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1阅读
  • 1回复

[其他文体]鄱阳湖文学背影(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1330
积分
171091
贡献值
386
都币
2
在线时长: 536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我的老家
芗溪乡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4-03


  三、
  走过了两汉,就进入了历史上的三国鼎足时期。三国时期的鄱阳湖流域属于东吴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魏、蜀、吴三国中的吴国疆域。由于那时候的鄱阳湖平原还没有受到彭蠡湖水的侵害,鄱阳湖平原上到处都是河网密布,阡陌纵横,人烟稠密,鱼肥稻香的一派繁荣气象。由于鄱阳湖平原地区适宜种植水稻和农作物,便很自然地成为了吴国的大粮仓,后勤保障基地。其时,吴国有位杨武将军叫做陶丹,他深得吴王的信任,因此,便被指派到鄱阳湖平原地区负责管理农业生产和筹备后勤保障一事。后来,三国并晋,司马朝廷并没有为难陶丹这位亡国将军,还准备收为己用,但令晋廷无奈的是,陶丹宁愿隐居山野,怎么也不肯出山去做降臣,随后,陶丹便带着他的妻子湛氏,儿子陶侃,隐居在鄱阳湖平原的西面,彭蠡湖东岸的群峰之中,也就是今天的江西省都昌县城西区的矶山群峰之中。
  后来,陶丹的妻子湛氏与孟母、欧姆、岳母三人一起,成为了名动天下的四大贤母,他的儿子陶侃也成了东晋名臣,敕封大司马,长沙王。这是后话,暂且寄放在这里按下不表。
  在三国时期的东吴,有两位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是聂友、徐整两个人。
  聂友字文悌,豫章郡樟树人,三国时的东吴名将。由于他出身贫寒,开始时只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小吏,直到后来遇到虞翻和诸葛恪才开始潜龙入渊,大才华
   聂友有口才,初出仕时是为县吏黄武元年,虞翻被孙权流放到交州,县令便让聂友护送虞翻出豫章,一路上,虞翻通过跟聂友的交谈非常欣赏聂友的才学,便写信给豫章太守谢斐,他任命聂友担任功曹。豫章郡当时有功曹,谢斐见了功曹就问他:有个叫聂友县吏,可以担任什么职务?功曹回答谢太守说:聂友这个人只是县里的小吏而已,应该可以担任我的助手,当个曹佐。谢斐就对功曹说说:举荐他的人认为他应该担任功曹,就麻烦您让出位子吧。于是,谢太守就任命聂友为功曹。后来谢斐派遣聂友到国都,诸葛恪很是爱慕聂友的才华并与交好。当时,在士人间经常有人谈论丞相顾雍的两位孙子顾谭、顾承的事说是在国都内没有能和他们两个比拟的人了,但诸葛恪却认为聂友与顾谭、顾承不相上下,互为伯仲的人,聂友因此名动东吴,声誉鹊起
  吴赤乌四年,亦即是公元241年,儋耳郡发生叛乱,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海南岛,孙权准备派人去平定那里的叛乱,便向军师全琮问计,是不是可行?全殊方异域,隔绝瘴海,水土气毒。自古有之兵入民出,自生疾病,转相污染,往者惧不能,反所获何?可多致猥亏江岸之兵,以冀万一之利。愚臣穷所不安。孙权完全不信全琮的话,便问大将诸葛恪。这时,大将军诸葛恪就见机推荐聂友出任珠崖太守,带兵前去。因此,孙权便下诏加聂友为将军与校尉陆凯琼崖征战最后,聂友大,满载而归吴主孙权心下大悦,诏告聂友为丹阳太守。
  诸葛恪在孙权子孙登为太子时担任左辅都尉,作为东宫幕僚领袖辅佐太子理政。之后历任丹阳太守、威北将军等职,赤乌八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神凤元年,在孙权病危时,孙峻力荐诸葛恪为托孤大臣之首。孙亮即位后,诸葛恪便受封太傅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执政初期,他革新政治,率军抗击魏国时,取得东兴大捷的胜利,并因功加封丞相、晋爵阳都侯。
  自此之后,诸葛恪产生轻敌之心,开始大举出兵伐魏。在这个过程中,聂友曾经写信给诸葛恪说:大行皇帝本有遏东关之计,计未施行。今公辅赞大业,成先帝之志,寇远自送,将士凭赖威德,出身用命,一旦有非常之功,岂非宗庙神灵社稷之福邪!宜且案兵养锐,观衅而动。今乘此势,欲复大出,天时未可。而苟任盛意,私心以为不安。”诸葛恪刚愎自用,不信聂友的话,大发州郡二十万大军导致新城的恶果,引起了朝廷的震动后来,被孙峻暗中联合吴主孙亮,将诸葛恪及其党以赴宴为名诱入宫中,在宴会上给全部杀害了。
  因为聂友早就预诸葛恪会打曾经给滕胤写过一封信,他在信上这样说当人强盛,河山可拔,一朝羸缩,人情万端,言之悲叹。当诸葛恪被诛杀之后因为孙峻知道聂友是诸葛恪的生前好友,怕他起兵给诸葛恪报仇,所以就特别忌讳他这个人着法把聂友派到遥远的交州担任郁林太守聂友气愤之下,一病不起,就亡故了,时年才三十三岁。
  徐整南昌人。三国时,担任东吴国的太常卿。据《隋书》记载徐整一生的述的著作三卷本的《毛诗谱》一部,中国上古传说的《三五历记》及《五运历年纪》两部,另外,还有他解的《孝经默注》一部徐整的《三五历记》及《五运历年纪》是我国历史文化进程中,据目前所知,是记载盘古开天传说的最早著作。
  以下,我选录他在《三五历记》及《五运历年纪》中的一些精妙文字放在这里供大家欣赏: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由此可以想见,鄱阳湖流域的文学风气浓郁、愈积愈盛,是有着她的历史根源的。完全可以这么说,徐整的《毛诗谱》三卷本,加上他的《三五历记》《五运历年纪》,以及他的《孝经默注》这些文学的成果,足以证明鄱阳湖流域的文学表现形式在成建制地向人们走来,同时,也足以奠定徐整在中华文学王国里的所站立的位置,至此,我们应该相信,在浩瀚无垠、烟云弥漫,朦胧无际的文化长河中,鄱阳湖地域文学的身影在渐次地逐步清晰起来了……






1条评分积分+63
好好活着 积分 +63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精彩!! 2020-04-03
冰点还原精灵官方网站
 

发帖
22086
积分
441056
贡献值
767
都币
12
在线时长: 59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4-03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精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