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84阅读
  • 8回复

[近体诗]长相思·思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02
积分
5941
贡献值
11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5-31


梢乌啼,
起帘帏。
钩月穿林半落西,
春凉夜不知。

抖霓衣,
弄娥眉。
意涌妆台妍若绯,
蕙心何所期?

1条评分积分+11
古月胡123 积分 +1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6-06-01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735
积分
41155
贡献值
19
都币
0
在线时长: 413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0-06
我的老家
大树乡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5-31
好啊…………

来自:都昌在线iPhone客户端


发帖
1472
积分
128152
贡献值
514
都币
15
在线时长: 1120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9-14
我的老家
汪墩乡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5-31
不明觉厉...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5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6-05-31
回 都昌少司命 的帖子
都昌少司命:不明觉厉...
 (2016-05-31 12:15) 

网弟弟,学着点,依老朽 浅见大意是天将明,巧梳妆。不知可对否?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5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6-06-01
        诗友这首诗确实不错,怎么在线就不给个点评呢,既然诗友把诗贴到在线不就是看诗友咋说嘛!如果不让评还不如让她躺在诗集里舒舒服服,干嘛把她晒出来。当然不可否认网络江湖是年轻人主打,老年人只能偏于一隅,可这首诗解读的难度有点大,有古人的大家之风。一般年轻人那搞得懂,前辈们是否尽点义务出来指点一二,让年轻的诗友们学着点。古代诗人观点不一争个脸红脖子粗也是常有的事“书上说的不知真假”嘛!何况现在老师又不教怎样作诗什么格律,不止是现在,我那个时候老师也没教啊,只是凭兴趣作为一种爱好,如果在线能得到前辈们稍加指点,那不就功德无量嘛。众网友们,你说我说的可对否?

发帖
98046
积分
630
贡献值
340
都币
0
在线时长: 9355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4-19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6-06-01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发帖
2585
积分
19231
贡献值
8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795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5-17
我的老家
北山乡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6-06-01

      不够意思,提议已一天了,除了古月胡123网友外,也没个回复,从我提议开始我注意了下,路过已有:80人次,也没个表态,如果把它当一个网络问卷调查的话,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不懂的呢不想懂。懂得呢也懒得言语。

要么我来解读一下?

首先声明:如有异议“包括楼主诗友”纯属文学探讨,无关其它,除此之外慨不负责!

诗中描述:一位思春少女,夜不成眠,也不知已到什么时辰,闻树梢乌鸦啼,开窗望去,月快西沉,预示着天将破晓,春夜的晚风略带寒意却浑然不觉。既无睡意,也罢!先穿衣服再想着到梳妆台前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可打扮有何用啊!我的如意郞君在那里?

点评:诗中对思春少女描述维妙维肖,堪称杰作。美中略显不足之处就是那个乌,不要用
乌那个鸟,太悲凉了。换一个中肯点的是否更好点,楼主诗友呢?出来发个话。


发帖
3698
积分
17850
贡献值
315
都币
0
在线时长: 147小时
注册时间: 2015-03-15
我的老家
左里镇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6-06-02
精彩,,

发帖
202
积分
5941
贡献值
114
都币
0
在线时长: 122小时
注册时间: 2013-06-17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6-06-03
回 风雨同行2016 的帖子
     首先感谢网友风雨同行对古诗词的关注与爱好。 这是一首词牌名为《长相思》的近体诗词,曾发表于江山文学《诗词古韵》。词的意思基本如网友您所述,表明了你对中国古诗词的喜爱与理解。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远源流传。虽然我自认为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但对古诗词的喜爱仅得益于我的恩师——吴毓苏老先生,是他的一本小楷手抄习作感动并影响了我。在当今崇尚教育的时代,一切惟有高考,一切只为分值。难得有人特别是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学习中国的古典诗词,记得在读高中时早自习几乎是背诵英语单词,很少能有时间用来阅读语文课文,这也是国文日渐衰弱的主要原因。与古人相比我觉得现在的国文水平真的大退步,这是国文的悲哀,也是我等的无奈!可喜的是2016年国家开始把国文教育重新提到一个高度并增加其在高考中的份值,这使得国文的普及与提高有了新的希望。所幸一直以来有少数人在致力于古诗词的学习与研究,这也使得中华民族这一瑰宝能得以发扬并光大的。 一篇文章的好与劣,不可能是人云亦云,好的终究是好的,是耐读的,长久的! 当然,我们的在线存有一个圈,至于是朋友圈还是文学圈自不多说——有喝采的、有鼓掌的、有看热闹的、有捧场的,场面挺壮观,这是在线的火热,也是都昌之特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