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阅读
  • 2回复

鄱阳湖畔的“三代讲台”:一家四人 接力守护湖区孩子的远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3772
积分
874651
贡献值
2421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7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09
   鄱阳湖的晨光,掠过江西都昌县周溪镇的乡村田野,洒在周溪镇中学的操场上。曹臻正陪学生打乒乓球,孩子们的笑声裹着湖风飘远——这一幕,像极了他小时候跟着爷爷、父亲在校园里的模样。从1952年爷爷曹建国老先生踏上讲台,到父亲曹乐生深耕乡村教育近40载,再到曹臻与妻子邱阳燕并肩坚守,一家三代四人,用73年的时光,在鄱阳湖畔写下了一曲乡村教育的“坚守者之歌”。

  “小时候总跟着爷爷、爸爸在学校转,听学生们恭恭敬敬喊‘老师好’,就觉得这职业特别光荣。”1986年出生的曹臻,童年记忆里满是校园的印记。爷爷曹建国1952年从部队转业后,走上了三汊港镇中心小学的讲台,后来又调到周溪一中(现改为周溪中学)任教;父亲曹乐生1980年接过教鞭,2001年从周溪中心小学来到周溪中学时,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和一个厨房”,他看着泥巴地变成塑胶跑道,砖瓦房变成了水泥楼、装上多媒体,把半生精力都用在了这片湖区校园里。
   耳濡目染间,“当老师”的种子在曹臻心里生了根。2007年从九江学院毕业后,他毫不羡慕城市的繁华,径直回到家乡,成了父亲的“同事”。“周溪是我的家乡,这里留守儿童多,我是周溪人,就得为家乡的教育出份力。”曹臻的话朴素得像鄱阳湖的水,却透着一股子执拗。

   这份执拗,藏在他对学生的“格外上心”里。周溪中学的学生中,近八成是留守儿童,曹臻不仅教他们课本知识,更成了孩子们在学校的“监护人”:哪个孩子父母在外打工、性格内向,他会多找机会谈心;哪个孩子作业拖沓,他会盯着认真做完;有学生拿着进步的试卷跑过来报喜,他比自己拿了奖还激动。
   更让人动容的是,曹臻和妻子邱阳燕的“双向选择”。1986年出生的邱阳燕2009年成为周溪镇的一名小学老师,夫妻俩每年都有去县城任教的机会,却一次次选择留下。“待久了就舍不得了,知道哪个孩子需要多问一句‘作业会了吗’,哪个孩子得哄着才肯开口说话。”邱阳燕说,夫妻俩把两个孩子送到县城由父母照顾,周末才能团聚,女儿曾对她撒娇“别当老师了”,可女儿写作文时却骄傲地写:“我爸爸教大哥哥大姐姐,妈妈教小朋友,他们很厉害!”孩子的理解,成了夫妻俩最大的慰藉。

   在曹臻家,“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三代人的“接力赛”。爷爷那代,要让湖区孩子“有学上”,哪怕用黑板擦、粉笔头也要撑起课堂;父亲那代,要让孩子“学明白”,骑着自行车家访,把知识点掰开揉碎了讲;到了曹臻夫妻俩这代,他们想得更远:“不光要教知识,还要教孩子怎么面对生活,告诉他们坚守脚下的土地,也能看到远方。”
   曹乐生至今记得儿子填报师范专业时的场景,他只说了一句话:“选择当老师,就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如今看着儿子在讲台上的模样,看着儿媳耐心辅导学生的身影,他总忍不住感慨:“接力棒交对人了。”

   放学后的家里满是烟火气,邱阳燕忙着张罗晚饭,曹臻总会主动上前搭把手;夫妻俩晚饭后散步,聊得最多的还是学生:“那个不爱写作业的孩子,今天主动交了作业,得好好表扬”“那个内向的女生,今天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了”……
   从爷爷的“启蒙”,到父亲的“深耕”,再到曹臻夫妻俩的“创新”,一家三代四人站在湖区讲台上,守的从来不是一份简单的职业,而是“让每个乡村孩子都有被托举一把的机会”。正如曹臻所说的:“爷爷、爸爸,接力棒我拿稳了,会一直教下去,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鄱阳湖畔的风还在吹,讲台上的灯还亮着。这三代人的坚守,是无数乡村教师的缩影——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付出,为湖区孩子点亮了通往远方的路,也为新时代乡村教育的发展,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


来源:都昌县融媒体中心 江建峰 江传曌 曹紫怡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26948
积分
160584
贡献值
362
都币
0
在线时长: 280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20:18
赞一个!!!

发帖
5911
积分
182513
贡献值
1374
都币
0
在线时长: 7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6-07
我的老家
南峰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21:27
鄱阳湖三代师颂
文/冯期武
鄱湖波映讲台情,三代传薪烛火明。
粉笔无言书日月,教鞭有爱系舟程。
守仁稚子心扉启,换得荒原桃李荣。
莫道乡庠天地小,风清万顷送鸿声。
注:这首七律以周溪镇中学曹臻老师一家四人“三代讲台”,用73年的时光,在鄱阳湖畔写下了一曲乡村教育的“坚守者之歌”为素材,通过“波映讲台”“三代传薪”点明地理与传承主。颔联以“粉笔”“教鞭”具象化教学日常,暗含时空耕耘之志;颈联“守仁”“换得”凸显留守儿童教育的奉献与成果,尾联以湖风喻教育远播,呼应“守护远方”之旨。全诗押平水韵(下平八庚),中二联工对,平仄合律,以意象叠加传递三代师者深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