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帖
- 301
- 积分
- 1453
- 贡献值
- 78
- 都币
- 9
在线时长: 34小时
|
人物小传:李建波,武警北京总队某部保密员。2002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江西省都昌县人,上士警衔,历任战士、通讯员、保密员。入伍以来,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得武警部队优秀士官人才奖。 《人民武警报》报道(傅淑明、曹明吉)“你好,我是保密员小李,请问您是哪位领导?”每当电话打进保密室,总能听到这样谦逊的声音。接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该部保密员李建波,机关干部眼中的保密专家。每次走进保密室,总能看见李建波在不停地忙碌着,要么在收发文件,要么在整理档案,要么在电脑前处理各类数据。担任保密员6年来,从他手里收发的文件不下7万余份,整理的档案资料也足有3万件以上。每年实力汇审期间,他经常是通宵达旦的加班,战友们经常调侃他是一只“夜猫子”。 由于工作需要,2007年底李建波从一名基层通讯员选调到机关担任保密员一职。特殊的岗位必须具备过硬的素质。刚接手相关业务,领导即给他立下了“军令状”:一个月之内必须熟悉掌握所有的业务技能,否则就换人。李建波深知岗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本着“对部队负责,对领导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他毅然抱着要干就干得比以前更好的信念,开始了由一名通讯员向一名机关保密员的转变。 为了能够快速提高胜任本职的能力,他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对照材料反复练习打字,起初每分钟只能打40多个字,十天后就达到了每分钟可以打110多个字的速度;加班加点阅读《保密法规选编》、《信息安全保密概论》等各类业务书籍;努力钻研本职工作,边摸索边学习,半个月不到就熟练掌握了复杂的兵员管理、保密信息管理、档案信息管理等数据系统。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几乎放弃了所有与战友们一起娱乐的时间,一直“猫”在档案室和保密室,并最终通过各类考核验收,成功完成了通讯员到保密员的蜕变。 文件收发一份不漏 机关各类文件资料的收发登记,是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天都要面对一堆文件资料,他大部分的时间也都花在这看似不起眼的工作上。为使经手的每一份文件资料,都能够通过保密室及时、准确地传送到上级机关和下发到基层单位,他始终坚持原则,严格落实各类登记制度,6年来收发登记文件近7万余份,份份有据可查。有基层单位过来报送或取领文件,他都坚持随到随办,不压事,不误事,从不让一份文件在自己手中耽搁,以零差错、零遗失的工作标准,确保了文件上传下达的顺畅安全。 实力汇审一卒不差 兵员实力汇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工作,而且数据量大,保密性高。在这期间,他总是一直坚守在档案室,有时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眯会,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充饥。每次兵员实力汇审结果,他总是第一个上报,而且一卒不差。特别是20XX年在士官制度改革期间,他协助总队按照新的《士官编制标准》对全总队士官编制进行测算、拆分、汇总,使编制编配更加合理,并按照新编制高标准地完成了本单位年度士官选晋注册认证的数据审核汇总任务。由于工作出色,2010年他作为武警部队唯一的战士代表,代表总队参加了总部的兵员实力汇审,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同年荣获了武警部队优秀士官人才奖。 档案归整一件不落 随着部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保密员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类数据输入、各种参数核对,既需要耐心,更需要细心。为乘借信息化建设之风,使单位档案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李建波及时将机关各科室的档案资料进行收回,并一份份打出目录,一份份核对整理,一份份归类建档。据他自己粗略估计,这期间他建立的专门档案就不下30余种(类),处理的各类短期、中长期和永久存档文件资料就达3万余件,录入留存的各类音像以及实物档案也不下千余件。看着身边的“夜猫子”经常加班加点干工作,战友们时常不解地问李建波:“有必要这么辛苦自己吗?”但他却说:“身在特殊的岗位上,就必须比别人多付出一点。没有这点精神,怎么干好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