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25阅读
  • 17回复

[地方文化]传家训扬新风之六十六丨苏山乡袁如岗湾村:条条麻石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75273
积分
1016561
贡献值
106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48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9-03-13
  “外来媳妇”林芳燕悉心照顾患病的婆婆在村上传为美谈。1993年海南姑娘林芳燕随同在海南当兵的丈夫袁国赐回到如岗湾村。当时家里经济困窘,她无怨无悔,与丈夫同心合力,创业兴家。年迈的婆婆面对2012年摔伤后瘫痪在床,林芳燕无微不至地护理。老人有时发脾气,林芳燕从来是忍让,并疏导老人放平心态,理顺情绪。老人2017年90岁那年,在家人的温暖里安然长逝。

   2019年已是80岁的袁才孙,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袁才孙年轻时是村上热心肠的“大力士”,公益上的重活累活总是抢着干。岁月是把刀,无情催人老,袁才孙2016年患上一场大病,三个儿子袁玉平、袁柏平、袁安平尽心筹措医药费,带老人到杭州、南昌等地看病。老人的病情稳定后,三个儿子将老人独自一人居住的旧宅进行修缮。为了更方便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儿子和儿媳合计着,要以老爸为中心,弘扬孝悌之道。2018年又合力新建了一栋二层的砖混结构的楼房,添置冰箱等一应的生活用品,让老人平日里享受舒适的生活。儿子和儿媳立下孝亲敬老的“家规”: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四小年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庭相亲相爱在父亲的新居合在一起吃饭,团团圆圆地陪父亲过春节,让老人感受亲情的温暖。



发帖
75273
积分
1016561
贡献值
1063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48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5-0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9-03-13
   袁玉峰和村上许多年轻人一样,靠外出务工迈出起初的人生之路。在他24岁那年,怀着创业的梦想,赴浙江温州打工,在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并担任了温州都昌商会的常务副会长。2011年,36岁的袁玉峰返乡创业,在家乡的山清水秀间谱写创业新篇。他从浙江安吉引进优质茶苗,建设白茶基地数百亩,在村上创办元辰茶业社,利用苏山的优质生态资源,打造一流的“都昌白茶”品牌。

   2019年3月10日,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石鹏撰写的袁如岗湾村文化旅游的报道,在《江南都市报》以4个整版浓墨重彩地推出。文化振兴的背景下,如何让古村焕发崭新活力,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袁如岗湾村的条条麻石巷,从乡愁的深处走来,通向的是诗和远方……


文\图:汪国山(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九江都昌发布
发帖
435
积分
67573
贡献值
55
都币
0
在线时长: 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7-03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9-03-13
路过!赞赞赞赞赞!!

来自:都昌在线Android客户端


发帖
1674
积分
30167
贡献值
27
都币
0
在线时长: 251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1-14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9-03-13
是不是鹤舍古村那里?

发帖
123
积分
474
贡献值
1
都币
0
在线时长: 72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1-07
我的老家
蔡岭镇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9-03-13
袁如岗湾村,具体在哪个位置?每次回老家,想找点家乡的记忆,难找啊。希望有机会去实地感受贵村的乡情文化,走一走古老的青石板路。

发帖
4066
积分
27060
贡献值
18
都币
0
在线时长: 823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9-01
我的老家
土塘镇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9-03-13
赞赞赞赞赞!

发帖
134526
积分
10052220
贡献值
328
都币
0
在线时长: 30250小时
注册时间: 2006-07-02
我的老家
周溪镇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9-03-13
加分专用:太精彩了,支持!
发帖
102
积分
112
贡献值
0
都币
0
在线时长: 168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2-16
我的老家
苏山乡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9-03-13
就是在鹤舍古村那里  隔一条马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