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6阅读
  • 2回复

趣于兴,乐于思 ——序余乐兴先生的综合文集《彦翁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339
积分
171532
贡献值
391
都币
2
在线时长: 541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芗溪乡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0小时前

趣兴缘于喜欢,乐享源于思考。

第一次听到余乐兴这个名字,应该是在我的孩提时期。那时候,时不时地听到来我家的敏泉大哥跟父亲说起过这个人。他和敏泉大哥是堂兄弟,都是离家不远的彦湾村人。

若是从家族论起来,三湾八份两家都是余氏杰一公的后裔,荣九八公的后人。三湾是炳二公一支的泰七公一脉,而我们八份则是炳三公一支的泰八公一脉,算起来三湾八份是同宗同源的。若是论起家族中的辈分来,我又要比敏泉哥的派别高出几辈。但因了他与我父亲交好,年龄只比我家老爹小了那么几岁,我便一直叫他做大哥,他叫我做小叔佬。

那时候,听他们讲起余乐兴这个人来,似乎觉得其人是很神秘的,能工作在外地吃公家饭的人,是很高大上的。父亲他们讲的话,听在我的心里就只有羡慕的份,并因此让我记住了余乐兴这个响亮的名字,我将来也一定要到外面的世界里去闯荡一番,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再后来,我在南峰中心小学教书时,曾经南峰公社门口碰见过他几次,那时候,他应该是在县农业经济委员会任职期间,经常下基层来检查农业经济工作,人看上去长得白白胖胖,文文静静的,一点也不带臃肿的那个样子,但浑身却书生气十足,倒是挺精神的。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我也因故调到了县城的局机关工作,便时不时地在上班的路上,拟或是在湖边散步的时候遇见乐兴老哥,见了面总要打声招呼再寒暄几句,算作是彼此间的交流和沟通,也在期间了解到他的兴趣广泛,并乐于、善于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将其形成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

记得在这两三年前吧,航宇侄儿曾经跟我在一次闲聊中说到过,乐兴哥创作并出了一部书,书名就叫做《风雨人生路》,他问我读过没有。我说,我都好多年没见到过乐兴哥了,不知他去哪里了,他应该比我大了十六七岁,最近他咋样啊?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能在晚年写出这么一部书来,真得很是令我感动啊。下次见了他,我真的要找他讨本书来好好拜读一下才是……

可不是,心有所思,便日有所应。殊不料,就在前些日子我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问我还记不记得他。我回答他说,虽然很多年没听到过你的声音,但我依稀猜得出来你应该是乐兴哥吧?他爽朗地大声回答我说,老弟,谢谢你还记得老哥我哟。我今天给你打这个电活,是有件事情需要你帮忙解决一下,我之前出版了一本书叫做《风雨人生路》,这次,我特别加进去了一些相关的文稿,特别是一些有关我们余氏家族在全国各地的辈份派别汇编在了里面,希望你能帮我整理一下并再次印刷,老的书名已不合时宜,新的书名由你来斟酌参定可好?我忙不迭地回答他说,这是好事呀。我早听航宇说起过你的这本书,正想要拜读呢。

于是,在隔了几天之后,我收到了老哥快递过来的《风雨人生路》的文本,一番拜读之后,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奔涌,不由得思绪万千……

看着手头上的这部综合性文稿,觉得这是乐兴老哥毕生的心血结晶,也是他一生为文的成果体现,站在文学的意义上来说,这部文集体现了老哥深情浓厚的家国情怀,无私无畏的坦然胸襟,加上他是彦湾村里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翁,故而,我斟酌再三,给这部文稿取名为《彦翁集》。

一直以来,我总以为老哥仅仅是个兴趣爱好多样,总是以欢乐的姿态面对现实生活的一个人,其实,事情远不是我看到的表面那样。平常,原来我只是看到了他生活中阳光的一面,并不知道他历经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苦痛一面。我更没有从生活的更深层次地去认知他,理解他。这是我的疏忽了。

这次,通过对他的《彦翁集》的解读,原来乐兴哥曾经走过了人生中的三个至暗时刻。常话说,人生有三大不幸:幼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令人没想到的是,人生的这三个至暗时刻,他都一一承受过来了,并且还从苦痛的阴影中走出来了。此刻,我的面前仿佛走来了一个历经风雨侵蚀,脸上写满了疲惫,刻满了雨雪风霜,一个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余乐兴先生。

《彦翁集》大体分为以下的几个的章节:《余氏家族字辈派语汇编》《警言智语》《生活随笔》《诗作词赋》《家史家书》《附录》等。

当我走进这部书,首先闯入眼帘的是《余氏家族字辈派语汇编》,他在这里收入了全国16个省市及自治区的数百多支余氏家族,数千个余姓村子里的字辈派语。这是一项多么繁杂而又浩瀚的文字工程呢?他花了多少的心事,花费了多少的精力,才成就了此等大事,这是非具大情怀者才能够汇编得了呀!这对于我们全国余氏家族一脉来说,既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也是值得余氏后裔们永远记住的一次历史性的文化壮举。

当我认真细致地通读他的《谨言智语》篇时,我不由被文章中层出不穷的各种哲理性句子所吸引,一路读下来,妙语连珠,令人惊喜不断。每每读着书中令人心智大开的谨言智语,仿佛让我找到了儿时读《昔时贤文》的那种感觉,身心俱悦,倍感轻松。

“干事业就像怀孕,时间得够,着急了就流产。”这就是乐兴哥做事一贯的平和态度。

“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决不淹没你的光芒;你低我便涌来,决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动我便随行,决不留下你的孤单;你静我便长守,决不打扰你的安宁;你热我便沸腾,绝不妨碍你的热情;你冷我便凝固,绝不漠视你的寒冷。”这就是乐兴哥做人一贯的低姿态。

“人活一世,活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心情。幸福就是一杯水,珍惜了自有甘甜,浪费了淡而无味;心情就是一缕风,简单满足才能不累,看淡了心境自有美丽。在淡然中求满足,在珍惜中求快乐,在真情中求幸福。”这就是乐兴哥做人的一贯追求。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风帆不挂在桅杆上是一块无用的布,桅杆不挂上风帆是一根平常的木,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行动而没有理想是徒走没有尽头的路。”这就是乐兴哥面对生活的一贯态度。

从乐兴哥做人做事以及他面对生活的姿态来看,他是一个执着于自己的人,是一个具有强烈家族情怀,也可以说是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人。众所周知,因为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不就是由无数个不同的族群,无数个不同的家族,千千万万的不同的家庭聚合而成的么?关于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从他的《生活随笔》《诗作词赋》《家史家书》等几个章节中,我无一不能从中读出他内心浓厚的家国情愫,这也是在整部书中连贯全篇的一条主线,他这种对于文字的把控能力,我内心里是十分赞许和称羡的……

由于我个人对于家族字辈派系的孤陋寡闻,仅仅只是对于自家的字辈派语较为熟悉,因而在编审校对全国各地的字辈派语中,只能够对自家一支的字辈派语担负责任,至于其他一脉的字辈派语,也就只好依乐兴老哥收集来的顺序做好编辑工作,通篇删繁就简,以简体字印刷的面貌呈现给读者诸君。

尽管我内心里特别推崇乐兴老哥的《警言智语》篇,但我觉得其文稍有重复之嫌,如果老哥以后再花点心思在上头,将其精简一下,作为单行读本面世,当可产生古代《昔时贤文》刊世的效果,是会给当下的人们一记响亮的警钟的。

通过对《彦翁集》的通篇阅读与整体思考,我倒真觉得一个人的趣兴缘于喜欢,乐享源于思考乐兴老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对于生活的趣兴就来自于他平时喜欢写写画画的业余爱好,以作消闲之用。能够快乐享受生活的幸福感来自他善于思考人生的良好习惯。我真为有这样的一位老哥而欣慰与自豪!

是为序。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40421
积分
45324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1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10小时前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7648
积分
161288
贡献值
363
都币
0
在线时长: 283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9小时前
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