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UID:97924
-
- 注册时间2023-03-18
- 最后登录2025-08-13
- 在线时间311小时
-
- 发帖317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积分83366
- 贡献值367
- 都币1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17
- 积分
- 83366
- 贡献值
- 367
- 都币
- 1
在线时长: 311小时
|
江城子•村居 文/冯禾英 蛩声阵阵透窗纱,息归鸦,月初斜。心净如莲,灯下慢分茶。素袖盈香持玉盏,消永夜,品笺花。 闲云野鹤驾轻车,远喧哗,醉烟霞。浅笑安然,恬淡度馀华。种菊修篱如隐士,崇简素,忌骄奢。《江城子•村居》赏析 “蛩声阵阵透窗纱,息归鸦,月初斜。”开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乡村夜景图。这阕双调体《江城子•村居》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在当代社会高速运转的背景下,这样的词作不仅是对古代隐逸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一种诗意回应。 词的上阕通过“蛩声”、“归鸦”、“斜月”等意象,构建出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空间。“心净如莲,灯下慢分茶”一句尤为精妙,将内心的澄明与外物的简朴完美融合。这种“慢分茶”的生活态度,恰是对现代人快餐式生活的温柔反叛。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反而失去了细细品味生活的能力,而词中“消永夜,品笺花”的闲适,恰恰揭示了生活本真的美好——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静心感受。 下阕“闲云野鹤驾轻车,远喧哗,醉烟霞”进一步拓展了这种隐逸情怀。作者以“闲云野鹤”自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远喧哗”三字力透纸背,既是对都市喧嚣的疏离,也是对心灵宁静的守护。这种精神返乡不是消极的逃避,而是积极的自我救赎。在当代语境下,这种选择具有特殊的现代意义——它提醒我们,在追逐外在成功的同时,不应遗忘内心的声音。 “种菊修篱如隐士,崇简素,忌骄奢”点明了全词的主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象在此得到新的诠释。词人推崇的简朴生活哲学,实际上是对物质主义的一种抵抗。在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这种“忌骄奢”的生活态度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彰显——真正的富足不在于物质的堆积,而在于精神的丰盈。 纵观全词,作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心理刻画,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返乡之旅。这种返乡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回归农村,而是心灵层面对本真自我的追寻。在当代社会,人们被各种欲望和压力所困,常常感到迷失和焦虑。《江城子•村居》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恰如一剂良方,提醒我们在奔忙之余,也要守护内心的那片净土。 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情感,只有平淡中见真趣的生活实录。这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艺术境界,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所在。当我们品读这样的作品时,实际上是在与古人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从中获得精神的慰藉和启示。 《江城子•村居》以其淡雅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种生活智慧,无论对古人还是今人,都具有永恒的启示意义。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该在心灵深处保留这样一处“村居”,让疲惫的灵魂得以栖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