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阅读
  • 6回复

传家训扬新风之544丨“村庄里的抗战”左里镇龚家圈村:唱文词戏的鼾狗夫妇狭路相逢勇斗日本侵略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01340
积分
1380573
贡献值
1180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2小时前

【家训家规】处事和,待人敏。为学勤,为师尊。饱诗书,明理亲。近君子,小人敦。勿作恶,多行善。人不欺,勿结怨。退一步,天地宽。少空话,做事专。身必躬,志当远。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中华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换来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山河日新,但血与泪的记忆不能忘、不敢忘。 整整80年后的今天,我的都昌“村庄里的抗战”刊发左里镇龚家圈篇,叙记一个叫鼾狗的村民,在1939年与日本侵略者狭路相逢,勇斗日寇的故事

   左里龚家圈人龚鼾狗,显然称的是其小名。鼾狗,也被依音写成汗狗、憨狗。鼾狗派名叫昌华,父为“先”字辈,子为“继”字辈。都昌龚氏从第20世至40世的派诀是“世国正一本,乾坤永太平。先昌继蕃盛,荣锡显明君”,20个字串起来的意思期盼的是国泰民安、家族昌盛。
  祖祠门楼

   关于鼾狗夫妇勇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我们先来摘录两个版本。
   一是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由都昌县党史办编辑的《中国共产党都昌历史》(第一卷)“第三篇抗日战争时期”中,留下如此文字:“日军残暴的行径,激起了都昌人民强烈的愤恨,自日军人侵都昌后,群众自发的抗日斗争一直没有停止。1939年8月27日清晨4时多,左里龚家圈村的龚昌华(绰号汗狗)与其妻在刘逊桥村做戏回家,在路过江景秀村时,遇到一个日本兵,这个日本兵竟上前强奸龚昌华的妻子,龚昌华一把抱住这个野兽,其妻拿出一把剪刀,狠狠将他刺成重伤。次日,日本兵出来报复,因找不到人,将江景秀村97间房屋付之一炬。”
祖祠外墙

   二是1992年9月由都昌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主编的《都昌文史资料》(第二辑),收录有黄世南先生所撰《左里沦陷及全县军民抗日救亡运动》。文中如此叙述:“龚家圈村民龚鼾狗,富民族气节,喜爱演地方戏。日寇入侵后,他在旧山一带教习文词戏,并自编了一些戏目,作抗日宣传鼓动工作。1942年2月,龚夫妇2人到涂家徒弟家拜年,路遇一日本侵略者身背六子左轮短枪,见龚之妇眉目清秀,便拦住去路,企图强奸。龚使出浑身之劲,一脚将日军踢翻在地。日军连放六枪,打中龚的脚跟,龚即同日军扭打,趁机夺得手 枪抛入水池,令老婆在包裹内取出剪刀,用力刺破日军咽部。日军鲜血淋漓,昏倒在田沟里。龚疑敌已死,方离去。尔后,日寇不分皂白,放火烧了两个村庄。日寇虽采取了报复行动,但龚鼾狗孤身斗顽敌的英勇行为,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2025年8月11日本文作者(左)在村中采访

   2025年8月11日,笔者专赴左里镇源树村委会龚家圈村采访村史,“村庄里的抗战”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村民龚满泉、龚矮子(继镜)讲述的村上鼾狗勇斗日本鬼子的故事与史志所记情节基本相符。这里,来辨析几个细节:一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到底是哪年?都昌党史记载具体到了“1939年8月27日”,应该是有其准确的出处。二是为什么日寇的报复是烧了龚家圈的邻村江景秀村的房子?因为龚鼾狗勇斗鬼子时,除了鼾狗夫妇,当时没有其他人在场,受伤的日本兵事后也认不出是谁干的,只得把残暴施于事发地的江景秀村。三是鼾狗的后半生是怎样度过的呢?鼾狗是个膂力过人、心灵手巧的农民,早年在景德镇卖过肉、开过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乡间做过酒糟卖,还替人包 过黄烟杆的铜嘴。村民记得他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上过来龙水库的工地。晚年得胃癌,被折磨得痛不欲生。村民记得大概是1973年前后,鼾狗遽然告别人世,享年80岁。这样算推,鼾狗1939年与日本侵略者搏斗时,正值40多岁的壮年。
祖祠正门

   左里在1939年至1942年是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在这片土地上蹂躏了三年多,百姓灾难深重。龚家圈又与北庙湖南岸的“国统区”隔湖相望,激战硝烟滚滚。龚家圈祖祠上方“渤海世家”的青石板门楣上,至今留有数个弹孔,见证着抗战时期这方水土的烽烟。上了年纪的村民讲述,当年日寇在巴家山一带的社火冲有哨棚。龚家圈的龚昌荣有一天在大山垅犁田,山峦岗哨里的日军“呯”的一枪,将昌荣手中的犁尾打断了,吓得他牛也不顾了,往家里躲。
  

   龚鼾狗(昌华)孔武御侮的血脉偾张里,有龚家圈先祖的家风传承。且来溯龚家圈之村史。
   都昌龚姓承袭“渤海世家” ,奉后唐龚愈(887年——977年)为一世祖。龚愈十三世孙龚朝二(约生于1240年)于元至元年间由南昌蓼州迁都昌县金街岭。龚朝二曾孙龚子忠(1390年——?)于明宣德年间由县市金街岭迁桃源乡甘思港,其次子仲旭、三子仲晖、四子仲昱留居甘思港,形成今天的左里镇源树村委会甘思港龚村,长子仲昭于明天顺年间由甘思港迁苏山龚家畈(今属苏山乡坡垅村委会所辖)。都昌龚氏宗谱有“石嘴头仲明公支派”,龚仲明(1417年——1482年)是龚朝二的另一曾孙龚子邃(1395年——1439年)之次子,子邃公于明正统年间由县城金街岭迁石嘴头,次子龚仲明留居石嘴头,形成石嘴头龚家,今属左里镇源树村委会所辖。龚子忠十三世孙龚坤伦,生于清乾隆五年庚申年(1740年),殁于道光十一年辛卯年(1831年),享寿91岁,在那个年代算是高寿之人。龚坤伦于清嘉庆年间由桃树岭迁龚家圈,现有村民420余人。从龚坤伦之父龚乾光这一辈开始,龚家可谓书香门第。龚乾光是国学生,也就是在当朝的最高学府读过书。谱载其被“例赠修职郎”,“例赠”是封建王朝的推恩制度,是龚乾光故去后朝廷因其子龚坤伦的荣耀,而敕命父亲同儿子相当的官宦,“修职郎”是清时正八品的文官虚衔,相当于如今的正科级。龚坤伦执着于功名之路,韧劲动人,他在嘉庆庚午年(1810年)中举,是年已是古稀之年。第二年(1811年)参加会试,嘉庆帝赐其“国子监学正”。国子监是中国古代官方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始于隋朝,延续至清末;“学正”是国子监的基层官员。龚坤伦领赐国子监学正,例授修职郎,从级别上来论,是正八品,在县令级别之下。在如今的龚家圈祖祠内神龛上方,挂着一块鲜红底色的“恩考取国子监学正”的长方形木匾,是2015年腊月村民重立的,右侧书小字体“嘉庆辛未年时茂立”,清嘉庆辛未年即公元1811年,这一年龚坤伦已是71岁了,“时茂”即他的名号,龚坤伦名时茂,字尊五。原匾1998年发大水冲毁了,龚家圈人为敬崇祖先而重立彰显祖德之物件。
重立的龚坤伦“国子监学正”匾

   在龚家圈村头,清道光年间曾树立一座旌表牌坊。顶上一层书“圣旨”二字,显示着是皇帝敕建,中间四字“崇奖冰操”揭示主题,靠近门坊上方的字叙说了事项“旌表故儒龚坤化妻陈氏贞节”。龚坤化是龚乾光最小的第七子,也就是作为长兄的龚坤伦之幼弟。他“业儒”,也就是崇尚儒学,或许在家乡是一名私塾先生。我们来从谱载的龚坤化夫妇的生殁年份,就可知晓这贞节牌坊压着的是多么沉重的人性,形同枷锁,羁绊无比。龚坤化生于清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年(1768年),殁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年(1792年),青春之花在24岁时便夭折了。妻子陈氏与他同年生,殁于道光廿六年丙午年(1846年),享寿78岁,也就是她从24岁时守寡,至终历54年。陈氏与龚坤化生二子,长子幼殁,她在漫长的守寡岁月里,与幼子龚永蒸相依为命艰难度日。龚氏宗谱陈氏“奉旨旌奖节孝建坊”,八个字凝冻了她的人生。陈氏节孝牌坊式样在谱牒里有图保存,据龚家圈老一辈村民讲述,此牌坊后来被雷击不存,老天也对殛人的封建礼教予以痛击?
清道光年间陈氏节孝牌坊谱乘存图
  

   “龚家圈”村名中的“圈”,大有说法。
   龚坤伦生五子,皆以草字头字取名,依齿序为:永藻、永芹、永蕃、永芬、永苏,其中老二永芹幼殁。龚家在老大龚永藻的带领下,立景德镇烧窑发家。财源滚滚,从昌江到鄱阳湖,一如涛兴浪涌。龚氏兄弟四人携了银两回家造宅,一人一幢,分处祖厅两边,一侧两栋,还有另两幢合用的偏屋。四栋房宅同一天上梁,热闹非凡。正门就面向石嘴头港,后背有桃树岭撑镇,四周是广阔田畴。四兄弟将宅群留足坦场,四周砌起圈墙,与祖厅正大门处开辟有圈门。圈墙除了建筑规制上的美观气派,还有实用功能,就是防御外人侵扰。平日里龚家男人们都在外创业强家,留在家中的老幼有了院墙之护佑,便安定了许多。庭宅屹、圈墙立,村名也便称作了“龚家圈”。
圈墙遗迹

   大约兴建于220年前的龚家大院历岁月风雨不存。村中祖祠仍完好保存了下来。1998年大水过后移民建镇,龚家圈村民的房子重新规划建在了一公里许路外的高处,永避水患。所以年节庆典,村民仍要至老祖祠祭祀祖先。那圈墙还能在荆棘丛中觅见残垣。
   龚家圈的祖祠门楣上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弹孔,嵌入了国耻家恨的印迹。门楼外的丰收田野里,激荡着“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的东风……
1988年戊辰版《龚氏宗谱》载龚家圈祖先坤伦公



来源:图/文 汪国山
九江都昌发布
1条评分积分+10
笑看风云 积分 +10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 3小时前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7207
积分
36546
贡献值
1134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79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32分钟前
永志不忘这段屈辱历史

发帖
14026
积分
10456
贡献值
88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35小时
注册时间: 2005-09-24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3小时前
“左里在1939年至1942年是沦陷区,日本侵略军在这片土地上蹂躏了三年多,百姓灾难深重。”


政府应考虑在左里修建抗日纪念馆,收集当年百姓抗日的英勇事迹;用科技手段还原当年日本鬼子(暴)行,诸如活埋、穿手心、活人靶等等;收集遇害名单建纪念墙或碑。纪念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我们后辈奋发图强、永志不忘这段屈辱历史。










发帖
26115
积分
159699
贡献值
361
都币
0
在线时长: 274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30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3小时前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

发帖
37865
积分
42767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0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3小时前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发帖
8240
积分
26171
贡献值
99
都币
0
在线时长: 44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4小时前
晚清政府腐败导致被列强侵略、平民百姓遭难。[上世纪初,绝大多数中国人不识字,识字的人多半在研究“诗、经”,不在研究“数、理、化”。上世纪许多留过洋的中国人扭转了乾坤、改变了国运]

发帖
2051
积分
79037
贡献值
263
都币
0
在线时长: 6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9-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5小时前
记载详尽!点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