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狮山街上有两个卖鸡的,都是中年妇女,就在狮万公路与狮中公路交汇处。一个在有高压变电器的公路那边,一个在有棵大樟树的这边,一个用录好音的喇叭喊“卖菜哟,乌腌菜,豆荚得,干萝卜丝得,山橘得花,薯粉,卖鸡,卖鸽得,屋里养个老鸽得”,一辆大板车,车上的笼里有四五只鸡,七八只鸽子,另搭一块木板,木板上堆满了一袋袋晒干的农家菜。一个用录好了音的喇叭筒喊“卖鸡,老母鸡,下蛋个鸡,仔鸡公得,卖鸽得,卖辣椒壳得,干茄得丝,豆豉,乌腌菜得,薯粉”,所有的干菜堆在一个篓子里,一个铁笼里装有五六只鸡,另一个铁笼装有上十只鸽子。
以前一大早,两个喇叭竞赛似的,谁也不服谁,后有爱睡晚觉的人实在忍不住了,叫她们把喇叭声音调小点,现在是走近了才听得喇叭声,其实她们不喊,路过的人都知道她们卖的是什么。就是喇叭声音再大,平时也是冷冷清清的,因为除了这里摆着鸡,还有很多农户也有鸡卖,真正的土鸡。
这天清晨,我走在两个卖鸡的马路边上,听到又一个版本的卖鸡喇叭声,“卖鸡,乌骨鸡,芦花鸡,家里养的鸡”,我朝卖鸡的声音看过去,一个身高有一米八左右,约莫四五十岁的中年汉子,推着一个鸡笼从下往上沿着街道走来,小小的鸡笼里只有三只鸡。
此情此景,我在心里问自己:人活在世上艰难不。
就在前两天的下午,午睡后,我坐在店里看书,听到一个叫卖的声音,“卖菜篮,卖菜篮呐”,我抬头看去,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男子手里挎着一个竹篮在叫卖,烈日的阳光下,从我店门口来回走了两三趟。
卖一个菜篮,一个菜篮能卖多少钱,我心里想,我家确实用不上菜篮,否则我真要帮他把菜篮买下来。
过了会儿,一个到我家店里做图片的老人,电动车上挎了个菜篮。
“是刚买的不?”,我问:“花了多少钱?”。
老人回答:“刚在上面买的,五块钱,是不是贵了?”。
在山上砍竹子,编制需要的人工,一个大大的菜篮子,只卖了五块钱。
我再次沉重地问自己,人活在世间,艰难不。
也许我是个悲观主义者,总觉得活着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多数人为了生存而挣扎,部分人能享受到生活的安稳、无忧,只有极少数人掌握了财富密码,也一部分人在富有与贫穷里浮沉。
但我认为,人在富有时要有敬畏,不奢华,少浪费,心怀善念,多行善事,品德配得上财富,才能真正拥有财富。人在贫穷时要有信念,人穷志不穷,敢于拼搏,敢于探索,善于积累,这一代不够,下一代接力,也许就会慢慢摆脱贫穷。
常念生存之艰难,稳中求进,进中求稳,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衣食无忧。
倘有衣食无忧,不为钱财发愁,能平安度日,就应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