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81阅读
  • 4回复

传家训扬新风之381|都昌98抗洪亲历篇:一轮月•一幢房•一个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98969
积分
1356145
贡献值
11716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30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9-30
  【题引】今年恰逢抗洪精神诞生25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挖掘抗洪斗争中的感人事迹,坚定九江红色文化自信,由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史志办公室、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九江日报社)共同组织开展的“亲历98抗洪”征文大赛,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九江1998年抗洪斗争的参与者、见证者、亲历者回忆当年所见、所闻和所感。据征文组织方公布,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共收到社会各界来稿500余篇,经专家评委初评并向社会公示,最终确定获一等奖作品2篇、二等奖作品5篇、三等奖作品10篇、优秀奖作品10篇。我的应征作品《一轮月•一幢房•一个村》获得三等奖。今天是2023年中秋节,此文中有月圆素材;所写1998年抗洪期间的和合乡三房詹村、春桥乡凤岭新村段家两个村庄的事例,从体例上亦合我的“传家训扬新风”系列,所以,在此予以编入转发我的这篇应征作品,算是都昌大地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之一展示。2023年9月27日晚,我应邀观看了全市“《为了谁》弘扬伟大抗洪精神大型情景合唱晚会”,文中所配照片取自昨晚的晚会现场所摄。
九江市98抗洪亲历征文获奖公示

一轮月•一幢房•一个村

    1998——2023,25年的时光潮水褪走了多少的记忆泡沫,但关于“98抗洪”的亲历,会永久翻卷于我的脑海。
一轮月

    1998年的我,时年33岁,是都昌县委宣传部的一名宣传干事。是年为戊寅虎年,面对百年未遇的洪魔,管辖着鄱阳湖三分之一水面的都昌县,水位最高达到有纪录以来的22.42米(吴淞高程)。面对当年6月底就开始的全县一边倒的抗洪抢险,宣传干事的我,主要“干事”有二:一是上圩堤直接防汛,二是采写抗洪抢险新闻报道。
    如今翻看泛黄的日记本,能读到1998年8月6日(农历七月十五)的防汛日记,在此不妨原汁原味存录亲历:
    一轮圆月玉盘似的嵌在夜空,尽管是仲夏了,鄱阳湖的风已使深夜有了凉意,浪击着我值守的万亩圩堤周溪圩堤堤岸“啪啪”地响。白天,我参加保堤大战已是劳累了一天。晚上,作为巡逻人员,难得有了一份轻松,坐在堤边的石块上,面对浩渺的鄱阳湖,沐着月辉,拂着夜风。
2023年9月27日晚《为了谁》晚会演出照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人。算来离家来到圩堤加入抗洪抢险大军已是半个月了。体弱的妻子在我离家的日子可安好?离家的那天,妻子递过由她拾掇的衣物,切切地叮咛:“给你备了四套衣服,好让你防洪时湿了可换;带的都是长褂长裤,免得日头暴晒。”我上圩堤后才体会到妻子的体贴,今夜妻子也在拉着思念的弦吗?真想对她道声:“有你真好!”
    文儿在我离家的日子可乖顺?离家的那天,文儿拉着我的手低低地说:“爸爸,你走后我不会淘气的,我会听妈妈的话,认真做暑假作业,你回来给我检查。”古语云“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父母离家的日子何尝不是牵挂着儿女呢?圆月下的儿子,此时该是进了甜甜的梦乡吧。
    圆月令人平添了几分期盼团聚的急切,当我的目光从天上的明月,转到圩堤四周静谧的村庄时,我对圆月的感触又深了一层:我远离家人来保堤护坝,不是为了让更多的家庭能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吗?心怀如此情怀,明月伴着我起身又一次巡视长堤。
2023年9月27日晚《为了谁》晚会演出照2

    掩上25年前的日记本,抬头望书桌前窗外苍穹,正好亦是夏季一个圆月高悬的夜晚。想起98抗洪之后,都昌在国家大力投资下实施高质量的安澜工程,圩堤固若金汤,再也不用为当年水位的洪水来袭时而离家上坝值守了。看着雅致房间已安然酣睡的妻子,我笑了……
    一幢房

    1998年大水过后,抗灾复校是我采访灾后重建的一个重点。当年都昌县589所中小学校,全县倒塌校舍19.6万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3800万元。在大灾面前,素有重教兴学传统的都昌人民,谱写了一曲抗灾复校的壮歌。全县13万中小学生当年9月1日秋季开学,都坐进了课堂。9月1日,我来到和合乡三房詹家,采访该村灾后重建的第一幢房子是村小学校舍的典型事例。我看到村上50多名小学生一大早就涌到崭新的校舍,又是唱,又是跳,开始了不同寻常的开学第一天。
    三舍詹家村靠近鄱阳湖,沙湖圩堤漫顶之后,全村110户全部浸在水中,小学校舍被洪水冲毁。眼看就要开学了,失去家园的村民们不约而同聚到一起。有的说等水退了再想办法,有的说到没淹的村借读,但更多的人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再困难也要把学校先建起来。
    抚摸着这幢近200平方米砖混结构的新校舍,当时陪同我采访的县教委的领导动情地说:“村民刚受灾,有的把政府救济应急的钱都拿了出来,你家出80元,我家出100元,没几天就凑了上万元,真不容易啊!”一位村民接过话题说:“在外工作和创业的也捐了款,詹良生一人捐了3000元,县建筑设计师詹少华无偿提供规划图纸,全村十几位石匠、木匠义务做工,不到一个月就建起来了,没见过呢。”
2023年9月27日晚《为了谁》晚会演出照3

    其时村庄仍然浸在水中,教室里却响起了琅琅书声。村小老师詹冬金激动不已,一再在我面前对孩子们说:“记住学校是怎样建起来的,千万别辜负了父老乡亲的期望。”
    这幢灾后村中重建的第一楼,分明是立在都昌大地重教兴教、赓续文脉的一座精神丰碑。
    一个村

    在当年我的抗灾救灾采访本上,记录着我收集到的一个村庄“百里大搬迁”的动人故事
    1998年的那场水患,让当时还属都昌县万户镇的段家咀村几遭“灭顶之灾”。那时,全村55户、280余人,只剩在地势高处的3户尚可在一片汪洋中见其宅屋脊,其余房屋皆浸沉于泱泱泽国。洪水浸漶之时,村里一位老人病逝,村里的坟山被水淹了两米多深,新亡人自然无法下葬,而正值酷暑,棺木又不能久置,亲友最后选择了一块洪水还没来得及浸漫的庄稼地匆匆将老人浅葬。第二天,大水眼看着又要浸过新冢,老人的子孙只得挑来泥石,添高茔体,以免棺椁被洪水冲走。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党和政府关心灾区人民,党员干部带领受灾群众勇战洪魔,筑起一道永不溃决的精神之堤。时任九江市人民政府市长来到段家咀察看灾情,慰问灾民。段家咀失去家园的妇孺在市长面前哭成一片,市长为之动容,当即指示陪同的都昌县人民政府县长规划段家咀村整体迁至高处重建;如果当地没有合适的安迁之地,可考虑远迁他乡定居,永离水患。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百里大搬迁”——段家咀村由万户镇塘美村迁居至60公里外的春桥乡凤山村。县民政部门下拨了首期每户4000元的启迁资金,后来村民享受到了移民建镇的优惠政策。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来到建设中的凤岭新村,关心离了故土的段家咀村民的新生活。“我见得最大的官是民政部部长多吉才让,还握了手。”“1998年我在凤岭新村临时搭的救灾棚里过年,县长下雪天来村里和我们一起过小年呢。”水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后,不少村民在回望重建生活时,向“记者”的我倾诉难忘时光。
九江城区弘扬抗洪精神夜景宣传

    近年来,我又多次去过凤凰涅槃后的段家咀村,村名被冠之“凤岭新村”。一如我到过的当年享受党和国家洪灾过后移民建镇政策的许许多多村庄,这片土地上的村民在新时代的大道上,一路前行,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来源: 图/文汪国山
九江都昌发布
2条评分积分+50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9-30
都昌婷婷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3-09-30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140404
积分
10197448
贡献值
3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31054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9-30
感谢汪部长精彩分享,98年已过去25年,依稀记得,南山坝外湖水位很高,各单位值守人员用沙袋挡水,避免县城被淹。

发帖
35691
积分
40593
贡献值
2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58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09-3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33030
积分
858008
贡献值
23712
都币
0
在线时长: 383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3-09-3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6965
积分
36294
贡献值
1134
都币
4
在线时长: 1866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23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3-09-30
谢谢分享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