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2阅读
  • 4回复

[散文]程浪畈的古韵新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8
积分
127739
贡献值
6
都币
0
在线时长: 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4-09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5:52
          程浪畈的古韵新章
    赣北武山南麓,都昌县治东北四十里,八百年光阴在此沉淀。长平畈(今张岭水库坝附近)——程氏宗脉肇基之地,家族史诗自此发端。
    一、 开疆拓土,肇基立业
    南宋开禧二年(1206年)一个万籁俱寂的早春夜晚,长平畈一间朴素的农舍里,一声清亮而有力的婴儿啼哭,骤然划破乡野的寂静。程辛一公(1134-1187)之长孙程百一(1180-1253)及其贤妻段氏,迎来了第四子——程再四(1206-1265)。新生命的降临,不仅为家族添丁进口,更悄然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家族迁徙与开疆拓土的序幕。
    程再四,字时昌,自幼聪慧果敢。时光流转,他出落得体格健硕、意气风发,十七岁时迎娶温婉贤淑的夏氏,不久得子程玄五(1223-?)。
    南宋时期,北方战火频仍。南迁难民带来先进农业技艺,目光敏锐的程再四从中洞察发展契机。然故土长平畈地狭土瘠,抱负难展。为家族长远计,他亲往勘察、说服族人,毅然决定举家南迁,另辟新基。
    一个晨光熹微的黎明,程再四携妻夏氏、子玄五,赶着装载家当的牛车,怀着憧憬与不舍,踏上南迁二十里外榆木畈的征程——程氏家族新篇章,由此展开。
    初到榆木畈,葱郁的榆树、茂密的灌木与丛生的杂草错综交织,先祖却视若珍宝,决意扎根。他带领家人在“树下”搭建茅屋,披荆斩棘,清除乱石,翻松土地,以非凡毅力垦荒为田。
    在先辈拓荒的基业上,历代族人辛勤耕耘,纵使历经天灾战乱,依然坚韧不拔。种植稻麦薯豆油菜,栽桑种茶,为榆木畈繁荣打下基础。汗水浇灌出千亩良田,荒凉之地焕发新生。族人生活自足渐富,人烟渐稠,村落成为世代根脉。先祖以开拓精神、实干壮举为家族奠定根基。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为榆木畈奉献一生的始祖程再四,在深爱的土地上安然离世,享年六十。他的离去,如夕阳西沉,虽带走余晖,却留给后人无尽的怀念与敬仰。    
    南宋末年,榆木畈地形似船,为稳固这“木船”,少数族人西迁一里,取名“桩浪畈”,寓以木桩缆绳稳固木船之意。为祈愿子孙繁衍、安居乐业,榆木畈遂更名“程浪畈”,寓程氏后浪推前浪,村庄自此渐趋稳定,人丁日益兴旺,成为先祖肇基创业、后世瓜瓞绵延之根。
    元朝末年,社会动荡。村西两里饶家山土匪盘踞,劫掠乡里。程才一夫妇不幸罹难。其子程伯厚、程伯远兄弟,年幼失怙,复仇的种子深埋心底。为防斩草除根,兄弟被姑母隐姓埋名收养于土塘岛山涧,苦读习武十余载。后变卖家业,雇请壮士,联合族人夜袭饶家山,成功处决匪首“饶元帅”,捣毁匪巢,终报血仇,兄弟恢复程姓,重返程浪畈定居。县令盛赞其忠孝两全,传为佳话。此份血性担当,在后世家国危难中愈显炽烈。
    南宋时期,程浪畈属二十都,元代改隶十五都。
    二、 兴业昌文,武备彰德
    宋元根基既定,程浪畈在明清两代迎来文教昌明与武备彰显的双重辉煌。明正统三年(1438年),程再四第八世孙程万三,仁义慷慨,斥巨资助建毁于兵燹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全国四大书院之首),其名镌于书院现存石碑,永载史册,泽被后世。此善举开家族崇文重教之风,影响深远。
    除了崇文重教,家族亦留下诸多传奇。据传,中房街一殷实大户为庇佑后人,将金银深埋古井,知情人施咒守秘;村北有长九棵大树的王姓坟地,被视为严重阻碍程姓发展的“风水煞”。村中智勇之士挺身担当,星夜伐倒九树,聘请巧匠,用此木原地兴建起雕梁画栋的程氏大宗祠,九树化梁柱,既遂心愿,亦成家族凝聚象征。这些故事虽带传奇色彩,却折射出族人对家族兴旺的深切期盼。
    清代村庄格局渐成规模,人丁兴旺。建筑工艺考究,绿柳绕宅,曲径通幽,融自然野趣与人文匠心之美。相传乾隆帝微服南巡途经,钟情此地,曾短暂寓居。居所被后人尊称“金銮殿”,为古村陡增尊贵与神秘。
    德高望重的乡绅程世谦(1824-1904)毕生致力于创建团练,率青壮操练巡护,保境安民,因剿贼有功,获清廷“团练奖赏五品衔”,事迹载《都昌县志》。
    忆往昔,江洲(今九江)至景德镇古驿道贯穿村庄南北,“街上”熙攘喧嚣,行人商贩络绎,车马如织,青石板、老店铺,市井烟火气浓郁。连通山里的“中房街”也别具韵味。村中榆木“树下”,是农人小憩、老者闲聊、孩童嬉戏的乐土。为防匪患,村西筑起挺拔坚固的“白门楼”,连接围墙,环护村落。“洲上”田地,乡亲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大房、中房、细房、后房、岂房等各支族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团结和睦,共同勾勒出程浪畈生动的乡土生活画卷。
    程浪畈清属孝行乡十五都,民国属源头乡。
    三、 血火淬炼,融入洪流
    及至近现代,时代洪流奔涌,程浪畈的故事也在血与火中淬炼出新的篇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十军转战至此,程浪畈成为第四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众多村民投身革命。1930年10月,盐田畈反动武装头目陆仕郊率保安队假扮红军,在瑄公祖堂诱捕本村程世亿、程宣美、程周干、程周松四位乡苏维埃政府干部、赤卫队骨干,于村南土地庙前残忍杀害(其中一人惨遭斩首)。英烈以生命诠释忠诚,牺牲成为程浪畈人心中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此后,众多有志之士前赴后继,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等战场,其壮举感天动地,永励后人。
    程浪畈近现代区划沿革:1930年设为四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3年属环山区源头乡。1949年属三区和平乡程浪农会。1952年属盐田四区程浪农会。1954年合作化时期先后隶属龙星、广星初级社、永光高级社。1956年属土塘区程浪乡。1957年程浪乡与马涧乡合并为鸣山垦殖场。1958年并入张岭乡程浪大队。1962年改属鸣山公社程浪大队。1971年改隶红心大队。1981年恢复程浪大队。1984年正式归属程浪村民委员会至今。
    四、 古韵新颜,生态家园
    进入新时代,程浪畈迎来新蜕变。今日程浪畈,山环水绕育丰饶,气候温润自怡人。青山的雄浑与溪水的柔美相映成趣,田园风光宁静而雅致。2012年,程浪畈荣膺“省级生态村”美誉。
    穿越八百年岁月烟云,程浪畈不仅风光旖旎,更散落着明清遗珍。虽历经沧桑,仍无声诉说着村庄兴衰往事,守护着绵延不绝的文化根脉。
   如今,程浪畈已发展为近四百户、超两千人的大村落,据2025年谱牒统计,程姓人口占全县程姓总人口的13.5%,为都昌县第一大程氏聚居地,人丁兴旺。医疗、教育、购物、休闲、文娱、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村内道路纵横,351国道依村而过,驱车片刻可抵达高速入口与火车站。
    古驿道旁建起村民文化广场,昔日搭建茅屋的"树下”,如今榆树繁茂依旧,仍是村民相聚的乐土。新老时光在此相拥,青石板与水泥路新旧交融。昔日茅屋蜕变为闻名遐迩、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村民安居乐业,生活红火,田间地头、村头巷尾,生机盎然。
    五、 薪火永续,再谱华章
    缅怀先祖,秉承传统,2024年4月,民营企业家程幼生率先倡议兴建村口牌楼,程功林、程壬寅、程利民等乡贤响应,村民踊跃捐资70余万元。历时五个月精心营造,2024年9月,一座气势磅礴的大牌楼(三门五楼八柱,高13.9米,宽15.8米)傲然矗立村口。檐牙高啄,斗拱饰以琉璃,典雅庄重,其恢宏气势省内罕见。她不仅是程浪畈的地标、名片,更彰显着团结精神与文化自信。
    牌楼的矗立,唤醒了血脉深处的共鸣。程浪畈作为祖源地,正积极行动:通过谱牒对接、网络寻亲、组织清明祭祖恳亲会等方式,联络散居四方的程姓宗亲,让外迁族人感受家乡温暖,共享家族荣光,守护八百年血脉传承。系统梳理谱牒文献,考证家族源流与迁徙轨迹,挖掘先人事迹,增强文化认同。
    村里成立程浪畈理事会,凝聚能人乡贤之力,组织捐款,为孤寡老人改善生活,送去关怀;资助困难学子,奖励优秀大学生,托举未来的希望。这些暖心行动,发扬了邻里互助传统,更让村庄凝聚力生生不息。
    
    程浪畈八百年沧桑,是一部族人辛勤耕耘、拼搏奋进的壮丽史诗,是中华农耕文明坚韧图存、薪火相传的缩影。这里不仅是程氏家族的根系所在,更是梦想与希望的精神家园。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崇文重教的价值追求、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血脉,激励程浪畈人以牌楼为新起点,继往开来,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光彩,家族文脉如村前溪水,永续奔涌!
    
(撰稿人简介:程远,又名程爵新,1960年7月生,程浪畈街上人。恢复高考后程浪畈考入重点本科院校第一人,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职称,县林业局退休干部。2025年都昌县程氏宗谱修缮参与者)。
2条评分积分+3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9小时前
都昌零距离 积分 +2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昨天 17:04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36108
积分
41010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8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9小时前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18
积分
127739
贡献值
6
都币
0
在线时长: 80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4-09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昨天 21:27
谢谢你的加分!

发帖
8165
积分
25943
贡献值
99
都币
0
在线时长: 43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昨天 17:15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

发帖
33134
积分
859117
贡献值
23779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44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昨天 17:04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