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4阅读
  • 0回复

我的都昌县城生活日记:9月1日开始强制缴纳社保,我们这些个体户何去何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33458
积分
867128
贡献值
23995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62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7小时前
   看到国务院新修订的《社会保险缴纳管理条例》白纸黑字写着:"9月1日起,强制参保,不得放弃",我那悬着的心,总算是正式被塞进了冰窟里。通知里那句"个体户也必须为劳动者购买社保",像一根铁尖针,把我刺得直难受、坐立不安。
   我知道国家的意思,铺好最后一道安全网嘛,养老、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人生的开挂"五件宝",谁不想要?有调研数据表示:没稳定保障的孤寡老人,活得难的占17%,有连续15年社保的,11%。这账,往长远看,占小本生意那,划算!
   可账本翻到眼前这页,在小县开了个店的我,嘴里泛了苦味,不是想占小便宜,是这现实的骨头,太硌人。"强制参保",四个字轻飘飘,落在我这小本生意上,就是沉甸甸的真金白银。请个员工,在我们这儿,满打满算也得开三千块出头。以前,这三千块就是实打实落到员工口袋里的。现在呢?强制参保,员工自己先扣掉五六百社保费,拿到手就剩两千四五百。他乐意吗?换你,你乐意?
   别提我了。给员工交的单位部分,五险,每人每月至少再往里掰900到1100吧。就拿我们县城的早餐店来说,请3个员工。以前每月人工成本一个月才九千呢,现在?光社保这一块,晃悠晃悠,每月直接多往里撞3、4千!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那薄得跟梧桐叶一样的毛利,哗啦啦的,直接就少了一小半!这哪叫交社保,跟给本就狭窄的腰眼上再抹了一层铁皮一样啊。
   隔壁街上的卖水果的老王,做美甲的小李,有几个不忧心忡忡?大家伙儿在茶余饭后讨论的手段,不外乎"换人"、"改成兼职"、"让自家亲属顶岗"。可那只是治标,能撑久?亲属的脸面不花钱?兼职的服务能和专职一样?说白了,是我们的生存空间,又被硬生生挤占了一块。
   我知道,那些正规的大型公司们,气定神凝。他们本来就在方子里烤面包,新政出来,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碗沿上溅了两滴水,不起一丝涟漪。可我们,死死扎营在马路边、巷角尖,靠一碗面、一筐果、一双灵手挣夹心钱的小本营生们,才是被逼上刀山的人啊。用工成本这把尺子,对于我们,是生命和死亡的距离。
   谁不想给员工一份稳定的保障?见他们早出晚归,我们也盼着老了能养老,病了能医。这"强制"的美意,却成倍增长了成本,突然像块大石头,压得我们这些小舢板喘不过气来。我们呛水了,不是为了反抗"保障",而是在生存的夹缝里,苦苦寻找一个支点。那中间的酸酸甜甜,也许只有同在这片海里扑腾的小商户,才认这个理。
   这回改革的风吹过来,对于像我们这些个体户和微小公司老板来说,恐怕短期内真是"压力山大"。寒风中挺着。
   不过,好像也听见了回声。据说从北京到广州,都在琢磨着缓冲的法子:少收点用人成本?给低收入的人家加点政府补助?如果这些能落定,就是雪中送炭的及时雨。
   静下来想一想,我倒是认这个理。现在认这个理。勒紧点裤腰带,咬牙把这社保的钱挤出来,给员工们缴上,也是在给自己、给他们,存下一份稳稳当当的保障。那保障,比那些天花乱坠的理财产品都实在,都认理。那兜住的,是风雨飘摇时的底,是晚景不至于凄凉的根。
   政策的大船已经起航,那彼岸是公平、保障的彼岸。我们这些小舢板,抱怨归抱怨,忐忑归忐忑,最终也得调整风帆,努力跟上。
   说到底,所谓担当,不就是看清了远方的灯塔,哪怕眼前风浪再急,也咬着牙,把该负的责任扛起来,把该铺的路铺好吗?
   现在,是得再想想办法,开源节流,把这笔"未来投资"的成本,从牙缝里省出来、挣出来了。路,总得走下去。(溪畔志坚 曹志坚)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