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66091
-
- 注册时间2016-04-14
- 最后登录2018-07-20
- 在线时间134小时
-
- 发帖291
- 搜Ta的帖子
- 精华0
- 积分5879
- 贡献值263
- 都币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291
- 积分
- 5879
- 贡献值
- 263
- 都币
- 0
在线时长: 134小时
注册时间: 2016-04-14
- 我的老家
- 县城(都昌镇)
|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4月模考 江西省国编考试报名时间4.21—4.26,考试时间为5.15 一、判断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各题中,你认为正确的请选“√”,错误的选“×”;全部选“√”或全部选“×”,均记为0分。))1.1、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 A.对· B.错2.2、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 A.对· B.错3.3、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分散都是注意力不稳定的现象。( )· A.对· B.错4.4、外界信息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注意。( )· A.对· B.错5.5、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 A.对· B.错6.6、遗忘是一个匀速进行的过程。( )· A.对· B.错7.7、再现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 A.对· B.错8.8、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 A.对· B.错9.9、被喻为“科学研究的前门”的教育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 A.对· B.错10.10、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为显性课程的计划性。( )· A.对· B.错11.11、按逻辑顺序组织课程内容,是现代教育派的主张。( )· A.对· B.错12.12、泰勒的目标模式把评价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 )· A.对· B.错13.13、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A.对· B.错14.14、课外辅导就是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 A.对· B.错15.15、教学中,学生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 )· A.对· B.错16.16、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力争上好每一堂课的老师处于关注学生的阶段。( )· A.对· B.错17.17、《学记》中的“当其可谓之时”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 A.对· B.错18.18、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是助产术。· A.对· B.错19.19、班级中的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正面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负面的影响。( )· A.对· B.错20.2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 A.对· B.错21.21、古代印度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 A.对· B.错22.22.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的传授关系。( )· A.对· B.错23.23. 系统性原则又被称为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 )· A.对· B.错24.24. 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亚里士多德。( )· A.对· B.错25.25.在我国,“教育”一语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 )· A.对· B.错26.26. 学校德育具有政治、经济等功能意味着学校德育对学校发展起着完全、直接参与的作用。( )· A.对· B.错27.27.教师备课只要求写出课时计划。( )· A.对· B.错28.28.人们平时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分配特征。( )· A.对· B.错29.29.人的认知风格是有好坏之分的。( )· A.对· B.错30.30.“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句话是反映一个人思维的灵活性。( )· A.对· B.错31.31、德育过程的顺序必须遵循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 A.对· B.错32.32、按规定,小学升初中,需通过统一的升学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入学。( )· A.对· B.错33.3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学历教育。( )· A.对· B.错34.34、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客体。( )· A.对· B.错35.35、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布鲁纳。( )· A.对· B.错36.36、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开设重点班,以便让优秀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A.对· B.错37.37、李先生一家为中国籍韩国人,现有一名13周岁的男孩,他不享有义务教育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A.对· B.错38.38、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 A.对· B.错39.39、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道德教育、班级教育、学校教育。( )· A.对· B.错40.40、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教师报酬应当不低于国家公务员。( )· A.对· B.错 二、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仅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1.1.“以吏为师”“以僧为师”是下列哪个国家古代教育的特征( )· A. 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希腊2.2、智者派教育内容的核心是( )· A.四艺· B.六艺· C.三艺· D.雄辨术3.3.现代教育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进行否定的特点是( )· A.全民化· B.民主化· C.多元化· D.终身化4.4.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根据年龄段划分教育阶段主张的是( )· 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亚里士多德· D.赫尔巴特5.5.教育的经济功能不包括( )· A.劳动力再生产· B.科学知识再生产· C.创造和发展亲的科学技术· D.政治管理人才再生产6.6.一定的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是由那个社会的( )决定的。·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人口7.7.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是( )关系。· A.学生文化· B.校园文化· C.教师文化· D.物质文化8.8.( )是教育的直接目的。· A.学习知识· B.提高能力· C.道德提升· D.促进人的身心发展9.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体现为( )· A.学习· B.生理活动· C.心理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10..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是( )关系。· A.整体与部分· B.并列· C.一般与特殊· D.具体与抽象11..保证教育能够科学地对人类丰富的文化作出有价值的取舍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功能。· A.导向· B.选择· C.激励· D.调控12.12.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思维卷入过多需要一定的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13.13.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 )· 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14.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倒U关系· D.无关系15.15、属于负强化的的实例是 ( )· A.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 B.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 D.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16.16、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倍尔· D.贾德17.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18.同概念一样,规则也有正例、反例。“效果律”的正例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得寸进尺”· C.“一日被蛇咬,十日怕井绳”· D.“吃小亏占大便宜”19.看见路上垃圾堆便绕道走开,感觉屋内人声嘈杂乌烟瘴气便离开等,这是一种( )。· A.消退作用· B.刺激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逃避条件作用20.20、有位历史老师教中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 A.复述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自由联想策略· 21.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特征属于( )。· A.概念学习· B.意义学习· C.命题学习· D.符号学习22.下列哪个概念属于维果斯基的理论观点?( )· A.图式· B.自我同一性· C.力比多· D.最近发展区23.23、下列不属于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的是( )· A.家庭教养模式· B.学校模式· C.同辈群体· D.遗传24.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属于( )· A.认知策略· B.言语信息· C.动作技能· D.智慧技能25.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 )· A.行为改变法· B.认知改变法· C.精神分析法· D.运动改变法26.“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 )现象。·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较· D.行为强化27.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 A.《雄辩术原理》· 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