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3阅读
  • 4回复

[诗词雅韵]我的三味书屋 — 徐埠中学(4)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帖
274
积分
6285
贡献值
36
都币
0
在线时长: 2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5-10
我的老家
徐埠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21


3 初中的语文


初一教我语文的老师是黄老师,她和她的爱人张老师都是教语文的,两口子不是我们当地人,具体是哪里人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上面说到小学阶段我的语文比较差,特别是作文。那个时候的语文教科书基本上是伟人的语录,比如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啊,等等。再不,就是什么公鸡叫、太阳升,小猫钓鱼,小马过河之类,念了好几年,以至于有的小孩留级比较多,大人们就笑话他:“小马怎么还没有过河啊?”我倒是没有留级,但字也认识不几个,只记得老师说:认字认半边,以至于有些字读出来被父亲纠正,我还坚持说,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大概我语文不好,慢慢也没有什么兴趣,连带我小学的语文老师到底是哪几位现在也不太记得。
初一听到黄老师的语文课,我发现语文课原来也可以讲得这样精彩。黄老师讲过的具体内容,现在基本忘记了,但她教我们汉语拼音的情景还非常清晰,可惜时间太短,只教了两周,我本来就乡音特别重,有些字的发音老是咬不准,拼音没有学好,以至于现在写东西特别慢,碰到有些字词还要反复试,或者请教女儿。但不管如何,如果不是黄老师,可能现在连拼音都不会,只好学“五笔”了。总之,黄老师是我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启蒙老师。非常可惜,黄老师只教了我初一一年的语文,而且不久黄老师和张老师都调到位于县城的都昌师范工作,离开了徐埠中学。
黄老师的爱人张老师也给我们上过课,似乎是黄老师有事,请张老师代课的,只有一堂课,可能正因为只有一次,我反而记得非常清楚。张老师讲课的声音不大,有点慢条斯理,但非常明白,当时讲的似乎是演绎法和归纳法的问题,其中张老师讲的“三段论”到现在还记得。张老师性格耿直,不怒自威,表面上让人感觉比较难于接近。但他和我父亲非常合得来,可能爱屋及乌,张老师对我也很好。1983年秋,我因为身体原因,在县医院做“休闲式疗养”,有一天,我在街上闲逛,突然见到张老师,他依然记得我,并且再三要求我到他家吃饭,我去了,见到黄老师,两位老师非常客气,饭菜很丰盛。之后,出院回家,再上学,期间有一年寒假我去都昌师范见到蔡老师和顾老师之后,顾老师领我到张老师家,非常遗憾,张老师两口子不在家,好像是去他们的女儿家,当时没有手机,也联系不上,我把随身带的一点小礼物放在他家的门口,没有见到他们,之后再也没有见到他们。现在,张老师和黄老师应该70好几了,听说他们也在武汉,住在小儿子家(记得好像叫巍巍),张老师身体不太好,我祈祷张老师和黄老师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初二的语文似乎是请人代课,可能当年语文老师师资比较紧张。哪些老师代过课我现在记忆比较模糊,只记得有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并不存在,唐僧却是真有其人,当年他去西天取经,路上有很多猴子,而且很淘气,因此《西游记》的作者把这些猴子作为原型,创造了孙悟空的形象。现在,居然听说很多地方的学者考证孙悟空不仅真有其人,而且就是他们家乡的,我想大概这些学者如果听过我的老师的课,就不至于如此荒唐了。至于猪八戒和沙和尚的原型是什么,老师没有讲,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明白。
初三的语文是袁老师教,他是我的同学的父亲。袁老师教了我语文应试的能力,比如一个句子如何找出主谓宾,如何判断是不是病句,一篇课文和它每个段落的主题思想和段落大意是什么等等。2009年,我回都昌与初中班的几位同学聚会,袁老师父子都参加了,他当年快88了,身体硬朗,除眼睛有些问题外,其它一切都很好,尤其思维非常清晰。当时我正为一点小事犯愁,老师还安慰了我。由于是开车回去,车上带了些湖北的烟酒,看到老师抽烟,而且能小喝点酒,于是我送给了老师一份。当时只是随手的一点小意思,后来我自己也忘了,没想到今年教师节,我父亲和袁老师都回到徐埠中学参加聚会,袁老师居然向我父亲提起这件事。听父亲的转述,袁老师似乎还有些骄傲,这使我非常地感动,老师今年可是年过90了,祝愿他健康长寿。
正是由于以上老师的教诲,我的语文成绩初中基本上赶上来了,不是最好的,但也还算上游水平。后来读大学,我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居然表扬了我,她姓陆,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先生,不仅对学术要求很高,对文字也很严格。当年她对我讲,别看有些人读到硕士、博士,英语、学术都很好,但中文不一定行,文章写得不通顺,你的文字还算不错。当然她也指出我毕业论文的很多问题,诸如这个地方应该用分号,那个地方应该用句号等等。另外,当年我一度非常“信古”,虽然不至于动辄“之乎者也”,但非常喜欢用“其”字,对此陆老师特别指出“其”字是“它”字的宾格,不能乱用。近30年来,我写些文字,碰到用“其”和“它”等字的时候,总会想起陆老师严谨的样子,非常谨慎,生怕弄错了。
2011年,陆老师来公司参观访问,我有幸全程陪同,先生对工厂的现代化程度赞赏有加,对我们这些弟子们也有诸多勉励。之后我们几个学生陪同先生上了武当山,先生以78岁的高龄,居然健步如飞,丝毫不比我们差。师生一路谈笑风生,其乐融融。我提到先生当年的教诲,先生居然记得,显得非常高兴。离开武汉,我送陆老师上飞机,由于时间安排的关系,她一人独自回北京。对此,我还有些担心,私下问随行的杨老师行不行,杨老师干脆地回答:没有问题,陆老师硬朗着呐。
当年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因此我主要的精力用在理科的学习上,尤其是数学。现在想来,非常可惜,语言文字,不仅是知识,而且带有情感,对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非常重要,这点感悟算是30多年后对教过我语文的老师们的一点回报吧,特别是我的启蒙黄老师。
1条评分积分+125
好好活着 积分 +125 加分专用:支持在线分享精神。 2014-05-21
intermapper中文官方网站
 

发帖
1927
积分
355610
贡献值
224
都币
10
在线时长: 406小时
注册时间: 2008-05-18
我的老家
县城(都昌镇)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5-21
师恩似海

发帖
22086
积分
441056
贡献值
767
都币
12
在线时长: 5975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0-29
我的老家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5-21
怀感恩之心,如此怀念,相信为师者已满足矣!
发帖
161
积分
148
贡献值
1
都币
0
在线时长: 137小时
注册时间: 2011-05-26
我的老家
徐埠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05-23
张秉钧,黄修节老师,好像还在县城居住
发帖
274
积分
6285
贡献值
36
都币
0
在线时长: 212小时
注册时间: 2014-05-10
我的老家
徐埠镇
只看该作者 地下室  发表于: 2014-05-23
回 深沉一会儿 的帖子
深沉一会儿:张秉钧,黄修节老师,好像还在县城居住 (2014-05-23 10:09) 

是的,有机会去看看二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