壬戍年11月(902年);葬于江西广信府弋阳县归仁乡旗鼓顶龙头山。
  唐宣宗李忱大中十三年(859年)已卯登科;累官至兵部员外郎、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开国公、兵部尚书。在饶信二洲期间被老百姓赠称谓“仁惠王”并建有“仁惠祠”(上饶水南街,遗址无存)。
  公配9妻生有14子1女:郑氏子四:汉兴、汉广、汉吞、汉彬;鲍氏子三:汉升、汉瑞、汉平;王氏子一:汉宁、金姑(女);宋氏子二:汉从、汉英;李氏子一:汉宗;马氏子一:汉胜;张氏子一:汉明;武氏子一:汉匡;郭氏(无出)。
  排序是:汉兴、汉升、汉从、汉明、汉宗、汉瑞、汉广、汉匡、汉胜、汉吞、汉英、汉宁、汉彬、汉平。一女:金姑(葬万年县大赦庵,今尚在)。
 如今后裔子孙发展到四百万之多,都昌刘氏就有八万之多!
    汾公在世时著有《大赦庵记》。2012•12•21摘要。
                                              
                                      弋阳曹溪镇刘家村(老地名:弋阳新陂里): 刘长福
发帖
1163
积分
27035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8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4-04
下面图片是:
一、刘氏图腾


二、刘氏各祖先圣像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庆贺都昌刘氏联谊会官方QQ群成立,热烈欢迎你的加入!!!|交友寻友 - 都昌在线,都昌人自己的网上社区
  • 庆贺都昌刘氏联谊会官方QQ群成立,热烈欢迎你的加入!!!|交友寻友 - 都昌在线,都昌人自己的网上社区
  • 庆贺都昌刘氏联谊会官方QQ群成立,热烈欢迎你的加入!!!|交友寻友 - 都昌在线,都昌人自己的网上社区
  • 庆贺都昌刘氏联谊会官方QQ群成立,热烈欢迎你的加入!!!|交友寻友 - 都昌在线,都昌人自己的网上社区
  • 庆贺都昌刘氏联谊会官方QQ群成立,热烈欢迎你的加入!!!|交友寻友 - 都昌在线,都昌人自己的网上社区
发帖
1163
积分
27035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8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4-04
三 祖 遺 训
             
西汉高祖遗训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这是汉高祖刘邦当年和大臣们在一起讨论、分析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江山的原因时所说的一番话。見臷于[史记]和[汉书]。此句话也已成为中国人的名言之一。
        
东汉光武帝遗训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故曰:「广文地荒者,务文德者强;有其有者安,贪人有者残。」”
  这所表达的是一种务实的生活哲学,反对好高骛远,提倡知足常乐的人生观。

蜀汉昭烈帝遗训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唯善唯德,可以服人。”
  这“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已成千古名言。他已不只是刘氏家族,而是整个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是非善恶必要分清方可为之。
发帖
1163
积分
27035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8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4-04
                 团结在汾公的旗帜下


汾公后裔全国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刘  明

    当前,各地修祖先祠墓、修宗谱活动大兴,如安徽在建寿二公(汾公后裔)祠,湖北麻城建起汉丛公祠等。祖墓祖祠建成日 ,定是子孙兴旺时。这是一件好事,这说明了后裔的一片孝心,没有数典忘祖。但也出现了一种情况,有的宗亲只认自己这一支、这一块地域的先祖,而对一个大家族共同的祖先却缺少认同感和尊重感,好像于己无关,如在对重修汾公祠墓的捐款的态度上,就认为,我已经为我的先祖捐了款,其他的就不关我的事了。 这样一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我认为,对一个大家族共同的祖先我们也要也必须要认同,要尊重,要有孝心。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家族有一个家族的榜样,一个宗族有一个宗族的旗帜,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图腾。如果说轩辕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那么汾公就是他十四个儿子三四百万后裔共同的旗帜!他的后裔应该团结在他的旗帜下,保护和发展汾公文化遗产。    
    我们为什么要团结在汾公的旗帜下?我想从以下两点来说明。
    第一,汾公是历史上我们老刘家杰出的人物之一,是我们后裔的骄傲。根据族谱和有关资料记载,汾公从小就聪敏好学,他23岁中进士,年纪轻轻就以相当于现在的师级干部的官职带兵打仗,《大赦庵记》里说他打仗“再战再克,十无一失”,可见他是多么地英勇善战,以至被朝廷授予“上柱国”(相当于现在的“特级战斗英雄”)称号,最终平息了暴乱。他在当镇南军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官职的地方官,军政财一起抓)期间,执政为民,勤政为民,一心为民。他经常深入民间访贫问苦,安抚百姓,想办法发展经济,减轻徭役和赋税,使得经过多年战争的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全部活了下来,深受百姓拥戴。“信民怀其德”(宋代刘永《南昌梓溪刘氏谱序》),所以他去世后,百姓自发在信州水南为他建了一座庙,叫仁惠王庙,终年香火不断,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他后来还当过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当时朝廷的三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国务委员级)等,去世后还被朝廷赐封为“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有着如此丰功伟绩和显赫官职的祖先,我们还不应该认同和尊重吗?
    第二、汾公与某一支、某一地域的先祖的关系是根与枝,源与流的关系。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没有汾公,哪来他十四个儿子,没有他十四个儿子,哪来某一支、某一地域的先祖,哪来今天的你我?没有爷爷,那来的爸爸?只认爸爸,不认爷爷,同样是不孝的。我们也欣喜地看到,许多地方宗亲当中的有识之士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修宗谱时发现自己这一地域的先祖的上代,上上上代不知何人何处时,便到处寻祖问宗,天津军粮城的宗亲就是这样找到老家新陂续上宗谱,加入到汾公这个大家族的。追根溯源,汾公就是我们三四百万后裔的根和源,是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的旗帜。
    团结在汾公的旗帜下,我们要学习汾公的“忠孝”精神,即为国尽忠,为家尽孝。这是汾公文化遗产的精髓。为国尽忠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为家尽孝就是要建设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孝敬长辈,孝敬祖先,为子孙作出榜样。
    团结在汾公的旗帜下,我们要重修好汾公祠墓。汾公祠墓是汾公旗帜的具体标志,是汾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汾公魂灵的归位所在。如汾公节度祠,我们将塑立汾公像,以供后裔祭祀缅怀;将展示汾公的生平事迹,以供后裔参观学习 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
发帖
1163
积分
27035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8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04-04
弋阳历史名人:刘汾
刘寿真



2012年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橙黄桔绿,有个机会,去了一趟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车一进城关弋江镇,一眼就看到了清澈见底的信江贯穿市中,象一匹锦缎把弋阳装扮得非常妖娆。两岸花红叶绿,楼房鳞次栉比。一座座横卧江面上造型各异的跨江大桥,在阳光照耀里,宛如道道彩虹。这美丽的风景,难怪不得不令弋阳人自豪,“谁不说俺弋阳好!”

据弋阳主人介绍,更令弋阳人自豪的是,还有那红色的土地,和她那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土地的历史,中国人耳熟能详,红十军团英勇战斗故事,方志敏烈士《可爱的中国》著作,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对于厚重的历史文化,主人告诉我们,他们正在积极地挖掘,让历史的光芒砥砺和教育后人,对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他们自觉自信。在他们随后娓娓道来的历史发掘中,提到有一个名叫刘汾的唐末弋阳人,特别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记得过去看中国《刘氏家谱》时,刘氏的长辈们都说,:“我们中国的四川、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乃至北方的山西、河北、天津的许多刘姓子孙,是刘汾的后人,还有海外不少刘姓的华人,也都是刘汾公的后裔,总数不下三、四百万啊!”“刘汾公是那个时候管辖六省的主官(镇南节度使,即江南军、政、财一把手),他爱民如子,百姓奉为仁惠王”。对于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就在弋阳,这不得不令我们要去弄个究竟。

主随客意,第二天,在主人陪同下,我们一行的车子带着朝阳向着城西北方向奔驰,去这位弋阳名人的故里——弋阳县曹溪镇刘村(古名弋阳县归仁乡新陂里)寻访历史的踪影。车子先平原,后山道,再平地,走了近20公里的样子,一个四面有山,中间开阔的小盆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主人告诉我们,前面村庄就叫刘村,右手方向的山叫旗鼓岭龙头山,唐、宋时期建有刘汾祠、刘汾墓,亭台楼阁一里多路长,都是国家(朝廷)出资建设的。中间这条通往乐平县的水泥大路,自古以来就是一条官道,设有驿站,可想当时这里的热闹与繁华。但是,现在祠、墓破坏严重,荒草凄凄,远与这位弋阳名人的业绩和名声大相径庭。来到刘村,刘汾后裔子孙们知道我们来意后,拿来了他们一搂搂的家谱和史书,向我们讲述那一幕幕历史的故事,讲述他们先祖的业绩和仁爱精神。

刘汾,字伯临,原籍徐州,生于唐末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4年),卒于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幼聪敏好学”,16岁登进士第,23岁授兵部员外郎。唐末至宋初的中国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年代之一。李唐皇帝昏庸无道,宦官专权,朋党争斗,军阀割据,兵匪猖獗,举国混战,民生凋疲,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爆发了王仙芝、黄巢的农民起义。由于起义军素质不高,血洗长安三日,陈尸数万,使黄巢由一个农民英雄成为了一个历史罪人。求安定成为了当时社会人心所属。刘汾作为朝廷将军刘巨容的长子,一方面参加了父亲对黄巢剿战,另一方面,他又与父亲一道作出了将黄巢与广大义军将士区别开来的决定。在黄巢失败的时候,没有在他们的区域内追杀义军和眷属,避免了生灵涂炭。这也为日后"坏“臣相田令孜陷害刘巨容,留下了祸端。

当黄巢兵败溃散江南以后,饱受动乱之害的江南六省,人民群众又更是雪上加霜,狼烟四起,满目疮痍。此时,被派到江南当军、政、财一把手的刘汾,当务之急做了两件事,一是彻底平定了兵乱匪乱,给百姓以安定。二是息兵农耕,不再征战,牧马南山,发展生产。他自己也在饶、信之地(今江西省弋阳县、万年县、乐平县等地)购田置地定居下来,只做地方官,不当挂印帅,尽管朝廷7次下诏。他在江南实行抚恤政策,“亲加劳问,简徭役,宽赋税,民赖以全活者甚众”。(《全唐文》《大赦庵记》)他“居村思耕”,终老山林。没有离开弋阳。

他逝去的时候,许多百姓痛哭流涕,焚香化纸十多里相送。还为他塑像修庙,奉为“仁惠王”。现在,除万年县盘岭“七昭寺”香火千年鼎盛以外,还在上饶水南街和浙江、福建等地发现存有“仁惠寺”,可想当年纪念这位江南军、政、财一把手的景象。朝廷也在他死后赐封兵部尚书,用国库资金为他建节度祠、墓,规模壮观。至今,海内外来此悼念的人,每年仍有成千上万。

采访归来,掩卷遐思,我在想,尽管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千余年,当年的热闹与繁华不再,但其印证现在一句话的道理却是永远的,那就是“金杯银杯,还要看人民的口碑”。历史伟大人物的躯体会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但伟大人物身上“仁、义、礼、智、信”和爱国家、爱人民的中华民族厚重历史文化,却是历史的尘土掩埋不了的,永远会唤起人们对他们崇敬和纪念,永远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和团结力。这也许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我们有薪火相传伟大的中华文化,我们有如此世世代代的伟大人民。时至今日,人们之所以还记住了弋阳县历史上这位名人,正是因为他秉承了中华文化博大的仁爱精神,平息乱局给人民以安定,减免税费负担给百姓以生路,思农耕发展生产给江南以安乐,为人民和国家作出了巨大社会贡献。

.



            (作者:湖北省武穴市  电话18071846069)
发帖
1163
积分
27035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1小时
注册时间: 2007-04-18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4-04
                         都昌名人刘锜与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并称“中兴三大名将”。  


  学术界说法不一,有些根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现就笔者的看法列述於下,供大家参考:
  刘锜之刘氏家族出自江西都昌之说。其根据是:江西都昌县的《刘氏大成宗谱》记载,刘錡是楚元王刘交的第51世孙、江西刘氏始祖刘巨容的第11世孙、都昌刘氏开基始祖刘彦诚的第6世孙。世系如下:刘巨容--刘汾--刘汉胜--刘义广--刘逾--刘彦诚--刘捷六--刘球--刘惟恂--刘仲武--刘錡。
  刘氏祖居金陵(今南京)说法的依据是:台湾《刘氏宗谱》记载,祖居金陵()今南京)、后徙居京兆、蜀汉刘备的二十六世孙刘楚(讳显斋,又名达,更号晦斋),五代时不受后梁之命而归隐。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因长子刘翱入闽任建州刺史,刘楚与三个儿子刘翱、刘翔、刘豳一同入闽,初居建州(今建瓯),后居莆阳,次子刘翔后避居汀州宁化县,三子刘豳肇基建阳马铺,刘楚的后裔繁衍成为刘氏东族和西族,即刘翔后裔称东族,刘翱后裔称西族。至宋,刘楚的十三世孙刘极(字仲武,讳安定)为宋代名将,生有十子,其九子刘锜。刘錡家族就是福建安溪刘氏。其依据是:《温陵芝山刘氏大宗世牒》则记载,安溪刘氏来自号称建州西族的建阳麻沙刘氏,是上述光州大都督刘楚的儿子刘翱的后裔。刘錡的父亲刘仲武是麻沙刘氏入闽开派始祖刘翱的第9世孙。
  根据《长沙县志》、《浏阳县志》等资料记载,刘锜祖籍在江西都昌,1140年,他在安徽阜阳协助太守陈规固守城池,用出奇制胜之法,以两万的兵力破金兵十万,使金兀术狼狈逃窜,与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并称“中兴三大名将”。由于投降派秦桧主和,这位中兴名将被贬任荆州知府,后屡建奇功,又受秦桧等“坏”臣嫉妒,成为荆南(湖北江陵)、潭州(湖南长沙)地方官,其中在长沙任行政长官并掌握兵权。因忧伤而疾,来到霜华山天然岩洞静养,最终死在此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