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4阅读
  • 8回复

[地方文化]传家训扬新风之150 | 春桥乡黄邦本村:进士之家的都昌诗坛“三黄”(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62454
积分
682157
贡献值
957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02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6-09

        黄氏家训:务敦孝悌,务存忠信;务习礼仪,务尚廉耻;务睦宗族,务和邻里;务读诗书,务勤耕种;务亲君子,务重有德;务厚亲朋,务笃故旧;务慎言行,务襟交游;务守王法,务畏官刑;务尊高年,务怜孤寡;务崇节俭,务严教训。
        “三黄”之诗与亲情
        西方有言:“三代才能培养成一个贵族。”说的是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教育与人脉。对于中国的传统家庭来说,功名簿上出一个进士,要承祖荫,说的也是进士成长的家庭环境。对黄邦本村的进士黄锡朋上溯三代觅踪,似也能追寻到黄家先人爱后的拳拳之心。

        黄锡朋主修黄氏宗谱时自撰有《先王考事略》《先王母事略》《先府君暨先(女比)事略》存世。对其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的生平有载录。黄锡朋的祖父黄昌辟号海圃;父亲黄益叶,号照黎,此两辈都是耕读持家,黄氏宗谱载皆“业儒”,也就是在乡间教书为业。黄昌辟、黄益叶亦皆因进士黄锡朋为工部主事之故,被诰赠中宪大夫而享哀荣。生于嘉庆已己年(1809)的海圃先生英年早逝,时年38岁,十二年后长孙黄锡朋才降生,他对族圃里的这朵花并未诲之。倒是36岁便守节的祖母王氏对黄锡朋极尽诲愿。王氏端庄娴静,她不识字,对小时在塾师求学的黄锡朋回家来,总要问上一句:“你先生对你的作文写字是涂沫了还是划圈了?”当孙子回答说:“划圈了。”她便喜不自禁,她知道老师批改以圈红为佳。王氏逝于光绪十四年(1888),黄锡朋是年届而立。黄锡朋的母亲也姓王,生王锡朋、王锡明俩兄弟,第三子幼殇。王氏性慈爱,识大体,把家族图兴的希望寄托在长子锡朋身上。黄锡朋在瑞州府训导任上,曾回家看望头上生疮的母亲,怀揣东汉远祖黄香之孝的黄锡朋是一定要等到母亲头疡痊愈才肯回府的,可王氏怕儿子乞长假违例,再加上正值儿子备考礼部会试之际,更怕绝了儿子的进取路,便坚决劝导儿子归去,母子垂泪而别。后来王氏病重日笃,黄锡朋已中进士在京城为官,母亲叮嘱家人不要将病重的消息告诉黄锡朋。黄锡朋父亲45岁时病逝,他生前对儿子的诗礼教育倾尽心血,早年家贫无钱购书,而“四书”注本又无满意者,父亲便手写《朱子章句》一大册以教儿子,以至严冬誊写手脚冻皲。“村馆荒冷,每风雨之夕,林木悲吟,山鬼叫啸,府君亟入室为 状语以安锡朋,已而诵如故”。父亲的言传身教熏陶着年少的黄锡朋。黄锡朋对两个儿子黄养和、黄次纯的教诲亦是谆谆,他在1915年病逝家中时,黄养和时年17岁,黄次纯时年12岁。

        黄养和、黄次纯手足情深,惺惺相惜,兄弟间留下了不少互诉思念的诗句。黄养和在《镂冰室诗》中有《寄怀纯弟》《答纯弟》《午日寄莼弟书》《贻珠楼雨坐寄莼弟南昌》《纳凉新宅同莼弟作》《夏日村居示莼弟》等诗作。“侑食烹鲜亲尚健,招朋呼酒弟如何。”他吟《中秋侍母食鱼鲜有怀莼弟》,在中秋节家人团聚时牵念未归的弟弟;“更使中年念兄弟,岂容幽抱没风尘”,他在《寄莼弟南昌》中言说饱经荒乱之后兄弟间的哀婉之情;“未惯饥驱学忍饥,转喉触讳拙言辞”,他为生活清苦的弟弟以“仁基”名谐音“忍饥”而以诗解之。黄次纯在《持轩集》中也有大量寄酬兄长黄养和的诗。如《招和兄游庐山未至,有诗见寄,因次其韵》《与和兄谈匡山诸胜,并言有朱氏兄弟结庐黄岩,和兄纪以诗,因次其韵》《酬和兄浔阳见寄》《中秋日与蘅甫居士家兄养和游合觉园,晚归留饮寓庐》《午日偕兄游烟水亭》等。“晓月照僧窗,念友方支颐”,他在《忆兄》中撑起下巴痴念;“透甲笋香知饷美,缄书箴石接灯妍”,他在《寄酬和兄》中诉说思念之情。

        黄养和有三子,长子黄敦艺曾任职湖南湘乡金融系统;次子黄崇艺退休前曾在中国科学院和北京一研究所任职,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是知名化学传感器专家,有诗文集《拾贝吟草》2015年9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幼子黄尚艺,生前系春桥凤山小学教师。黄次纯亦有三子,长子黄素心,生前系九江县委党校教师;次子黄铁心,生前系华东地质学院教授;幼子黄乐心,湖口县卫生局退休,耄耋之年的他在南昌安度晚年。这个家族的后辈一个个追逐诗意生活,传承良好家风,各展人生风采。黄家第三代黄敦艺、崇艺、铁心等咏吟珠玉,不坠家声,诗作有乃父之风。2003年黄家后人合编的《都昌三黄诗文集》,辑录了黄锡朋的《凰山樵隐诗钞》与《蛰庐文略》,黄养和的《镂冰室诗》,黄次纯的《持轩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三黄”之诗与故园
        赣鄱大地的很多村落,山成了地理坐标,黄邦本村村前村后亦有山。村北之凤凰山,是湖口县与都昌县的一段界山。凤凰山绵延之间,似可分凤山与凰山。黄邦本所属的行政村便曰“凤山”;而黄锡朋自称“凤山樵隐”名志。稍远一点的是横山,横山在战时可成居高点。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就驻扎在横山顶上,向周边村庄扫射和掳掠。更早的土地革命时期,横山上的圆密庵也曾是农民协会的革命活动基地。对于诗家黄锡朋父子,凤凰山与横山自然也是登临咏怀之地。

        门口塘赋予了黄邦本村的以灵性。绕着斯塘,依着地势,黄邦本村分为老屋里、岭上、细房、新屋上和坂上五个居住点。门口塘两侧有“朝门”,2006年秋黄邦本村作为全县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对朝门进行了重修。是年底,黄养和的次子黄崇艺(友虞)撰写了《重修朝门记》;2014年,由黄次纯次子黄铁心(友郭)重拟《重修朝门记》,新嵌碑文记之。碑文这样描述:“朝门,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朝门位于村中央。当年,朝门内有祖堂、观音堂、义学堂 ,还有诊所、药店、百货店。老式民居鳞次栉比,麻石路纵横交错,连接着十几户人家,被称为老屋里,这就是村庄的核心。朝门内两侧设有石旗石和系马石,紧贴围墙有麻石砌成的条凳。门向东,远迎横山,近映池小。四周古木参天,绿荫如盖,将细屋里、新屋上、坂上、岭上和老屋里等居民点环抱在一起。每当农事毕,课业完,茶余饭后之隙,村中老幼青壮妇孺常聚于朝门口,说古论今,议事调停,拉扯家常,嬉戏练身。那种祥和安泰的氛围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沙港人。”黄崇艺曾在乡情诗章中这样吟咏:“绿树阴浓映水池,凰山遥对白云驰。千年踪迹销磨尽,只有民风仍旧时。”朝门内稍北是大堂前,即祖堂,上、下两进营式。黄邦本村将进士黄锡朋的荣耀显赫于祖堂,上堂楹门右上方原是有一块竖匾,四沿镶着波纹状木边,正中是“工部主政”四个金字,上款是“钦点”二字,下款是“臣黄锡朋”四红字,为朝廷所赐。

        在黄邦本村有一栋敞阔的古式老宅,被冠之“蛰庐”,这本是黄锡朋家中的祖宅,嵌“蛰庐”是为了纪念黄锡朋,黄锡朋自号“蛰庐”,有《蛰庐文略》存世。这栋祖宅原名叫万桐堂,继名桐阴老屋,又名清余阁。始建于清同治年间,黄锡朋光绪癸卯年中进士,便也挂上了“进士第”匾额,他晚年就居住于此。20年后,由其次子黄次纯承业,1985年黄铁心兄弟曾出资出力改危,2013年黄次纯后裔又对祖宅进行了翻新。在黄崇艺等老人的印记里,这栋传统的四水归堂式的建筑细处都有诗家的文化味。比如,天井两端厢房的镂花窗棂,每扇窗上镶着一个木刻字,八扇合起来便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上堂的柱上有一幅对联:“来从华严法界,去观天下名山。”楼上堆放着黄锡朋穿过的马蹄袖的官服。黄次纯早先曾在桐阴老屋设馆教书。

        与桐阴老屋一墙之隔的是贻珠楼,这是黄养和的家居所在。他在《春尽日贻珠楼茗坐》诗中抒愉悦之情:“沉沉溪水风吹绿,一角山痕眼又明。小槛人稀花独秀,高楼春去雨无声。自披灵府冲和气,未解芳年旖旎情。尘世何心问枯菀,坐招林籁听蝉鸣。”贻珠楼同样散发着诗书之家的儒雅之气,入朝门向左,步入一条长长的石子路,路边的竹篱上春夏之交扒满了金银花。金银花学名为忍冬,花白花黄,还可药用。黄养和徜徉小道,触景生情:“不屈寒威不借春,药经何故署金银。使君果有金银气,未必容君伴野人。”路前方,便是贻珠楼的北院门,院门的草书对联:“自识鱼鸟性,本来丘壑姿”,是黄养和的手迹。入得院门,便是一方庭院,培育着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柏树、桂花树、海棠树,樱桃、葡萄,橘树、玉簪花,满目芳华,简直是孩童的“百草园”。

        贻珠楼也是四水归堂式营造,对于上堂的摆设,黄崇艺老人这样回忆:上堂正上方“鼓皮”(老式房屋的木质墙壁)前摆着条台,正中安放先祖父母的瓷板画像,两旁放着帽筒、胆瓶,左侧还放着两个书箱,一箱是《二十四史》,另一箱是《曾文正公全集》。条台前放着一张八仙桌和两把太师椅,南北两侧的鼓皮前分别放着茶几和椅子。正上方鼓皮上挂着一幅中堂和一副对联,中堂是一幅画,画的是什么记不得,这副对联是:黄钟大吕元音畅,周鼎商彝古泽醇。南北鼓皮上还挂着一副抱柱对联:一轮明月思偏逸,半砚冷云吟未成。楼上北侧有一扇门通到骑廊晒楼上,北侧楼基本上是空的,可以读书,也可以住人。南侧楼则是堆满了书,从地板到房顶,塞满了整整一楼,这些书,主要是祖父从北京返家时所购买的书籍。

        贻珠楼既作黄养和“宜居”之用,亦为他“宜业”之所。他在这里开塾馆,教授学子诗文,他后来也在这里开医室,周边数十里求医者络驿于途,堂上堂下坐满了病人和家属。黄养和在《五十初度》中吟:“一事平生深自慰,楹书能读养生方。”黄养和从医,可说是自学成才,弃师从医的推因,一是有子女早夭,令他下决心学医自疗家人;二是学医比从师所得要丰厚,养家容易。中医师黄养和的人生处方上自然少不了“苦味”这剂药。说他的大儿子从庐山中学返家过年,天大雪大暗时,在朱栏舍遇恶狗袭咬,抵家后高烧不退,谵语发狂,治了两日毫无见效,黄养和对亲儿开出了猛药辰砂,开方时手颤心惊。所幸,一剂下去,儿子转危为安。说他首诊是黄邦本村的一位病人,开方后,黄养和蹲守在病患窗前一个通宵,察其悸变,直至天明病人好转才悄悄离开。为保证用药质量,他引进来自樟树的郑姓先生在村上开药铺,其出发点绝不是“一条龙”的利益链,而在保证药真,方便患者。黄养和医者仁心,诊业从不计较报酬,无力谢医从不索取。他在《已巳初秋就诊索方者踵至,作此纪实》一诗中这样抒怀:“文章贱尘土,驰骋安可能。供世与事亲,此技如可凭。”黄养和的夫人游志莲也是贤淑称世,持家有方。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3条评分积分+350
都昌零距离 积分 +4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6-09
丶梦断楼兰 积分 +1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20-06-09
鄱阳湖 积分 +300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20-06-09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62454
积分
682157
贡献值
957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02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6-09

        垅里流香,横山呈翠;故园多情,笔端有诗。黄锡朋、黄养和、黄次纯都在生于斯长于斯的黄邦本村度过各自人生的最后岁月,“三黄”留下了不少咏吟家乡的诗歌。黄锡朋的田园农事诗,颇得陶渊明的静穆、恬淡之味。他在《于东畦获稻》中以慕农耕:“昔年束缨绂,久与田事违”“力瘦有余欢,腰镰争落晖”;他享《田居》之美好:“环宅茂群植,欣欣情以怡”;他得《幽栖》之乐趣:“驱牛不我顾,相忘自徐徐”;他《晓望》田垅:“山田蔚新穟,绿叶连丘塍”;他夕照《晚兴》“暮禽犹未还,瞻林候柴扉”;他享天伦而《闲中作》:“门闾蔼和气,举家言笑亲”;他度《村夜》而享村居乐:“田父闲造门,农谈喧我庐”;“山墟如画斜阳淡,乌桕阴中认寺门”,咏叹的是流香垅东的香沙寺。黄养和创作诗词推崇同光体的“骨重神寒”,他在家乡怀抱的歌吟 “真挚感人”(宗远崖评语)。他在《雪中放歌》:“心随冻雀堕芒盼,冷突号饥尚有人”;他在苦旱的日子关心民瘼:“天未明朝事,今夕饱肠肚”;他以红梅自喻:“待舒冷艳供残腊,照影吹香又一时”;他在《旅怀中怅别》:“故园花已春,春半弃之走”;他在《书感》中拈来:“抚石看云寻妙悟,吟飙吹送薜萝边”;他在《园居》中怡性:“香散药栏一帘雨,青分梧几半园蔬”;他如此放歌:“城市浮嚣慎湔祓,浊流宁溷在山清”;他忆幼时兄弟俩承教于胡雪抱先生读书处的葆素斋:“袖手低回问兴废,断云明处暮山横”。黄次纯在《寄陈散原丈庐山》中亮出了他的诗学主张:“我愿诗清真彻骨”,他咏吟家乡生活的诗有清远香逸的审美情趣,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襟怀。他在《持轩》抒情:“终日看不厌,只有轩外山”;他以野菊道情趣:“爱此荒效菊,著花殊未迟”;他在《村居》中忧民:“风尘尚可支,但愿盐价贱”;他在《不雨》中哀叹“桔槔声转急,坐看禾苗萎”;他为《卖米翁》鸣苦:“村南村北禾苗长,禁粜文告贴村墙”;他为底层劳苦百姓呼号:“生死真毫厘,斯世乃尔感。”新中国成立后,黄次纯热心欢快民歌的推介,诗风为之一变。

发帖
62454
积分
682157
贡献值
9570
都币
0
在线时长: 5744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02
我的老家
三汊港镇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6-09

        黄锡朋、黄养和、黄次纯堪称都昌旧体诗坛“三黄”,他们与时代、与名流、与亲情、与故园诗意相融,让我们在回望之余,亦与诗意共远方……

(九江都昌发布 文/图 汪国山)
1条评分积分+80
田畈人 积分 +80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2020-06-09

发帖
134491
积分
10052134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249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0-06-09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6812
积分
395709
贡献值
2839
都币
0
在线时长: 6530小时
注册时间: 2012-09-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20-06-09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53
积分
149
贡献值
22
都币
0
在线时长: 69小时
注册时间: 2016-10-0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0-06-09
春桥个乡下没教养的,别整堆废话装币

来自:都昌在线iPhone客户端


发帖
2189
积分
2579
贡献值
31
都币
0
在线时长: 2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2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0-06-09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4878
积分
100986
贡献值
33
都币
0
在线时长: 398小时
注册时间: 2019-01-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0-06-09
加分专用:支持原创帖子。

发帖
29197
积分
699817
贡献值
20886
都币
0
在线时长: 3609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0-06-09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