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2阅读
  • 3回复

AI写作:顺应潮流和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865
积分
13897
贡献值
92
都币
0
在线时长: 76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26
一、从工具史看 AI 写作:它只是写作工具的 “最新迭代”,顺应潮流是必然选择
       回望写作工具的演进史,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曾引发 “创作是否失真” 的争议:当毛笔被钢笔替代时,有人担忧 “笔墨温度消失”;当手写被打字机取代时,有人质疑 “书写情感缺失”;当 Word 文档替代纸质稿纸时,仍有人怀念 “修改痕迹里的思考轨迹”。但历史最终证明,工具从未替代创作的核心 —— 它们只是通过降低 “机械劳动成本”,让创作者更聚焦 “思想与情感的表达”。​
       AI 写作的本质,正是这场工具革命的 “最新一站”。前文将 AI 写作与 “剽窃” 画等号,实则混淆了 “工具使用” 与 “创作伦理” 的边界:传统写作中,我们用字典查生词、用参考文献找素材、用思维导图梳理逻辑,没人说这是 “剽窃”;同理,AI 辅助写作时,用它生成初稿框架、核查专业术语、优化语言表达,本质是将 “查资料、搭框架” 等重复性工作交给算法,让创作者把精力投入 “观点提炼、情感注入、个性化表达” 等核心环节 —— 这不是 “偷懒”,而是对创作资源的高效分配,正如农民用收割机替代镰刀,不是 “懒于耕种”,而是顺应农业现代化的潮流。​
       二、AI 写作≠剽窃:创作的核心是 “人类主导的价值输出”,而非 “文字生成方式”
       前文认为 AI 写作 “与剽窃没多大区别”,这一判断忽视了两个关键事实:其一,AI 生成内容的底层逻辑是 “算法对海量数据的重组与创新”,而非 “对特定作品的复制粘贴”—— 就像人类通过阅读千本书形成写作风格,AI 通过学习大数据形成语言模型,最终产出的内容是 “全新组合” 而非 “原样搬运”,这与传统写作中 “借鉴多家观点形成自己论述” 的逻辑一致,本质是 “合法的知识复用” 而非 “侵权”;其二,真正的 AI 辅助写作,核心始终是 “人类主导”—— 创作者需明确写作主题、设定核心观点、调整表达风格,甚至对 AI 生成内容进行 70% 以上的修改与润色,最终呈现的作品里,“AI 的贡献是文字骨架,人类的贡献是思想灵魂”。​
       举个具体例子:一位地方媒体记者用 AI 生成 “乡村振兴报道” 的初稿框架,随后亲自走访 3 个村庄、采访 10 位村民,补充真实案例与细节,再用 AI 优化段落逻辑 —— 这样的作品,文字里有 AI 的 “辅助痕迹”,但核心价值来自记者的 “实地调研” 与 “观点提炼”,请问这与 “剽窃” 有何关联?相反,它让记者摆脱了 “熬夜搭框架” 的疲惫,有更多时间深入基层,反而提升了报道的真实性与深度。前文批判 “冠自己名字的 AI 文章”,真正该反对的是 “全 AI 生成 + 零人类修改 + 不标注” 的投机行为,而非 “人类主导下的 AI 辅助写作”—— 就像我们不会批判 “用 Word 写文章却署名自己”,也不该因少数人的滥用,否定 AI 作为工具的正当价值。​
       三、拒绝 AI 写作不是 “守护原创”,而是 “与时代脱节”:创作的生命力在于 “适应与创新”
        前文强调 “文学领域不应使用 AI”,实则陷入了 “将创作与工具绑定” 的误区。文学的核心价值是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对情感的表达”,而非 “必须用手写、必须零工具辅助”。李白用毛笔写不出 “数字诗”,但这不妨碍他成为诗仙;今天的作家用 AI 辅助写科幻小说的 “星际设定”,也不影响其作品成为经典 —— 因为决定作品价值的,是 “人类是否注入了独特的思想与情感”,而非 “是否使用了最新工具”。​
       更重要的是,AI 写作正在推动写作生态的 “普惠化”:过去,一个普通创业者写商业计划书需要请专业写手,一个乡村教师写教学论文需要查遍图书馆;现在,借助 AI 辅助,他们能快速梳理思路、补齐专业短板,让 “有想法但写作能力有限” 的人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都昌在线网若能合理使用 AI—— 比如用 AI 整理本地民俗资料,再由编辑补充个人记忆与故事 —— 这样的文章不仅不会 “欺骗读者”,反而能因 “技术 + 人文” 的结合,让地方文化传播更鲜活、更广泛。​
       四、理性看待 AI 写作:不是 “放任滥用”,而是 “建立规则”
       驳斥前文观点,不代表支持 “无底线的 AI 写作”。恰恰相反,我们需要明确 AI 写作的 “伦理边界”:比如必须标注 “AI 辅助创作” 的比例,禁止 “全 AI 生成冒充人类原创”,建立 AI 生成内容的溯源机制 —— 这些规则的目的,不是 “抵制 AI”,而是 “让 AI 更好地服务创作”。就像交通规则不是为了限制汽车,而是为了让汽车更安全地推动社会出行;AI 写作规则也不是为了否定技术,而是为了让技术更良性地推动写作进步。​
前文对 “媒体公信力” 的担忧,其实可以通过规则化解:当都昌在线网明确标注 “本文部分内容由 AI 辅助生成,核心案例与观点经记者实地核实”,读者看到的不仅是 “坦诚”,更是 “媒体对技术的理性运用”—— 这种 “透明化” 反而会增强读者对媒体的信任,因为它证明媒体既顺应了时代潮流,又守住了 “真实、负责” 的底线。​
       结语:AI 写作是 “创作的翅膀”,而非 “原创的坟墓”
        写作的本质,是 “人类用文字传递价值”;时代的进步,是 “用更高效的工具实现这一本质”。从毛笔到 AI,工具在变,但 “思想为王、情感为魂” 的创作核心从未改变。前文对 AI 写作的批判,或许源于对 “技术替代人类” 的担忧,但历史早已证明:工具只会让 “优秀的创作者更优秀”,不会让 “无思想的抄袭者变原创”。​
       在 AI 时代,真正的 “原创守护”,不是拒绝工具、固守传统,而是学会用 AI 降低机械劳动成本,把节省的时间投入 “深入生活、独立思考、情感表达”—— 这才是对 “原创精神” 的真正传承,也是对 “时代进步” 的最好顺应。毕竟,李白若生在今天,或许也会用 AI 整理平仄格律,却依然能写出 “飞流直下三千尺” 的千古绝唱 —— 因为决定作品高度的,永远是人类的灵魂,而非手中的工具。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8350
积分
26464
贡献值
100
都币
0
在线时长: 4563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21:54
尽信书,不如无书。过度依赖Ai或沉迷短视频内容的人可能会变“傻”。Ai可能是一把双刃剑,要看使用者“如何持剑”。[目前国内排名前10名的Ai模型准确率均超过67%,幻觉率均低于33%。推理能力越强的Ai模型,往往幻觉率越高,推理模型平均幻觉率≈非推理模型平均幻觉+10%。]

发帖
865
积分
13897
贡献值
92
都币
0
在线时长: 768小时
注册时间: 2009-08-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1:25
回 chinjingo 的帖子
chinjingo:楼主这样杠就没意思啦,大家没人否定AI的作用和功劳。国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规定: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内容,必须通过显式标识“AI生成“。这几天看了你发出的不少文字,均不合这个《人工智能生 .. (2025-09-26 20:54)

我可不是抬杠,我一开始就说了我借助了AI工具,但主要内容和核心框架都来自于我自己的构思,我只是利用AI帮我完成了这些帖子,完成后,我基本上都从头到尾修改了一遍,符合我的意思,我才发出来,你以为我就是顺手复制粘贴逗你们玩吗?我本人的写作能力并不差,只是针对这种公文式的帖子,没必要每个字都需要自己去码,除非是脑子进水了才会这么干,我只要确认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来自于我本人的表述即可。杨求贵网友有些视AI如洪水猛兽,实则是他没有看到AI 时代来临之后,写作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如果我们不能适应这种潮流,早晚是要被淘汰掉的。
很多所谓的作家,还抱守故旧思想,靠着一个字一个字去码,去绞尽脑汁向杂志社发表文章, 然后在作协一步步升级,便视为终身奋斗的目标,殊不知当今AI时代,那些杂志社也早就变成穷衙门,快要被时代淘汰,这便是我不愿意靠写文章投稿混作协的原因。
总之一点,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正视AI对于写作的帮助,而非猛兽,这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以后那些平庸的所谓作家们,基本上都会被时代淘汰,像今天下午在线上的几个喷子,啥也不懂,张嘴就来,以为我利用AI是犯了多大的罪过,最终这些喷子必将沦为小丑。


发帖
14064
积分
10552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9小时
注册时间: 2005-09-24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0:54
楼主这样杠就没意思啦,大家没人否定AI的作用和功劳。国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广电总局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规定:所有AI生成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虚拟场景等内容,必须通过显式标识“AI生成“。这几天看了你发出的不少文字,均不合这个《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规范。我就经常求助、引用Deep seek的数据,但我第一句就注明以下文字来自人工智能,版主还为我的人工智能回复置过顶、加过分,更没有人骂我。
规范就好了,不值得又来一个长篇大论,你不累,看的人都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