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61阅读
  • 21回复

那碗丝瓜汤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5273
积分
1016686
贡献值
106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48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8-17
— 本帖被 鄱阳湖 执行置顶操作(2020-08-18) —
    那  碗  丝  瓜  汤
            巢 立

   “日蒸水土气,背灼炎天光”。这是小学时代我在课本中读到的唐诗句子,那小小年纪是体味不到农民在炎天暑热劳作的艰辛,因为那离以后自己当农民还是很遥远的事。那幼稚、天真的时代,虽然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但农民还是不想去当的。
  但长大以后命运会跟你闹别扭的,你越不想干的事命运却偏偏差遣让你去干,在十五岁以后我就成了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直至一九八六年成为国家公办教师,几乎从未脱离过农业生产。年轻时身单力薄的我最怕干三件事,一怕去八、九路外的阳储山斫柴,每当砍完一担柴,荆棘、巴茅会将你的双手划得血痕累累。一担七八拾斤柴,路上不知要转多少回肩、歇多回,有时担子一放下就不想再挣起来,磨蹭到下午一两点才到家。有时妻先到家,她回头又去接我。二怕去十里外送公粮,清晨即起,那嫩稚的肩头不胜重负,八十斤的担子在肩上犹如千百只虫子在咬啮,走不到几百米便大汗淋漓,就得放下歇口气,父亲总得回头来接我的担子。三怕去公社附近的氨水窖挑氨水,在那时氨水是一种二晚必不可少的液体化肥。要挑着一担尿桶去装,在那炎天盛暑这氮性肥又最易挥发。有时,那晃荡、晃荡的氨水被风一扬呛得人都快要窒息了。
  唯农民最艰辛、最苦,我对此有最深切的体验。
  生产责任制以后,几户人家共一条耕牛,一到双抢都得轮流使用耕牛。都想在自己用牛的时间段抢出工夫来,农谚说,春差日,夏差时。二晚季节性忒强,因此,牛在这时也最为苛待了。记得那年的夏季,一次,该轮着我用牛的时间只有一上午时间,因此,很想在这时间段将一块大田整好。那天气温在三十八、九度,骄阳似火、烈日如焚,牛的舌头伸得老长老长,鼻孔呼呼地响,唾沫一沱沱地往下垂。虽心生恻隐却又万不得己。只得吆喝着牛在田里一圈圈地转。年轻时虽然也学过扶犁拉耙的工夫却火候不到,所以牛逢上我使唤是很冤的,要在田里多转很多圏,还不一定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天近晌午了,烈日的炙烤与水田里的水蒸气相互作用使人委实难受。额头上汗如雨下,却还腾不出手去擦拭一下。
  远远望见下午要用牛的人家吩咐自家的孩子来催促了,这时还差半小时的工夫心中更急,等我在水田驭着牛胡转了多圈之后,田也整得差不多时,己是午后一点半了。小女早已立在田埂上催我吃饭。此时的我饥肠辘辘,人几乎有点发虚,脚下开始不听使唤了。回家后先喝了一大杯茶,饭菜己张罗好了。一大碗丝瓜汤让我很解馋,便舀了半碗自喝起来,从来没有过这么好的口感,今天的丝瓜汤却如此的鲜美可口,我问孩子她娘:“这丝瓜里放肉汤了没有?”她娘笑笑说:“肉在猪栏里的猪身上。”我大惑不解,平常一样的油盐酱醋怎么能做出这么美味的丝瓜汤?我想大概人在富贵与贫穷;窘迫与得意;优渥与艰辛的境遇中,体物之味得无异乎?
  此后多年吃过无数次丝瓜汤,也吃过餐馆里的诸如三鲜汤、紫菜汤、西红柿鸡蛋汤、海带骨头汤、墨鱼排骨汤、千刀银鱼汤,等等这样那样的汤。确切地说,却似乎没有什么汤能与那年那个夏天里的、那碗丝瓜汤嫓美,竟能留下这么深切的记忆。
3条评分积分+181
百宜 积分 +8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8-18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8-17
快乐生活罗 积分 +6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8-17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5318
积分
223686
贡献值
1510
都币
0
在线时长: 22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7-13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8-17
又一篇《芋老人传》,精彩。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10198
积分
10257
贡献值
212
都币
0
在线时长: 945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1-2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8-17
               儿时的记忆-----农民的艰辛-----丝瓜汤的味道早已失传了

发帖
7306
积分
23540
贡献值
96
都币
0
在线时长: 3585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31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08-17
丝瓜汤,算是一味保健菜肴

发帖
134526
积分
10052220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2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0-08-17
谢谢分享
发帖
1840
积分
3745
贡献值
50
都币
0
在线时长: 330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6-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8-17
一万丝瓜汤,道出了那个时代的艰辛,生活不易,依然坚持在路上!社会在发展,我们虽已脱离了农耕时代的手提肩扛,日子过的安逸了,但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千万不能丢!

发帖
11010
积分
215796
贡献值
990
都币
1
在线时长: 149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0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0-08-17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804
积分
11053
贡献值
85
都币
0
在线时长: 864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22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0-08-17
写得好!那个时代的记忆!
发帖
107
积分
783
贡献值
-1
都币
0
在线时长: 23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6-25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0-08-17
看完这个  我下班我要去买丝瓜吃

发帖
206
积分
4057
贡献值
3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04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9-23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0-08-17
好久没正经看过都昌在线的文章,真情实感,非常感人。体物之味得无异乎?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