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征名活动已经结束,街心花园也迎来了新生。尽管新旧名称只有一字之差,然而这一个字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家乡的沧海桑田,更映出了老乡们的拳拳之心。
假如家乡也有热搜榜,那么"街心花园征名"一定稳居节前的top 3 。自从征名活动发布以来,自媒体上都是热烈讨论的声音。其中,尤其以都昌在线最甚,那长长的帖文与评论回复令人直呼精彩。不知道的,还以为小小的都昌县城,爆发了什么思想解放运动呢。不过有一说一,看着老乡们的踊跃投入,以及对待活动的认真程度。可以看出,在大事上以及热爱家乡这一块,大家的热情与表现确实没得黑。这些年来大家一直在讨论人才流失,大概意思是家乡的人才都被吸引到了他乡。事实或许确实如此,但是仅从征名这一事情来看,家乡隐藏的大咖也不在少数。而且,最可贵的是那些身在他乡的乡贤们,也关注着这场家乡的盛事。更是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让这场盛事更加精彩。有如此氛围,有如此乡贤,何愁家乡的明天不美好?
不得不说,还是老话说得好:"高手在民间"!这次征名活动,真的是让我领略到了家乡那些隐藏大咖的魅力。他们活跃在各个行业,各个城市,心里仍惦念着家乡的发展。他们在大城市经营许久,眼界视野开阔,同时又挂念家乡,了解家乡的情况。如此一来,就不缺一些能够促进家乡发展的意见与想法。而且当下又是敢想更要敢干的时代,不怕干错,就怕不敢干。我想,相关部门是不是应该多举办一些聚才的活动,将这些资源充分利用。如今通讯与交通已经很发达了,对于人才在哪个城市的硬性要求已经在逐渐软化。只要你胸中有点子有资源,又愿意为家乡尽力,即便远隔千里也不是问题。我也曾去过一些县城,也了解过他们的县域自媒体。总的来说,氛围还是比较沉闷,缺乏年轻人与真知灼见。在这里,希望都线网能够越办越好,担起平台重任。
从孩童时期到现在,我已经记不得去过多少次县城了。但是,要是谈起每次进县城的感觉,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现在的领导班子是越来越亲民专业。就拿这个征名活动来说,这要是放在以前几乎是想都不敢想。如此开放的心态,如此倾听民众的声音,实乃是百姓之福。当然,凡事都不是完美的,这次征名活动也有争议。有人吐槽征名活动征了个寂寞,最后改了个几乎没改的名字。我想,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互相之间还是要多些理解。积极参与征名的人心系家乡,但是他们更渴望离家乡"近"一点。与那些逛着老街心花园长大的人不同,他们可能只是路过过,甚至路过了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参与征名活动,可能就是他们与街心花园交集最深的一次。同时,参与征名而未入选的人也应该理解,相关部门要考虑的东西比我们想的多。
最后,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最近,景德镇出了个"鸡排哥"火爆全网,连官媒也为其站台。在第一眼看到"鸡排哥"的时候,我一度怀疑他是不是都昌老乡?毕竟,家乡在"镇里"谋生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他会的那些(不只是炸鸡排)老家的商贩也会,甚至比他还会。那么问题来了,都昌为什么不能出"鸡排哥"?或者,"鸡排哥"为什么不能是都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